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研究

2022-11-10陈建亮

山西农经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陈建亮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南阳 474250)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经济发展措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经济管理方式,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根本问题,应将‘三农’问题放在全党的工作重心”。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党建和生态文明等,各内容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4 个方面。

1.1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应将农业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优先发展农业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此外,还要深入整合城乡之间的关系,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农业发展中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根据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了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表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性。为此,应结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特点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3 通过创新创业推动农业发展

要重视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发展,结合农村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调查结果建立符合地区发展的新兴农业产业,保证新旧产业的平稳过渡和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将创新放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4 完善制度保障条件

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生产的综合组成部分,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实现农业产业优化调整,通过科学的组织和规划引导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应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此外,应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和针对性,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便捷。利用制度和约束的作用创造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为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第一,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计划、组织和协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能够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之间的合作,为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形成合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第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为农业经济提供有力的科学指导,能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技能培训,并将农业科技、经济支持和市场信息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第三,农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实现乡村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对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要素

3.1 资本要素

现阶段的农业资本主要来自政府、乡镇等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例如《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导》,社会资本的投入能够促进农业投资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力量。为此,各地政府部门和财政部门应结合乡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社会资本融入农业农村的政策和渠道,加强社会资本的注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信心和积极性,并使其成为农业投资的主体。

3.2 法治要素

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做基础。我国针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指导,但有些地区缺乏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另外,在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的农民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了法制观念的匮乏和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地位。

3.3 人口要素

当人口达到适宜的程度时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些农村地区存在传统的观念,对于人口的增长缺少理性化的观念,在农村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无法促进农业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

3.4 人才要素

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有经验的专业经济管理人才,同时还应该深入地理解和认知“三农”问题。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地发展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针与政策,对农业经济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指导。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且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如果经济管理信息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会造成信息滞后,影响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情况来看,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3 个方面。第一,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第二,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民不能长时间接触网络,对网络的整体需求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第三,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尤其是有些农村的网络覆盖面不够广泛,家庭网络化普及率不高,从而影响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4.2 农业产业模式不科学

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农业产业模式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当前有些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模式不科学,还是沿用传统的、较单一的种植模式,过度依赖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农产品缺乏附加值。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指导农业产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但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经济还是以个体经营为主,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4.3 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缺失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涉及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农业经济管理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创新,一些现代化信息经济管理技术无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效落实并发挥作用。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经济专业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比较落后,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优惠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当下农村经济管理的需求。

4.4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发展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一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应用于农业发展中,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但有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没有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对一些有地区优势的农产品,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4.5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具备配套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订适合地区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方案。但是从当前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不高。

4.6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有些农村地区无法正确认识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无法形成整体管理的意识,统筹管理理念不强。针对一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因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5.1 强化组织管理职能

强化组织管理职能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第一,不断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体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开展规划设计,制定符合农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职能作用。第二,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组织,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能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深入农村地区调查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更好地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体现农业经济管理组织的职能,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第三,在农业经济管理组织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以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不畅通问题,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5.2 立足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

在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否则会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会使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受损。为此,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时,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农业产业模式,全面促进农业发展。

5.3 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不断优化政府管控资源配置和市场资源配置,通过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农业市场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应加强建设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集中资源方面的优势。但要适度把控行政资源配置,避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4 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还存在经济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弥补当前管理人才的缺口,保证经济管理人才具备较高的素质。为此,可以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吸引更多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从事乡村建设工作。另外,可以与高校电子商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乡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打造符合地区发展的农村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还应加大对人才返乡的支持力度,不断壮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5.5 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并结合工作目标有序推进。第一,创新和改进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探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结合农户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作社,并开展农业知识培训、产品销售和机械化种植等工作,让农户能够掌握更多的先进农业知识,结合地区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第二,要转变经济管理理念,优化加工管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为农业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应为农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三,优化经营模式。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人员不仅应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质量,还可以引进市场化经营理念,形成乡村内部的产业链,同时优化特色品牌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面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可以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产业链,鼓励村民自由入股,引导村民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5.6 重视经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实施的背景下,国家更重视乡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方财政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便于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

5.7 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统筹规划

为了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结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5.8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意识

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深入学习和掌握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地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中。通过提高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经济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