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2022-11-10□骆

山西农经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人才农业

□骆 红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扩大。由于农业经济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如何统筹好农业经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2021 年3 月30 日,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0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报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2020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 倍有余,顺利完成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预定目标。需要注意的是,2020 年从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负增长,第四季度转负为正。从全年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高到低分别是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特别是目前我国实施的保就业政策,有效增加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快于城镇居民,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的持续增加。

1.2 农业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离不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育种、现代农业应用技术以及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等方面。根据2021 年7 月19 日人民日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良种培育方面,2020 年我国培育出多个超级稻新品种,均实现了“亩产超千公斤”的目标,总体良种覆盖率高达96%以上。在农业技术方面,2020 年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2019 年,达到了60%,特别是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方面达到了71%。结合2004—2008 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均实现了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其中技术对粮食TEP贡献率中,小麦高达76.13%。随着农业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我国小农业种植户的生产效率也有了较大提升,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

1.3 农产品贸易总量持续增长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实现优化对外贸易、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结合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相较于2019 年同比增长8%,高达2 468.3 亿美元,是2013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得益于我国自身资源禀赋的优越性,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效果显著,特别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理念的推进,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进一步加强,以2019 年数据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相较于2018 年增长16.5%,达到608.9 亿美元。预计随着我国深入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未来农产品贸易总量将持续增长。

1.4 农业新业态发展迅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农村电子商务以及智慧农业为代表的农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网络销售额持续增长,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下沉较快。总体来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渠道,特别是“农业O2O”模式为农村经济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夯实了基础。智慧农业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引入,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生产智慧化、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物联网等手段构建全覆盖的多元信息监测体系,为现代化涉农数据的精准化、实时化提供了助力,实现了智慧农业多场景全面化发展,智慧农业将会是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

1.5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受当前世界复杂形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气候变化、农业虫害等潜在风险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CASM预测,我国到2025 年粮食生产水平将持续增加,预计将达到6.92 亿t。

除此之外,在粮食自给率、猪肉自给率等方面将分别达到80.8%和94.9%。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但是随着国家制定政策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农业经济水平整体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同时,持续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较好,但是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除了宏观上的一些挑战,如世界复杂形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气候变化、农业虫害(草地贪夜蛾)等影响以外,还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发展问题,以下从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企资金支持、农业人才建设、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引入、农业生态建设以及质量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体分析。

2.1 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可控化。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整体不足,很多农产品销售仍采取传统农户交易模式,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农产品溯源。除此之外,我国涉农龙头企业数量整体较少,品牌覆盖面不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较弱,包装上也过于传统,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

2.2 农企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农产品经营企业存在用工难、资金支持及税收力度小等问题。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许多涉农企业应运而生,但是由于这些企业体量小、资金少等因素,导致招工困难。同时,农村许多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小微企业工资少、工作苦等因素也加剧了用工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农企产品在销售、运输以及资金回流等方面也面临困难。

2.3 涉农创新型人才不足

农业经济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涉农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普遍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迟滞、产业发展单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农业经济发展,但是相较于城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城市鲜少有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现有的技术型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培训,导致涉农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4 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足

我国在良种培育、现代农业应用技术等方面发展较快,但是总体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互联网技术目前发展成熟,且在多项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涉农领域中的应用仍不全面,特别是一些现代化农业发展迟滞的地区,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整体不足,农业病虫害检测、农产品种植技术落后,甚至很多地区仍存在以小农经济发展为主,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靠天吃饭”的窘境。加上对农村地区现代技术的普及和扶持力度不足,阻碍了规模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5 农业生态建设落后

提升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除了良种培育技术以外,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农作物种植对病虫害的防治仍采用大量喷洒农药预防和治疗。农村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了农田环境、水资源等遭到破坏。除此之外,薄膜覆盖技术在部分地区农业种植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人们的环境意识不足,没有及时清除塑料薄膜,导致土壤受到污染。

2.6 农产品质量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提升其质量服务意识是关系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由于部分农民缺乏质量服务意识,且相关部门缺乏农产品质量服务监管体系,检测仪器设备不健全,无法全面检测不合格产品,导致不合格农产品泛滥,严重危害农业经济市场的有序经营发展。

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3.1 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断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协同发展。

首先,做好政策上的监督引导工作。应尽快形成全面化的农产品销售规范监督制度,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制订不同的检测机制,避免农药残留超标、农禽畜激素过量导致的产品安全问题,通过品牌化建设倒逼农产品生产、销售规范化。

其次,扶持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农业合作户加盟、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分散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经济市场的沟通机制,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提高品牌附加值。

再次,通过良种培育、技术引入等手段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产品包装的重要性,可结合产品特色、地域文化等要素,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3.2 加大农企资金支持力度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企发挥着重要的生产、加工、中转作用。面对当前诸多小微农企抗风险能力不足、资金保障薄弱等问题,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

首先,解决农企的用工问题。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优势,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动员外出劳动力返乡就业。引导地方农企优化用工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吸引更多地方劳动力加入,同时应注重技能培训工作,与地方教育培训机构签订长期订单式人才培育计划,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

其次,地方政府应联合农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顶层政策引导下,制定符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普惠金融制度,通过低息贷款、信用贷款等形式为急需资金的农企提供资金帮助。

3.3 注重涉农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涉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样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首先,培养一批涉农生产经营型人才。可以通过学校、在线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丰富农民农业经营知识,了解农业经营风险以及规范化经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制订农村引才计划。面对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现状,不但要注重培育经营型人才,还要注重培育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增持,地方应做好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引入农业技术单位、农业专家指导、高校毕业生返乡扶持等多种形式吸引技术人才,助力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措施。对于能创新、敢创新的现代化涉农人才要积极扶持,通过政策、薪酬、职称制度等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要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水平高、思想开明的年轻干部,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完善可持续的人才保障措施。

3.4 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普及,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我国不同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地域环境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普及性不高。基于此,可从以下方面提升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首先,地方农技部门要充分发展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通过下乡宣传、新媒体传播等形式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性和便利性,根据地方地域特点研究适合地区农业生产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为普及农业现代化,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开发智慧农业平台,通过技术投入与产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可借助农村电子商务优势,如农村淘宝、菜鸟驿站、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直播带货服务,让人们了解农产品从育种、播种到收获的点点滴滴,通过产地直销等形式,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合作渠道。

3.5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消耗大、废弃物处理不当、农药污染土壤水源环境等问题,应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合理处置废弃物形成资源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3.6 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督,除了向农业经营者普及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还要检测即将进入销售环节的农产品,并将检测结果在公众平台上公示。也可以引入无公害农产品准入机制,改良传统农产品的品质,提升竞争能力。

4 结束语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的新时期,制定更加高效和更具针对性的农业经济政策,通过技术引入、人才培育、资金扶持、循环经济等多种手段助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农产品人才农业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毛遂自荐
农产品争奇斗艳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