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高职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2022-11-0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量期刊文献

姚 芬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引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中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 “双高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近年来,在对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构这一重要学术议题和实践命题进行广泛而深入探讨的背景下,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它在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也逐渐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研究法, 梳理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现状, 重点关注高职院校在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方面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助力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策略提供参考。

1 开展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研究现状分析的重要意义

1.1 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作用的现实要求

高职教育是我国首创的职业教育类型。 伴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国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快速迈向大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1],2021 年全国设置高等职业学校1 518 所(含32 所职业本科学校),招生556.72 万人,在校生1 603.03 万人;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总数分别占全国本专科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5.60%、45.85%。 2019年以来, 高职院校连续三年扩大招生规模, 共扩招413 万多人,社会生源占在校生的比例达28%左右。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2]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

高职教育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其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的独特价值,在持续改革探索中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这为我们进一步梳理、总结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特点、理论、模式、价值等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条件。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共生发展,中国高职教育更要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优化教育体系、增进国际交流”的作用[2],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注入强劲的职教力量,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高职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如何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实践、创新理论、发展模式引领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于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学术研究视角全面总结、梳理高职院校关于高职教育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在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更好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1],“过去十年,中国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 “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随着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理念、经验、模式的探索, 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在实践积累中得以构建和不断完善,为中国高职教育高水平、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 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 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3]。 同样,中国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国内教育体系、国际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也不够强大, 与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和将要起到的作用不相称, 中国职业教育与真正的“类型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最大的基础、优势和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为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总结凝练高职教育发展成果, 并向世界介绍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经验,基于“双高计划”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的大背景, 立足高职教育政策、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的宏观研究基础,基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思路, 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 促进高职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实现自身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又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及其经验总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思想、理论、制度体系,并通过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完善,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现特色化、高水平发展,扩大其国内外影响力? 在已经形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研究和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构建、完善中国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 是高职院校更好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2 高职院校开展高职教育研究的现状

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料数据截至2022 年9月1 日), 以主题“高职+高等职业”AND 作者单位“职业技术学院”和主题“高职+高等职业”两种方式(以下简称“两种方式”)分别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索, 通过对1998~2022 年的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对总库中前4 万条记录中的前20 个文献主题、文献作者分布、文献来源期刊、文献机构分布、文献来源基金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 以主题“高职+高等职业”AND 文献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索。 通过上述搜索所获得数据可以呈现出23 年来高职教育研究的总体动向,这对客观分析和认识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研究领域、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对提高高职院校进行高职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性, 促进高职教育及其研究的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高职教育研究文献数量

从两种方式获得的研究文献数量如表1 所示。由表1 数据可知,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研究文献数量占比较高,其中,文献总数占比为55.2%,学术期刊类文献数量占比为57.9%, 相关成果类文献数量占比为57.7%。 职业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开展高职教育研究的成果数量较多,说明其研究热情较高,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主体。但是,在所有文献类型中,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的学位论文、报纸文章、图书等类型的文献数量占比较低,会议论文占比为48.8%,说明有关高职教育研究的高水平、 系统化理论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在国内外会议上交流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数量不占优势。

表1 以“高职+高等职业”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对比表Tab.1 Comparis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theme of “Higher vocational”

2.2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的年度发表趋势

学术论文年度发表趋势可以直观呈现相关研究文献在时间分布上的特征。 由总文献量和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的总文献量的年度发表趋势对比图(如图1 所示)可知,有关高职教育的研究,无论是总文献量年度分布趋势, 还是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的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 都能显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4]的结论较为一致。 第一个阶段为高职教育研究的初步兴起时期(1998~2005 年),此阶段研究载文量较少,且增幅较小,但每年的载文量仍在不断上升。第二个阶段为高职教育研究迅猛发展时期 (2006~2012年),此阶段研究载文量最多,且增幅较大,载文量一直大幅上升。 第三个阶段为高职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时期(2013~2022 年),此阶段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载文量先小幅上升,且趋于稳定,2019 年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趋势,从数量上看,大体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高职院校有关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与全国总体的研究动向相一致, 这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政策的引导息息相关, 同时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06~2012 年,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从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办学模式等方面取得跨越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更是让高职教育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取得较好成就。 2012年之后,也是中共十八大之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度的出台,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 高职教育也从数量扩展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1 总文献和职业技术学院文献年度发表趋势对比图Fig.1 Comparison of annual publication trend between general literature an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terature

2.3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的机构、主要主题和作者分布情况

从数据库中的论文作者机构分布情况来看,两种不同方式搜索到的前20 名作者的机构均为高职院校,且高职院校的数量排序也完全一致。 这说明,高职院校发表相关文章的数量排在第一位, 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围绕高职探索进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比较高, 在高职教育研究主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以“高职+高等职业”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类别进行搜索, 在核心期刊文章数量排名前20 的作者中,职业院校教师、研究者达13 人, 占比为65%, 数量最多的是周建松,为207 篇,其他作者的核心文章为25~57 篇。这同样说明, 职业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已经是发表高职教育高水平论文的骨干力量, 这与前述研究文献数量显示的结果相一致。

通过两种方式搜索, 获得的相关文献内容所涉及的前20 个主要主题,均集中在高职院校、高职教育、高职学生、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图书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程体系等领域, 总体上也体现了高职教育各方面发展的研究情况。

