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落实初中语文学科德育功能

2022-11-10杨昊

格言·校园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课文

杨昊

初中生处在个人能力发展的高速时期,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组织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成熟,甚至让学生可以从阅读的内容中感受其中的道德性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整体语文教育的质量,完善德育。新课改背景下,立德树人也是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将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学科德育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挖掘阅读课文内涵,渗透德育思想

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引导学生为发展的重要职责,每阅读一篇语文课文,教师都应该结合语文课文背后的思想展开深入的探究,竭力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是值得深入分析的,只不过不同课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培育的德育思想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语文教师在知晓了这种教学背景之后,就可以积极挖掘阅读课文中的内涵,并且用有趣的方式渗透德育思想。

例如,教学《春》这篇课文教师会给学生讲解,在朱自清的眼中,春天是展现美丽的世界的季节,春天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崭新的希望。从古至今,一系列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喜欢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春天,赞美春天,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可以进一步从朱自清的笔下感受朱自清眼中的春是怎样的景象。教学这样一篇课文的时候,其实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自然想象,如果要在这样一篇课文之中渗透德育思想,那一定是和自然有关。经过对课文的深入分析,认为可以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逐渐学会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去看看待生活。

比如,教师会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春日的图景,在学生的想象里,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景象?通过有趣的引导和思考,学生会在脑海里构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思考,也能够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进一步感受春的美丽。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值春天,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季节的贴近性,让学生从生活里感受春的影子。比如“春天到了,迎春花首先开放,课文中也谈到了美丽的花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教师可以将这种重点语句画出来,让学生想一想,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有没有见过花朵呢,那大家有没有想着用优美的语言去描写这种春天的景象呢?”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自然化和文学性思考,让学生有意识地把自然中出现的这些美丽景色和文学创作联系起来,渗透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德育思考,提升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一个重点方向就是阅读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感和育人事件进行深刻体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信息爆炸的持续发生,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阅读的耐心,尤其是今天的中学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人,也是对互联网上的娱乐化内容最为了解的一群人,如果教师只是用强硬的手段引导学生去阅读,其实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考虑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用心平气和的姿态去看待阅读课文中的内容,有耐心去分析一些经典语文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阅读经验,教师可以在这种经典阅读引导环节里面渗透更多德育思想。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氛围里面感受阅读文本的独特之美。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会创建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描写的内容。比如,教师会引入一段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看一看,记者在采访这篇课文作者史铁生的时候,史铁生是如何描述自己的母亲的?在史铁生创作的若干篇课文中,能够看到母亲对他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论是对他人生带来的帮助,还是给他的思想带来的启发,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去学习和讨论的。教师引入视频资源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学生也会更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下提出问题,让学生从道德认知层面分析课文中史铁生的很多做法。比如这篇课文中谈到,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母亲进来了,他挡在窗前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让学生围绕这句话品味其中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让学生懂得父母亲的不容易,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加强德育引导。

三、围绕重点话题讨论,分析道德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做到人云亦云,有些语文读本后面会给出理论性的讨论,学生就只是通过这些讨论去分析一篇语文课文,别人怎么说学生就会怎样理解、怎样认为。这其实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难以让高质量的德育真正发生。所以教师应该把握住这种教学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自主讨论的空间,每阅读完一篇语文课文,教师都可以鼓励学生围绕着课文中的某个重点话题进行讨论,分析课文中涉及的道德话题并且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更独立的认知基础。

例如,阅读鲁迅写作的《五猖会》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这篇课文里反映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时至今日,家庭教育问题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学生也时常面临严肃的家庭话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考虑利用这样一篇课文,提出一些论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围绕着阅读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鲁迅想要去看五猖会,但是这个时候,父亲却跳出来要求他必须把书背下来才能出门。这种强权要求让鲁迅觉得特别难过,即便后来还是成功去了五猖会,但是鲁迅也没有在这篇课文中详细描写五猖会的情节。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会给学生讲解,本文主要表达作者想要谴责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思想感情。这种事情其实也经常发生在每位学生身边,比如有时候孩子将要出门玩儿,但是家长却拦着要求大家必须把作业写完才能出门,这种情况肯定发生在很多家庭里,学生对于这种话题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利用该话题构建讨论环节,邀请全班学生畅所欲言。

比如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就提出父母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学生好,作为一名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没有写完作业就等于没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在这种背景下,还要出门玩,那就未免显得有些任性了。但也有些学生认为父母这样做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每一位初中生都喜欢玩儿,但如果孩子提出合理的玩乐请求,父母应该同意,而没有资格拒绝,或提出别的条件过多地要求孩子。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学生会对这种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内心所想,教师也会更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等到正常讨论活动结束,教师会把学生讨论的内容整合起来,尽量引导学生拥有更加正能量的思考,分析大家的道德观点,有利于提升德育质量。

四、组织读写结合教学,加深德育思考

读写结合教学是初中阶段很多语文教师都特别喜欢采用的教学手段。其实在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一定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文阅读的质量如果可以持续提升,那么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一定不会太差。相应的,如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好,那么学生在此之前一定有过更丰富的阅读经验。只有积累得足够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做到言之有物,所以引导学生阅读语文作品,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实现由读到写,提取与表达的无缝衔接。

例如,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种纪实作品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从社会性的角度加深思考,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革命纪实作品,作者白求恩虽然是外国人,但是他对我们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革命人物的认知却非常通透。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尝试着围绕其中的一些话题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构建趣味化的阅读教学活动,比如,课文中谈到了毛主席在延安革命时期做过的一些事情,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思考,如果讓大家结合这种素材进行这两题写作,大家想要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呢?有些学生指出,毛主席在革命时期做出过很多具有远见的做法,可以从这些做法中寻求共性,然后升华出一个理论。比如做人应该多读书,毛主席就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这些话题都是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提出来的,有利于直接把阅读材料转化成写作的素材。无形之中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德育思考。这个时候,即便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朝着红色思潮的方向转变,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感悟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进而在内心深处播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结束语

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具有启发意义的文本教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本思想内涵,合理有效利用,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品质形成铺路搭桥,实现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德育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