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舞剧中的当代价值

2022-11-09尹琪谭建斌

剧影月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舞剧中华民族革命

■尹琪 谭建斌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崇高精神的历史传承,是中国人求真严谨、与时俱进的精神浓缩,也是党对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文化传统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核心的舞剧作品,负载了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发展史、革命文化的丰厚内容,是人民追忆、联想革命斗争发展史、故事和传播革命理念、革命精神的有效桥梁。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舞剧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由来久远,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形成了更为优秀的思想精神和更加深刻的主体内容,在共产党初期,就产生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止的战斗精神,立党为公、忠心为民的献身精神"为主体内容的红船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神精髓之源,为中国革命撒播革命燎原之火种的井冈山精神,拯救民族之危难的长征精神。支撑中国人争取抗战光辉得胜的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以及浩然革命正气的红岩精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昂首挺胸的强劲支柱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中华民族不可战胜之旗帜的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疫精神。

(一)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认为,爱国正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自己对自身祖国发展的一份最深切的思想感情。我国现在的独立与自由富强和数千年来我国广大民众强大的爱国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我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勇敢战斗,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官僚资本主义在我国的黑暗统治,成立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民族人民群众团结努力的一块大旗,是中华民族坚强的精神柱梁。爱祖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与富强而奋斗,是每一位人民的责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中心所在,爱国主义激励着中华民族经过万千年的继承奋进、砥砺发展。从个性和民族视角看,每一个人从小就要有着对国家的强烈感情,因为国家是世界第一位的,所以没有国家就没有家庭,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好和自身的快乐。舞剧《醒狮》以三元里的抗英战争为背景,描述了两个舞狮少年的自我觉醒和蜕变过程,是在一个大时代风云变幻中精神觉醒、勇敢反抗的故事,以狮喻人、喻民族、喻国家,将自己的生死荣辱放在国家之后。他们忠诚、执着、纯朴,不计个人利弊,舍小家顾大家,有功成不必在我、事成必定有我的高贵奉献精神,他们与许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者、做惊天动地事的好典型,表现了一个人高贵的无我境地。舞剧《朱自清》,提炼出朱自清先生一生心理与情感起伏的路线,展现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还原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真实依恋。爱国奉献精神,是人世间最深刻、最恒久的人文情感。

(二)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服从人民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始终不离开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权益,为人民办实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满足不满足、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快乐不快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永恒。舞剧《天路》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暨青藏铁路修建通车十二周年的纪念而创,描述了三代不忘初衷、坚持筑路事业的感人事迹,靠着血肉之躯,一根一根、一点一点的铺陈出人民幸福生活的道路。舞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可以说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的根本行动准则,也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重要内容。舞剧《大凉山州的回响》围绕着大凉山腹地一座彝族村寨-山崖村为历史背景开展,唱响了一曲脱贫致富攻坚战的奋进颂歌,把生与死、爱与离、贫与富的冲突连接一起,唱响了一曲脱贫致富攻坚战的奋进颂歌,通过一个个家的爱憎和悲欢离合,把生死相守、爱与离、贫与富的冲突连接一起,展现了当地人民生存的艰苦历程和不懈努力的故事。从这个侧面,体现出党和国家在推进精准脱贫致富发展战略情况下彝族小山村中奋斗的历史,同样也折射出了普通的小老百姓在困难时期中所凸显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

