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加减乘除”书写满意答卷

2022-11-09胡荧

科教新报 2022年40期
关键词:加减乘除湘潭市作业

胡荧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湘潭市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精心謀划、高位推动,通过在学生作业上做“减法”、在课堂教学中做“加法”、在课后服务中做“乘法”、在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上做“除法”,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育人答卷。

“孩子在课外学习了无人机编程、机器人,还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罗鸿博的家长表示。“双减”之下,让更多孩子的生活、学习更有质量了,也让家长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

勇做减法,优化学生作业管理

如何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湘潭市各学校亮出了自己的做法。

“作业设计是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探索。”10月13日,在湘潭子敬学校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会上,四年级数学老师何利分享自己的感悟。

“围绕中国五大传统节日,各班组团自主选择一个节日,围绕主题开展跨学科作业。”10 月13 日14:30,湘潭子敬学校三年级语文组14 位老师齐聚一堂,开展集体备课。

各学科教研组众智众筹,确定作业的落实与成果输出。从各班的作业超市可以看到,作业分基础、提升和跨学科作业三块,实现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融合。

学校教学副校长赵晓云介绍,每学期末,学校会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对作业设计的满意程度;而老师们则通过座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设计作业的能力。

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为学生设计多层次作业,题型由易到难成阶梯型。

校长王智萍说:“分层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适宜发展区,在进步中提升自信。”

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作业总量调控制度和作业质量定期评价机制的通知》,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总量控制,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目前,湘潭市472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全部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时间控制全面达标。

在加强作业管理的同时,湘潭市各学校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

湘潭市和平小学实施的“乐学乐考”,通过各种小游戏、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价改革把学生从分数的怪圈和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善作加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作业负担“减”下去,教学质量要“增”上来。如何保证学生在课堂内“吃饱、学足”,湘潭市举办了基础教育“减负提质增效”课程改革高级研修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与此同时,各学校做了积极的探索。

10 月14 日上午第三节课,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科学实验室里,科学老师张珊正在演示胭脂红溶解于水的实验,继而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课后,张珊还布置了小调查:“有哪些物质容易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课堂教学“增效”依赖于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开展常规的校本培训、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增设了诸多课例研讨活动,如“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省市“新视野赛课”研讨课、基础教育精品课研讨等课例研讨活动。

10 月14 日下午第三节课,湘钢一中十二中校区校长刘洁冰带领初三语文教研员、备课组长和部分初三语文老师听了谭蓓老师的一节作文教学课,并在课后及时进行了交流指导。

在湘钢一中十二中校区,校长、书记带领教学管理人员走进教室进行课堂观察是常态。刘洁冰说:“它不同于公开课,更能真实体现常态教学现状,促使教师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为学生发展助力。”

“课堂不再是传统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教师设计的问题更有综合性、挑战性,总能引导学生生成一系列的问题,而教师精准、适当的点拨,总能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乐园。

巧做乘法,推出多彩课后服务

“今天的美食课真有趣,汪老师教我做了凉拌海带!我回家后要和妈妈比厨艺。”10 月14 日的课后服务上,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三年级学生小羽开心地说道,学校的卓雅课程太有趣了,不仅让她学到了新本领,更让她和妈妈的关系更亲近了。

开学初的线上选课可热闹了。四年级学生小月的家长回忆道:“听说晚上开始选课,我和孩子都很紧张,早早定好闹钟,一定要抢到人工智能课程。”

卓雅课程是金庭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有剪纸、创意画、太极拳、武术操、书法、经典诵读、数独游戏、英语趣配音、小食神、花样篮球、水果拼盘……校长刘和平介绍,几十门个性化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

菜单式课后服务方式,让学校更具吸引力。

葫芦丝课上,一首《映山红》宛转悠扬;绿荫场上,足球少年们练习颠球、运球、传球;朗读课上,学生领略诗词中的四季之美……“双减”之下,湘潭市湖铁学校推出的“衡悦成长”课后服务系列课程得到了兄弟学校的点赞。

开学以来,湘乡市东方红学校开展的“玩模型、助双减、共成长”航模进校园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制作仿真纸飞机、进行航模表演,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作为首批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开展“科创助梦”专项科普行动,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湘潭市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双减”工作走深走实。针对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场地、设备、经费不足的问题,2021 年湘潭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120 万元,用于提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水平,对全市83 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课后服务进行奖补。

通过“一校一案”、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学生整体和个体需求,有效缓解了家长对校外培训需求。据统计,湘潭市义务教育阶段472 所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22 万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97.16%;1.6 万余名老师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97.69%,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敢做除法,规范培训机构发展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强监管”时代。据统计,湘潭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双减”前的274 家压减至52 家,压减率为81%,且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纳入监管,切实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湘潭市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双线督导工作机制,对全市“双减”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学校和培训机构调研和督查全市“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同时,湘潭市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多轮联合整治行动,并紧紧依靠各部门合力打响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战,并依托乡镇、街道和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外培训治理体系。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62 次,组织1518 人次进行地毯式排查,相关部门出动170 人次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有资质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29 余起,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28 家,清退违规收费30 余万元,罚没违规经营所得16 万元。结合日常监管,不断加强资金管控,防范风险隐患,建立了教育、银保监、银行三方联动监管机制,对培训机构预收费和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双减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我们将往深里做、往宽里做、往严里做、往远里做,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园区和相关部门,弘扬‘三牛精神,发扬‘四干作风,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湘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加减乘除湘潭市作业
湘潭市:感悟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
湘潭市老年大学学员作品 展示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加减乘除”
作业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