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在实践工作中的影响及思考

2022-11-11王平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信息核算

王平南

以往我国政府会计主要是通过收付实现制作为政府各项费用的核算基础以满足预算以及财政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政府的各项资产实现了透明化,可资产负债管理中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弊端,因此政府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些成本无法有效反映出来,政府的绩效工作也会缺乏有效的评价,这些都会影响到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也会影响到政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而新政府会计制度在2019 年开始在各级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中开始全面实施,制度中对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以及会计准则体系进行构建和规范,并对政府的财务报告编制模式进行重新完善,使得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呈现了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情况,确保可以更好将政府各项财务信息以及预算执行情况,清晰、准确有效反馈出来,提升了政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加强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政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政策以及处理标准得到了统一,有效提升了各项工作以及各地政府之间会计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为后续将各级政府的财务信息汇总并编制区域、整体的政府财务报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政府会计制度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发现,其核算的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主要表现在资产、净资产以及负债这几方面。例如在资产方面,新政府会计核算在资产上添加了自然资源资产、无形资产、公共资产以及受托代理资产这些资产内容,将这些资产进行统一核算,对于促进政府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以及事项进行全面的会计处理,可以将政府的各项资产信息全面、准确反映出来,有利于政府资产管理得到优化,也确保了整体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另外,政府会计制度还对基建会计核算进行了整合,不再对其进行单独记账,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对会计核算体系以及报表体系、结构的有效改革和完善,使得政府提供的各项会计信息更加的完整和透明,为政府的各项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由此可见,这个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有效提升了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

2.符合税法对营业性收入的要求

我国的事业单位有关财政收入、支出等是没有纳税要求的,只对营业性收入计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的税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为基础的政府财务预算会计信息已经逐渐和税法对会计制度的标准相脱离。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落实则为政府会计核算提供了一项新的制度,也就是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营业性收入进行整合和确定,可以确保收入符合我国纳税的有关标准。在传统的政府会计核算中,政府的各项营业性收入要全额计入,但是一些收入却不能一次结清,这就会导致纳税的金额会出现出入。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则是按照实践的进度去对营业性收入进行确认,确保了营业性收入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在费用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采用按月计提折旧,让这些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费用可以在一定的期间内进行折旧摊销,并计入与之有关的费用科目中,将资产作为费用科学的摊销到每个月中,可以确保政府各项资产的价值可以完整反映出来,政府的运行成本也可以得到真实的反馈,政府也可以加强对内部各项资产的日常管理,有效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3.确保国有资产可以得到有效使用和监管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的核算范围进行了扩大,并且对各项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进行了规范,可以提升对政府资产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政府在资产可以得到充分、真实的反映,同时财政监管部门也可以对政府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产使用合规合法,同时也可以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并确保这些资金和资产可以在政府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作用。运用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时候,会将资产的受益期限以及公共受托产业管理充分考虑到,进而确保了资金预算执行可以被全面反馈出来,同时可以将政府各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展现出来。另外,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进行了扩展,对一些债务利息进行了计提,使得国有资产的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种基础上可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和监管,为政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实践工作的要求

1.政府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水平需要进行提升

自2019 年起我国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各项资金开展会计核算,极大程度提升了我国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让政府财务信息变得更加的完整和全面。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对政府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政府单位的一些财政拨款以及各项收入支出在进行建账、记账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这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的这些财务会计信息出现了疏漏。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无非是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存在不足,并且政府内部的人员流动较少,出现了管理以及知识能力体系老化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导致在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时,有大量的政府资产等级还存在疏漏,并且一些固定资产的存量以及计提折旧也会存在出入,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从收付实现制无缝衔接到权责发生制。另外,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的一些领导对业务部门更加重视,对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培养投入较为忽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进而影响到政府会计制度在实践工作中的落实。同时,政府会计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和技能的会计人员,去对各项财务工作以及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还要和政府单位的其他部门之间做好沟通,但是由于政府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存在不足,并且各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政府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

