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某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分析

2022-11-09陈佳琪

广东建材 2022年10期
关键词:楼板计算结果剪力墙

陈佳琪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陈田村城中村改造融资区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陈田村,陈田中路以南,规划横一路以北,云城东路以东,白云大道以西,净用地面积约32844m2。本场地拟建建筑为3 栋46 层超高层住宅(编号为B2、B4、B5),1 栋带有两层裙房的46 层超高层住宅(编号为B3),1 栋44层超高层住宅(编号为B1),1 栋3 层配套公建(编号为P1),3 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13700m2,总平面图和立面图,如图1、图2 所示。其中B3 栋首层层高为5.2m,标准层及避难层层高为3.15m,天面层标高为147.1m,存在3 项不规则项,本文主要介绍B3 栋的结构超限设计情况。

2 结构设计

2.1 主要设计条件

结构设计的基准期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基本风压W0=0.50kN/m2(50 年一遇),承载力计算时按基本风压的1.1 倍采用。场地地面粗糙度C 类,体型系数双向按1.4,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将体系系数放大1.05。

2.2 主体结构设计

B3 塔楼的平面尺寸为37.5m×37.2m,呈十字形,见图3,采用剪力墙混凝土结构,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上部结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塔楼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持力层为微风化灰岩。上部结构剪力墙主要墙厚为200~450,竖向构件混凝土等级从C60~C30 逐渐变化。

2.3 超限情况

根据国家《超限审查技术要点》[1]的规定,对所涉及的结构超限和不规则性做逐条检查,超限情况如表1 所示。本塔楼属于超A 级高度,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和楼板不连续三项不规则。

表1 超限判别

2.4 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高规》[2]的3.11 节明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本塔楼采用C 级抗震性能目标设计,各类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具体见表2。

表2 各构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3 主要分析结果

3.1 整体计算指标

考虑平面呈十字型,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本塔楼按X、Y 方向及±45°、±135°方向进行包络计算设计。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指标为X、Y 两个方向控制。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整体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综上分析,在多遇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

⑴本工程整体计算分析采用了YJK 和SATWE 两个软件,各项指标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说明结构分析模型准确。

⑵结构的各项控制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计算结果均满足现行国家(广东省[3])规范及规程的要求,表明结构具有合适的刚度和承载力,结构体系选择合适。

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项设计控制指标均满足性能水准1 的抗震性能目标。

3.2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分析

根据性能目标的要求,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对结构各构件进行验算,采用YJK 对结构进行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计算[4],计算简要结果见表4。

表4 中震计算简要结果

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经逐层复核,剪力墙及框架柱的剪压比均满足要求,且均未出现超筋情况,剪力墙及框架柱的承载力均满足抗弯不屈服和抗剪弹性的性能要求;连梁及框架梁的剪压比均满足要求,且均未出现抗剪超筋情况,满足抗剪不屈的性能要求。

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考虑双向水平地震,所有框架柱均未出现拉力,仅底部和顶层区域外侧局部较短墙肢出现拉力,且所有墙肢全截面的平均名义拉应力均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3.3 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

根据性能目标的要求,本项目采用SAUSAGE 软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分析来评估结构的变形性能、构件的塑性及损伤情况,发现结构的薄弱部位,并通过设计加强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

根据《高规》[2]的4.3.5 条要求,本工程选取1 组人工波和2 组天然波进行动力弹塑性计算,符合条件的地震波时程曲线图,如图4、图5 所示。

3.3.1 主要计算结果

经计算分析,可得到各地震波下的主要计算结果,如表5 所示,层间位移角曲线,如图6 所示。可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11 小于《高规》[2]所规定的限值1/120,大震下结构基底剪力约为小震(CQC)设计值的5.43~6.78 倍,表明该结构在大震下发生了一定的损伤,产生了刚度退化,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表5 主要计算结果

3.3.2 结构损伤情况

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部分连梁出现中度损伤以上,大部分楼层框架梁出现轻微~中度损伤,起到了耗能的作用;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洞口边缘和墙垛出现轻微~轻度损伤,非底部加强区的电梯筒南部位置剪力墙洞口边缘出现轻度~中度损伤,其它位置剪力墙局部出现轻度损伤,大部分剪力墙基本为轻微损伤或无损伤,边缘构件配筋未出现明显塑性应变;中下部楼层个别框架柱出现轻微~轻度损伤,顶部楼层框架出现轻微损伤,裙楼框架柱出现轻微~轻度损伤,其他框架柱基本无损伤,框架柱内钢筋均未屈服。

本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可满足预设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目标。

4 专项分析

4.1 楼板应力分析

该结构三层存在楼板不连续情况,楼板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面内变形,出现贯通裂缝,导致结构刚度的下降,因此对三层楼板进行应力分析,面内典型主应力如图7 所示。

中震作用下,除个别位置应力集中外,楼板拉应力小于楼板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大开洞周边楼板拉应力没有明显增大。根据应力分布情况,大开洞周边和电梯筒弱连接部的楼板加厚至150mm,并采用双层双向拉通板筋,配筋率取0.25%,对楼板应力较大的部位,考虑配置另加钢筋,控制楼板应力和裂缝发展。由此可见,楼板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实现力的传递,能满足中震不屈服的要求。

4.2 跃层柱分析

为满足建筑功能需要,塔楼二至三层的部分框架柱存在二层跨层情况,跃层柱缺乏楼层内梁板的侧向支撑,对跨层柱的实际计算长度进行分析。本项目采用Midas gen 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线性屈曲分析,本文列出受力较大的框架柱计算结果,第一阶屈曲模态见图8,该柱截面为0.7m×0.9m,柱高为6.3m,混凝土等级为C60,临界屈曲荷载Pcr=920876.8kN,经计算后,该柱的计算长度为4.05m,计算长度系数为0.643。该跃层柱的实际计算长度系数小于设计时取的长度系数(1.25),表明该跃层柱在设计荷载工况下不会发生局部屈曲,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可满足承载力及延性要求。

5 结论

该结构属于超限高层结构,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各部位构件设定抗震性能化目标,采用多种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弹塑性分析,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基本满足规范的有关要求,实现了预期的性能目标。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关键、重要构件和薄弱部位作了适当加强,对受力复杂的部位进行补充分析,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承载力和延性,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思想。

猜你喜欢

楼板计算结果剪力墙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分析及防治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趣味选路
扇面等式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几种思维方式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