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之精神

2022-11-10司学龙

农民文摘 2022年8期
关键词:上古红山玉器

“玉者,石之精也”。《说文解字》释为“石之美者,玉也。”从矿物学的概念讲,玉就是石头一类,其中分两种,一是角闪石或透闪石,为“软玉”,硬度为6~6.5 度,我国羊脂玉属于此种;一是辉石类,又叫硬玉,硬度为6.75~7 度,如翡翠等。

玉在中国成为文化已经有7000年的历史,它与我国文明史同步。玉之所以作为人类的爱宠,举胜不败,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认为其有药物作用,壮阳补阴,为此英文的软玉一词是“nephrite”,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肾脏。更重要的是,它与我国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圣人孔子将君子品德比为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重之知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暇,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于是孔夫子礼的思想,也使中国玉器的生命得以绵延,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间,儒学盛,则兴佩玉、制玉。

中国玉的发展,从传统的划分有三次制玉高峰,即上古、中古、和清中期。上古是指新石器时期至夏、商、周三代,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立雕玉动物;中古是指汉至宋代的玉器,其特点汉时主要是写实精神的玉雕人物和动物,宋代的仿青铜器造型的玉器;清中期也是乾隆时期,乾隆帝一生光题咏玉的诗就有800 余首,并称玉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可想而知当时制玉之盛。

玉之所以珍贵、尊贵主要在于它起初与祀神、礼器联系在一起。我国古“玉”字,多以三玉构成,殷墟甲骨文的玉字,还有四个甚至五六个玉字的,并写成两个王字。《说文解字》中也说,“玉,三玉之连”,玉圭的“圭”字,不是两个“土”字,而是两个“玉”字,这是古时祀神用玉,摆在祭台上的玉,必须是三个至六个叠在一起。从“礼”字的演变也说明这一点:最初祀神用的器皿之名,是“醴”字的右半边,上半部不是“曲”字,是两串三连之玉,下面是“豆”字,代表谷粟,后来,组成了主要祭品,于是演变成为现在的“醴”字。“玉”和“礼”字的演变说明,古人祀神是用组合玉器。

而玉器作为一种礼器的制度,进入周朝才完善。什么人戴什么形的玉,有明确的规定。《周礼》中有“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它是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入汉以后,这种用玉制度不再被人所重视。

至于玉丧器,也出现比较早,几乎与玉礼器同时代,其用途一般有二,即随葬和礼祀。礼祀用玉成为一种体制,是在商代,当时埋玉是祭山川,这种活动叫封禅。封禅者都要把玉或埋在山中,或沉于河下。后来,玉成为祀典六器。在残酷的战争中,有的诸侯被杀,臣下出于怀念,将作为宗庙神器的玉与主人一同埋入地下,象征国倾业亡。

玉在我国主要的产地,通常说来新疆的和田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但在上古时期产玉地有所不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器,是采用带有云母状闪亮斑点的透闪石;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玉器,是岫岩玉。到了商代,河南的南阳玉和新疆的和田玉,成为主要的玉器原料,除此之外,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古时也都视为玉。

玉,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以及人的文化品位的提升,现在依然成为人们玩赏的佳品,而且大有越来越普及之势。至于玉的识别,业内人士认为,最难是古玉,尤其是上古,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难识难辩,也难得。现文物部门正式记载的红山玉器出土了300 件。古玉识辨一般均是凭经验、凭见识,没有统一的数据可依,但专家认为整体应从四个方面把握,一是质地,二是年代,三是做工,四是出处,具体识辨要具体对待。

玉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可以说一直红火,长盛不衰,连绵7000多年,至今仍热度不减。而在国外,玉仅是美石玩石而已。国内外反差如此之大,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外看玉是物,而我国将玉注入了一种人文精神,而且不断发扬光大,或者说“与日俱进”,由具体变成了抽象。一切美好的人或物都可以用玉来比喻,换句话说玉是美好的象征。比如,说女孩美丽为亭亭玉立,形容人单纯为洁白无瑕,还有金科玉律、抛砖引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试玉要待三日满,辩才须等七年期”以及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等成语和典故。很多人百看不厌的《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一块美玉之中。

由此可见,玉在中国早已不单单是个宝贝事物,而已升华为高贵的精神寄托。所以,人们如此看重,让玉如此神圣。于是也就有了代代传承的玉文化、玉精神,人们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的传统风尚才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上古红山玉器
红山荞麦看木森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上古
西汉玉器的鉴定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女娲补天
《战神蚩尤》:上古英雄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