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路径探究

2022-11-09邓仁毅宋岳礼

大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外研社立德竞赛

邓仁毅,宋岳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第七部分围绕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主题展开。谈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师资方面,报告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蓬勃发展的各类学科竞赛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良好的驱动力,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高校通过各类学科竞赛打开的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也初见成效,并值得在这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和理论总结。

一、学科竞赛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学科竞赛发展及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一路走来,我国高校学科竞赛从萌芽到初兴再到全面发展,已然来到了内涵式深化发展的阶段。在CNKI 中检索“学科竞赛”和“大学”两个关键词,可以从搜索结果中发现,2003—2021年间相关研究的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每年的研究在100 篇以上。从各类大学学科竞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的实践机会看来,这个研究数量对于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来说还远远不够。

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清单中有41 项竞赛,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竞赛外,还有专业特色更明显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地质技能竞赛等。

丰富的学科竞赛给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为有着不同特长和兴趣的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机会,也为大学里的专业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们探索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途径或模式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

(二)大学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

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改革模式在我国多所大学都有探索,以各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大学人才培养路径普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已有的与学科竞赛相关的研究中,太原工学院的宋云等提出了以“学—赛—创”的育人模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其内涵在于以学生发展为学习的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比赛的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该研究倡导要有政策、制度、机制、平台以及经费等支持以构建支撑体系,然而在该研究中我们遗憾地没有找到具体的执行方案。

赵春鱼等提出发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适当增加创意类竞赛项目供给、探索竞赛项目分层评价改革等优化结构的建议和加强竞赛内涵式建设,强化育人功能;加强竞赛规范性,引导健康发展。

在宁波大学依托政府产业学科优势开展多层次、模块化、研究性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赛学结合”的环节提高了大学生的文献查阅并综述、论文写作等理论水平以及分析设计、制造调试等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与创新创业等精神。柏连阳等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于学科竞赛,从人才培养方案、指导队伍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健全,到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包含了顶层设计、平台载体和机制保障。其中构成平台载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明确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学校还制定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虽然该研究并未细致阐述各项激励、评价机制的具体细则,笔者基于对全文的阅读,推断在其顶层设计与机制保障中必然也含有与大学生学科竞赛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闭环。李苏北的研究中分享了徐州工程学院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对“大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课程从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大学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方面尚待完善之处

尽管学科竞赛为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但其在立德树人方面巨大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很多方法、路径、举措等都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杨志东以武汉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对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意识、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等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许多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高校各部门未来在依托学科竞赛进行人才培养时,通过完善教育教学体制的来解决。

赵春鱼等的研究数据中揭示了西部地区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存在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985”“211”和“双一流”重点高校优势明显。西部地区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西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通过学科竞赛来开阔视野,打开局面,这也正是学科竞赛给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的又一个育人机会。40所农林院校在不同专业类型高校学科竞赛得分中均值仅次于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这说明农林院校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是有值得其他专业类型高校学习和借鉴之处的。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启动的“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中,对学科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成效从获奖贡献、组织贡献和研究贡献三个维度构建了评估模型。遗憾的是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学科竞赛的影响力似乎不是很大。

根据陆国栋等的研究,于2010年纳入教育部资助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在研究中呈现的是“未找到公开数据”,在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竞赛数量不多和其它国际要素,才增加了“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作为全国高校公选课专业之一,大学生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英语学科因缺少相应的学科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难以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进行评比和认定,无疑缺少了对大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学习英语学科的引导,也不利于“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喜的是,外研社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竞赛组织方面一直与时俱进,业已逐步从单一的演讲比赛发展为“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全方位、内涵式的立德树人培养模式。当然,英语学科竞赛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潜力依然有待进一步开发。

笔者赞同赵春鱼等提出的引导重点高校参与世界级高质量竞赛的建议。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要成为领军人、领导者,还需要更多地参与到该学科广泛的活动中去。到目前为止,英语在众多国际交流中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拔尖高校、拔尖人才提供了跨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甚至举办世界级高质量竞赛的机会,让中国声音在世界高校的学科竞赛舞台中被听到,让参赛者都可以在英语学科竞赛的发展中得到促进。

二、以英语学科竞赛为驱动的立德树人路径

英语学科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有着各类英语学科竞赛,广泛涉及各专业、各年级的大学生。以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本文中简称英语学科竞赛)为例,该学科竞赛设有专门的网站、报名通道、比赛章程、组织机构,奖项数据公开透明。

学科竞赛对于参赛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不论是从自身找不足求提高,还是通过对比优秀的选手和学校找差距进行学习和追赶,都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外研社杯”英语学科系列竞赛对于发展大学生大胆想象、敢为人先的实践创新能力的贡献不容小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以来对该项学科竞赛给予密切的关注,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办法,以创新立德树人路径。

(一)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高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第七章高等教育中第十九条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

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高考英语在120 分以上的学生比比皆是。有不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省级重点高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