2.对会计核算业务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科目有了显著的增多,因此政府在开展会计核算时难度也会相应提升。政府会计制度中设置了8 个会计要素,其中包含总共103 个会计科目,而这些会计科目中既有财务会计,也有预算会计,这种背景下在实践中要如何将这些会计科目进行正确的区分并使用就成为重点问题。

另外,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中进行会计核算业务时,需要应用“双分录”并编制“双报表”。其中“双分录”就是在核算的过程中要将已经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平行记账,登记到政府单位的财务账目以及预算账目中。因此有关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的概念以及要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准确把握,并在执行各项操作时根据会计制度要求以及各项数据情况去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例如,同级政府部门预拨的下期预算款项,不作为财政拨款收入核算,而是作为其他应付款核算。这种“双分录”的工作模式实际上为“双报表”的编制提供了便捷,但是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出现了提升。而“双报表”指的是政府的财务报告以及政府的决算报告,是政府会计制度各项财务报表标志的最新要求,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编制的报表复杂程度也出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其中差异调节表更为复杂。不论是“双报表”,还是“双分录”都需要政府部门提升自身的各项会计核算业务水平,进而确保政府的运行和资金情况可以通过这些财务信息得到充分的反馈。

3.对财务处理的要求

实际上政府内部的各项会计制度以及财务系统都和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和落实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些内容也要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及时进行调整。这就对政府内部财务处理以及各项软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单位要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去制定财务部门的管理条例,进而确保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可以和政府会计制度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同时还可以为财务处理提供有效的支撑,确保政府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灵活性。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也开始应用到了政府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有效降低了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当前的许多基层政府的硬件设施以及配套的软件还存在不足,一些计算机设备过于陈旧,导致财务核算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受到了一定影响。还有部分政府内部的财会人员自身对新软件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存在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新制度下财务处理的要求。

三、促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思考

1.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政府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有效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将这些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素质重视起来,确保其可以运用自身的能力,严格按照要求去开展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一,加强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宣传。政府内部长期应用以往的会计核算方式,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势,这就导致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时许多财务人员的思维还没有充分的转变,对应用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新核算方式还存在一定的疑惑以及排斥,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价值的宣传,进而促进会计工作人员思想觉悟的提升。

第二,要注重引进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财务人员。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和需求去制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标准,再根据政府的人事政策去引进具有财务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的人才,以此去对政府内部财务队伍进行建设。

第三,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自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已经开展了多次有关的培训活动,但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依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政府要使培训制度化和常态化,要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训。同时,政府内部的会计人员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仅要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财务工作有关培训,自己也要对当前先进的财务制度以及财务软件进行学习,并对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第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政府也应该将绩效考核机制融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以此去对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评价,有利于提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单位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2.对财务、内控以及绩效评价制度进行完善

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提升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想要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就需要的将财务制度、内控制度以及绩效评价重视起来,进而为财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在财务制度方面,政府单位需要将新制度作为标准,对内部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其中包含会计核算制度、财务年度计划,然后将这些内容落实到预算、资金以及风险管控的过程中,进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全面。其次,内控制度方面,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而确保政府的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的开展,有利于确保资金应用的有效性以及财务信息的完善性。最后,对绩效考核评价进行规范,开展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对财会人员的各项工作以及财务信息进行监督,进而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尽量摒弃人为因素导致的绩效评价出现主观性强的情况,对于工作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奖励,而出现造成重大问题的人员也要进行惩处,进而确保各项制度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提升财务工作开展的规范化程度。

3.提升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政府单位的财会人员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财务信息系统,而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财务处理的效率。因此需要重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为财务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首先,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政府会计制度的需求去配备财务硬件以及软件设施,进而提升财务信息处理以及核算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其次,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财务软件也在不断增多,而这些预算管理系统、财务支付系统供以及采购系统等实际上存在着交叉,并且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也需要进行整合,因此可以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提升财务系统的共享性,促进政府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最后,重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这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政府部门还需要建立会计信息数据资源系统,确保这些会计信息可以及时记入系统之中,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也为后续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财务管理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变革,有效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效率。而在实践工作中落实时,还需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各项制度以及信息系统进行建设和完善,从而提升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信息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