通过两种方式搜索, 从获得的相关文献内容所属的前20 个主要学科分布情况来看,属于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文献中, 总文献和职业技术学院文献中分别为23.33 万篇、12.99 万篇, 分别占总库文献量的74.9%、75.6%。可见,对职业教育学科规律或实践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是最高的, 占比是居第2位的学科文章数量的近6 倍。同样表明,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围绕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最高, 成果也最多。

2.4 高职教育研究文献的来源分布情况

专业学术期刊是体现高职教育领域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通过两种方式搜索,获得的相关文献总量前20 名的来源期刊分布如表2 所示。

表2 相关文献的来源分布情况对比表Tab.2 Comparison of source distribu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由表2 可知, 在排名前20 的文献来源期刊中,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刊发核心期刊的论文为10 137篇,而总文献中的核心期刊论文为18 993 篇,占比为53.4%, 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研究高水平成果中占有一定优势。 在排名前20 的文献来源期刊中,核心期刊只有《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而其他文献数量排在前20 的期刊中,周刊5 个,半月刊3 个,旬刊3 个,2014 年、2015 年停刊的2 个, 月刊的3个,高职院校所办期刊仅2 个;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刊发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占其总文章数量的28.95%,与总文献中核心期刊论文占比的29.91%基本持平。这一方面反映出有关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论文总数量较多,但是较高质量的论文占比较小,论文质量存在着高低差异,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教育研究类论文比较难以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刊发的无奈现实,反映出期刊界“以作者单位论文章水平”的学术生态怪圈。

以“高职+高等职业”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类别进行搜索,在获得的文献量前40 名单位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为7 896 篇, 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1 690 篇。以北大核心期刊文章数量看,共计6 200 多篇,其中,在文献量前40 名的所有单位中,非高职院校(专科)为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全部为本科院校,核心期刊文章数量共计967 篇,占文章总量的15.6%,而其余单位全部为高职院校(专科)。可见,在高质量研究文章中,高职院校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核心期刊文章数量分布也存在不平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占比为7.8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占比为5.94%,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占比为3.5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占比为3.22%,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占比为3.10%, 其余学校占比均不足3%。

以“高职+高等职业”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类别进行搜索, 从获得的所有文献的核心期刊来源分布来看,《教育与职业》共有5 733 篇,占比25.37%;《职业技术教育》 共有3 493 篇, 占比15.46%;《职教论坛》 共计2 926 篇, 占比12.9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共计2 886 篇,占比12.77%;《中国成人教育》共计2 243 篇,占比9.93%;前5 名核心期刊刊文量总占比为76.48%。其余单个期刊文献数占比不超过3%。 由此可见,有关高职教育研究的学术成果在其他核心期刊刊发量极少, 在学术期刊界, 专设高职栏目支撑并宣传高职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较少;同时,如果将核心期刊文章视同高质量文章的话, 这也说明高职教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整体研究水平还有待大幅提高。

2.5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的基金来源分布情况

通过两种方式搜索,获得的前20 名相关文献基金的来源分布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相关文献的基金分布情况对比表Tab.3 Comparison of fund distribu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由表3 可见, 在总文献中具有基金来源支持的论文数量最多的是江苏,为5 997 篇;其次是国家层面的,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支持项目,为2 487 篇;再次为湖南,为1 967 篇。 在职业技术学院文献中, 基金支持论文数量最多的为江苏 (4 288篇),其次是湖南(1 519 篇),再次是国家层面的基金支持(1 105 篇)。对高职教育研究支持力度最大的是江苏, 该省基金论文数量比其他省份的总和(5 038篇)还多959 篇;同样,在职业技术学院文献中,江苏基金论文数量也比其他省份的总和 (3 305 篇)多983 篇。 这说明不同省份对高职教育研究的支持力度差别较大, 相应产生的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也不一样。

以“高职+高等职业”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类别进行搜索, 从获得的核心期刊论文的前40 名基金来源项目的分布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883 篇(占比为3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50篇(占比为11.9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2 篇(占比7.24%),共计1 445 篇,占比49.34%。江苏省来源于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蓝工程、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论文857 篇,占比为29.26%;湖南省来源于本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委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共计164 篇,占比为5.78%;浙江省共计184 篇,占比为6.29%;其余省区占比都不到2%。 如果将核心期刊论文视同高质量文章的话,这说明,高职教育高质量学术成果需要基金的大力支持, 支持力度越大, 高质量学术成果越多。

3 分析结论

经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对比分析可知, 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开展高职教育研究的热情较高,研究成果的总数量较多,也是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的骨干力量,他们是深化高职教育研究的主体,同时,在有关高职教育研究中,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注重职业教育学科规律和实践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能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研究,研究论文的数量较多,但是核心期刊论文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存在着水平高低的差异,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教育研究类论文, 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论文比较难以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刊发的无奈现实,这也从一定层面上也反映出期刊界“以作者单位论文章水平”的学术生态怪圈。

目前, 集中反映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的期刊非常少,主要有《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大部分高影响力核心期刊没有开设职业教育类栏目,支撑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研究探索的平台比较少; 作为展示高职院校教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阵地的高职院校学报, 刊发高职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能进入前20 名的仅2 所,且大多数聚焦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够鲜明。获取项目基金支持的力度越大,高职教育类研究论文越多,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占比越大,江苏、 湖南在加大高职教育研究支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显著。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以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有关高职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 总体概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开展高职教育研究的现状, 初步体现了高职院校在促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但是,针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理论、思想、制度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高职院校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学术共同体构建、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提炼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以便为高职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助力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限于篇幅,作者将另外撰文对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力以及高职院校加强高职教育研究、 助力高职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完善的策略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数量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统一数量再比较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