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养老设施评价体系的应用

2022-11-10王艳陶权芝薰

四川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家组设施养老

王艳陶, 权芝薰

(1.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智能建造工程系, 广东清远 511510; 2.韩国启明大学,韩国大邱)

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密度城市社区的发展受到各界关注。这些城市承受大量人口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1]。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高龄化趋势,社区逐渐成为养老服务的依托和载体[2]。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社区养老设施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已建成的社区养老设施也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AHP模糊评价方法对已建成社区养老设施进行评价,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希望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已建成的养老设施提供空间优化建议,同时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设计思路。

2 建立评价体系

2.1 评价因子集的确立

在进行模糊评价时,首先是确定评价要素,对评价要素进行层次分析,确立清晰的层级指标体系,构建递阶层次评价模型[3]。首先分深入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安全需求及办公人员的办公需求,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通过德尔菲法确定9个一级评价指标,27个二级评价指标(表1)。

2.2 评价等价的确定

评价结果分5个等级:Ⅰ很好、Ⅱ较好、Ⅲ一般、Ⅳ较差、Ⅴ很差,分别对应分:[4.5,5)、[4,4.5)、[3.5,4)、[3,3.5)、[0,3),分数越低表示评价结果越差,根据分数确定评价等级。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邀请60名专家根据表1中的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问卷共发放共60份,回收了56份,问卷回收率为93.3%,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较高。问卷Alpha系数为0.859,表示问卷的真实可靠性,对专家组的判断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如下:

一级指标:W=[0.199,0.312,0.11,0.08,0.149,0.033,0.052,0.044,0.021]

二级指标:W1舒适性=[0.349,0.034,0.070,0.108,0.048,0.157,0.235]

W2安全性=[0.649,0.351]

表1 社区养老设施评价体系

W3合理性=[0.180,0.538,0.282]

W4识别性=[0.182,0.548,0.270]

W5功能性=[0.702,0.298]

W6审美性=[0.242,0.758]

W7社交性=[0.260,0.177,0.563]

W8归属感=[0.139,0.262,0.599]

W9服务性=[0.414,0.591]

2.4 评价体系实例验证

(1)专家组基于二级指标进行打分。组织专家勘察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评分。

(2)选取合适的用户对项目空间进行满意度调研。养老设施使用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评价指标对老人来说是抽象的、不好理解的,老人很难做出准确的回答。为了拿到老年人对该项目空间使用的真实感受,本研究为老年人单独设置问卷,将抽象的数据改为满意度的调研。

(3)对专家组与用户组评价数据整理,确定评价等级。专家组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Ⅰ很好、Ⅱ较好、Ⅲ一般、Ⅳ较差、Ⅴ很差,分别对应分:[4.5,5)、[4,4.5)、[3.5,4)、[3,3.5)、[0,3),分数越低表示评价结果越差,根据分数确定评价等级。用户组根据满意度最大隶属度决定等级。

3 实例验证

根据以上评价模型,对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养老照料设施进行模糊评价。该设施毗邻2号地铁线,交通便利,周边设施齐全,功能构成见图1,平面图见图2。

图2 平面布置

3.1 问卷整理

3.1.1 专家组评价

邀请来自设计院、高校共46名专家对该项目二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依据专家权威系数的计算公式CR=∑专家个人权威系数/专家人数[4],计算专家组的整体权威系数是CR=0.92。CR值的判断范围≥0.8时,说明专家整体的权威程度较高。统计专家打分的均值及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此次评价打分所有指标的CV值均小于0.25,说明同一组内专家对指标的评价具有一致性。将专家组打分均值与对应的权重进行赋值,确定一级指标的评价等级表2[3]。

3.1.2 用户组评价

用户组邀请了经常使用A设施的42名老年人及7名工作人员对二级指标满意度进行评价。由于满意度评价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形式,所以需要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对A设施用户组调研结果进行统计,用户组问卷Alpha系数为0.816,说明问卷具有真实可靠性。

表2 一级指标评价等级

根据问卷结果,构建模糊矩阵。

(1)舒适性判断矩阵

BI舒适性=W1×R1=[0 0 0.219 0.31 0.471]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1的评价等级为Ⅰ级。

(2)安全性判断矩阵

B2安全性=W2×R2=[0 0 0.118 0.239 0.643]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2的评价等级为Ⅰ级。

(3)合理性矩阵

B3合理性=W3×R3=[0 0 0.154 0.298 0.548]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3的评价等级为Ⅰ级。

(4)识别性矩阵

B4识别性=W4×R4=[0 0 0.335 0.582 0.083]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4的评价等级为Ⅱ级。

(5)功能性矩阵

B5功能性=W5×R5=[0 0 0.315 0.610 0.07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5的评价等级为Ⅱ级。

(6)审美性矩阵

B6审美性=W6×R6=[0 0 0.171 0.129 0.70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6的评价等级为Ⅰ级。

(7)社交性矩阵

B7社交性=W7×R7=[0 0 0.456 0.432 0.112]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7的评价等级为Ⅲ级。

(8)归属感矩阵

B8归属感=W8×R8=[0 0 0.289 0.553 0.158]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8的评价等级为Ⅱ级。

(9)服务性矩阵

B9服务性=W9×R9=[0 0 0.312 0.636 0.052]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9的评价等级为Ⅱ级。

根据二级指标的模糊矩阵结果,将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带入,进行整体项目满意度的判断。具体如下: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用户组A设施的总体评价为Ⅱ级。其中,有22%的人一般满意,40.9%的人比较满意,37.1%非常满意。

3.2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专家组和用户组对A设施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Ⅱ级,说明根据评价体系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现对指标分析:具体到二级评价指标也具有一致性。其中,舒适性、安全性、合理性、审美性评价等价均为Ⅰ级,识别性、功能性、归属感、服务性为Ⅱ级,社交性为Ⅲ级。

从整体空间来看,该设施在舒适性、安全性、合理性及空间的整体美感都达到了Ⅰ级,说明该方面设计的很好,用户非常满意。识别性评为Ⅱ是因为日间照料及短期托养区域缺少标识指引,用户组认为房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易于识别的标识,容易走错房间;功能性评为Ⅱ是因为缺少康复健身训练的空间;归属感评为Ⅱ是设施内内缺少老人自我展示的舞台或窗口;社交性评为Ⅲ级是因为设施内缺少相对开敞的面积大一些的公共活动室,现有的阅览室或棋牌室面积都比较小,影响了老年人的活动参与性,所以对于社交性指标评价较低。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例验证社区养老设施空间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根据分析,可以看出专家根据评价指标的打分和用户组的主观感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本研究确定的9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7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希望社区养老设施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为社区养老设施的改建、扩建优化空间提供参考依据,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思路。

猜你喜欢

专家组设施养老
民生设施非“摆设”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韩长赋部长在巴拿马接见中国热科院农业专家组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基本医疗保险评估专家组赴苏、浙、渝评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