(三)献身理想、一往无前的精神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也为了实现更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战斗、前仆后继,面对革命的失败,不气馁,不灰心,面对敌人,残杀不畏惧不退缩重整旗鼓继续奋斗。不少人都因此奉献了自己的珍贵生命,而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连姓名都不会留下,根据相关部门数据,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今,共有几百万英烈都奉献了自己生命,但真正记录在册的革命英烈却只有一百六十余万人,革命先辈们用血染红了五星红旗。革命诗“砍头不用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就是革命英雄战士夏明翰,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生动写照。《永不消逝的电波》《刘胡兰》《红梅赞》《努力餐》《醒狮》《秀水泱泱》等,这些舞剧都再现了革命英雄献身理想、一往无前的精神。一九四八年12 月30 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员李白镇静地发了最后一个电报时,被突然冲进来的国民党特工们捉住,一九四九年5 月7 日,李白牺牲,距上海解放只有20 天。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就遭到了国民政府和地主武力逮捕,而面临着敌军的恐吓,刘胡兰仍然坚挺着胸口,用稚嫩而坚韧的话语回应:怕死不当共产党!这又是多么铿锵强力的回应,这又是何等热血沸腾的反应,而当被送到铡刀台之前,亲眼见到匪军一连铡了好几个人,而刘胡兰却仍然面不改色,怒问道:我咋个死法啊?在匪军喝道一个样后,她就坦然地卧在刀椅上。江竹钧,"江姐"的原型,对于特工所施以的严刑拷打,连昏死三次的江竹筠一字都没有透漏,从而保障了共产党免遭更大的损害,给渣滓洞的同胞们带去了极大的鼓励。这些舞剧作品都表现了在斗争面前,革命英雄所奉献的不仅是生命,而且在民族情感、家庭、个性情感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类舞剧和中国其他题材舞剧不同的是很少为大团圆结尾,往往以英雄的牺牲而结尾,带有很大的悲壮意义,但同时这种牺牲却给中国带去了闪闪的光明,这种献身理想、一往无前的精神是革命传统精神的内在本质,是革命力量的源泉。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舞剧中的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崇高精神的历史传承,是中国人求真严谨、与时俱进的精神浓缩,也是党对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文化传统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核心的舞剧作品,负载了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发展史、革命文化的丰厚内容,是人民追忆、联想革命斗争发展史、故事和传播革命理念、革命精神的有效桥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特征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弘扬主流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舞剧的主导价值观和思想取向是舞剧创作的主要责任和价值所在。中国舞剧创作始终参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建设,提倡将爱国主义主题、理想信仰与大众喜爱的表达形式相结合,主流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在主导思想话语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能力,又需要强大的精神。没有很高的文化发展自信心,也没有对文化的振兴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我们的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阴暗状态,我国人民也经过了战乱频发、山川残破、民不聊生的巨大痛苦,也由于人民长期被欺压,不少人中华民族自尊心严重缺失,以至产生了"完全西化论"的极端论调,毛泽东就曾经讲过,一些人当奴做久了,觉得事事都没有人家好,甚至在洋人前面也伸不直腰,就象《法门寺》里的贾桂那样,人家要他坐下,他就说站习惯了,也不坐下。舞剧发展也曾经历过追求外国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让我国人民群众真正地站出来了,自改革开放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进入新时期至今,我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创造了值得关注的巨大成果,我国人民群众由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上的被动转变为完全自主,极大的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荣誉感,现在人们勇于讲述我国革命故事,勇于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髓,大批的我国舞剧到了海外表演,一些包含着中华民族革命奋斗时期精髓的舞蹈作品展示了通过人民革命斗争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光辉事迹,如《红梅赞》便是共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抗击白色恐怖斗争的代表作,通过我国舞剧表演具有感染力的文艺形式自然调动了观众对"感同身受"的高尚情感,更能使他们形成了对共产党、中华民族无比的骄傲与信心,从而能够以同等的情感面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成就。

(二)形成"舞剧育人"的德育方法

新时代舞剧艺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国越来越将政治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作为舞剧创作的重要指标,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诞生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同时又兼具道德教育功能的舞剧,如《努力餐》,从宏观层面上来看,"舞剧育人"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具有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舞蹈经过了对社会不同视角下的表现与挖掘,可以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积极地带动影响,同时也对每个观众都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强制的、有组织的,而是自觉地、自主的使社会成员自发进行"观剧"这项活动,在观剧过程中被熏陶和感染,并在观剧后形成一定的主观意识判断,从蕴含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舞剧中汲取丰富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培养公民道德意识的教育方式就可以称之为"舞剧育人"的方法。微观层面上来看,"舞剧育人"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大中小学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革命英烈、革命事件等创作的舞剧作品应该更多地进入学校,进入学生们的视野,而这类舞剧也无疑成为主旋律舞剧的主要表现题材之一。目前在广大学校课堂中,包括小学的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政治课、大学的公共政治必修课的教师都能够在原有的教材讲解和ppt 展示中,有意识地加入这类舞剧的相关片段,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可,对学校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校园里我们也经会发现一些校园院线以及文化活动中都有加入红色舞剧的成分,此类舞剧不仅是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更是将其教育的影响面扩大到了学生们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中。这使得舞剧德育功能的发挥更加全面,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形成无意识、积极的沉浸式体会,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校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强产业愉悦人

2018年出产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火爆出圈,热度持续,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掀起了现象级的舞剧热潮,这样的爆款也引发了业内外的讨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时,社会文化精神运动娱乐的消费需求量也将产生爆发式增加,我国统计部门数据表明,二零一九年我国的平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我国完成了新的跨越,随着我国群众平均净收入和生活物质水平的日益增加,我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也将日益丰富,要适应我国人民多元化、高质量的精神追求,还得发展社会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下,不少社会文化精神产品都要借助社会主义市场来体现价值观,为何《永不消逝的电波》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出圈现象,场场爆满,很多观众甚至愿意多次购票反复观看,因为它鼓舞人,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穿越时空,给人力量和启迪,即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新时代中国要做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最根本的就是推出更多能"中国舞蹈+中国故事+主旋律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反映伟大时代的精神之美。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系列论述已在社会各界中被普遍接受和实践,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艺阵线不断开拓、践行,走过了一条以中国共产党精神为导向、遵循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中国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路线,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舞剧创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在党的文艺政策支持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下中国舞剧作品正在不停进行现代化转型,舞剧作品不再以外来的芭蕾为主要表现形式,古典舞、现代舞甚至国标舞都登上舞剧舞台。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当下的舞台辅助手段更加科技化、多元化。

猜你喜欢

舞剧中华民族革命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季札挂剑
中国的出行革命
冯双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