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22-11-10赵元

党课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城乡农业农村

〉〉〉〉〉赵元

(作者系重庆市委党校2019级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四川省广安市教师服务中心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思考和谋划,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四川省广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广安统筹全市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尊重乡村现状,保留乡土味道,不搞千村一面,避免“大拆大建”,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同时,细化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一体化发展重点,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全面推进行政村规划编制全覆盖,结合行政村布局规划成果,分类编制深度不一、详略得当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行政村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统筹好山水、田园、乡村资源,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引导各类村庄有序发展,打造“大美乡村”示范片和“美丽宜居村庄”。一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五大工程,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心房”、走上“硬化路”。二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等,着力打造“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广安坚持“遵循规律、把握方向,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农民主体、共享发展”五大原则,实施五大行动,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他们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不再居住的宅基地。二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股权合作机制和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三是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四是推进农业科技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发挥科技乘数效应,让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五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平等享受教育、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等城镇公共服务;取消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建立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城乡差额补贴机制;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和文化培训,完善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融入城镇的能力。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广安抢抓机遇,扎实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一是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力度总体稳定,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产业发展、人才选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对口支援机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二是配强基层乡村振兴力量,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机构职能,发挥一线帮扶队伍作用,向基层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农业专业技术特长及熟悉乡村工作的驻村工作队;加强脱贫群众培训引导,不断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三是持续壮大农村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转变,有序提档升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利益链接机制,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金融政策,依托消费帮扶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和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加大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监测力度,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实施常态化动态监测,做好动态管理。五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实施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镇)予以重点支持,集中力量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猜你喜欢

城乡农业农村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