毫无疑问,大学里有一些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较同辈更为出众的天赋,在英语学科竞赛的领域,这样的学生有更好的语言基础和天赋,有的在中学时期就有参加竞赛和学科小组的经验,比如模拟联合国、中学生英语竞赛等。而偏远的西部小镇不能给学生提供大城市里的文化氛围,那么如何为这类人才持续提供下一阶段的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的具体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英语学科竞赛为抓手,为学生创造外语学习的校园环境,也为西部小镇的学生与全国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有益交流架设桥梁。

从2002年开始,学校语言文化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外研社·国才杯”挑战赛,“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等等。经过教师课上、课下根据各个学生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学校每年均有学生在各类英语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奖项。

通过学科竞赛,学生除了在学科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外,对学科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该校有学生将学科竞赛相关的内容作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研究。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被纳入保研资格等的加分项。在学业整体水平达到一定要求的基础上,这一类学生自然会在该学科继续深造。

(二)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打开立德树人的全局

《纲要》明确指出,需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不是一位明星老师的事,也不是一个学院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的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工程。

每年组织校级比赛的工作离不开学校、院系团委、辅导员、指导老师、评委老师、学生干部等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每年赛事的组织非常具有仪式感,前期由学生会、任课老师等在校园和授课班级里宣传,后期在校园网站上进行报道,一方面为突出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有序的学习氛围。

每年能代表学校参加团中央、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外研社联合举办的全国性的比赛的学生每个学校只有两个名额,但学校英语辩论队的教练和所有队员都会在课余训练的时间将英语口语练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在队内进行深入的交流,教练会带领队员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辩论队的成员也会邀请英语辩论队以外的其他学生观摩。在校级比赛期间,辩论队的学生也会承担起比赛相关的赛前培训工作。在广泛的交流和学习中,同伴的友谊、彼此的帮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三)与时俱进,调整培养大纲,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第三十二条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新时代的大学生有新时代的风貌,有勇于创新的想法、敢于创新的行动力,但受限于经验,缺乏创新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校在每一轮培养大纲的制订过程中都对上一轮的大纲进行了严格审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立德树人的培养方案。

在学科竞赛的萌芽阶段,学校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从中成长、获益。在看到学科竞赛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成效后,学校果断将与学科竞赛相关的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课程以实验课的形式编入2014 版的专业人才培养大纲,在课程体系中为更多的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供更多适宜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量的实验课确实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但是因为理论指导的时间尚有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上练习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于是,在2019 版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将英语演讲和辩论课进行合并,并细化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设置。

除了英语专业的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课程的不断改革,大学英语的改革也在不断为学科竞赛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学科素质基础。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的大学英语“6+3”教学改革,根据需要充分吸收和借鉴该校2015年以来大学英语“9+3”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确定了英汉翻译、大学思辨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与演讲、英汉口译、资刊阅读、英语应用文写作等6 门语言类课程,西方文明史、英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况等5 门文化类课程,考研英语、国才英语、雅思英语、学术英语阅读等4 门扩展类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养分。

学校针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进行的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翻转式课程建设,将以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举办的中国大学生5 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的形式合理设计到课程中,在课程中锻炼、提高了博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水平以及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的能力和信心。

(四)适应竞赛赛制,深挖学科内涵,拓宽人才国际视野

《纲要》第十五章管理体制改革中第五十条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说英语的国家及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英语辩论赛为例,国内外研社组织的英语辩论赛就有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丝路杯英语辩论赛等,其他的还有英语辩论公开赛,这次比赛大多都会邀请到具有国际背景的学生和裁判参与到其中。

英语辩论赛的形式也经历了从美国议会制到英国议会制辩论形式的转变。英国议会制辩论形式相较于美国议会制辩论形式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感,循环赛制能在更公平的环境下锻炼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此外,辩题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围绕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平权、税收等话题展开。

以英语辩论赛为例,要在该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选手需要在赛前有大量知识储备和批判性地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比赛经验等。赛后评委老师的点评有肯定、有指正、有建议,都促使着辩手在赛后进一步去阅读、去探索、去成长。每一方面的积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断升华。

(五)培养优秀师资,建设教学团队,保障参赛水平

《纲要》第十七章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中,第五十一条强调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第五十三条要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

学生获奖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每一次指导学生的过程,都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教师就像铁打的营盘,一届一届的学生就像流水的兵。在入校招聘时,学校就严格把关,筛选优秀人才。尽管指导老师在学生时期,因为培养方案等原因,可能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与英语竞赛紧密相关的课程的训练,然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坚定的立德树人目标,让教师在一年一年的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业务也越来越精通。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专业教师过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从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每年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出国访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每年都有教师斩获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各类各等级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获得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在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该校英语类获奖2 项。

三、结语

学科竞赛是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的一方沃土,与其相关的研究尚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如规范种类繁多的学科竞赛、完善对指导老师工作的管理和认定等。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英语学科竞赛为驱动,结合多年的新时代立德树人路径探究的经验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与学科竞赛相关的研究能以论文的形式与高等教育工作者分享,促进交流,更好地实现高校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为拔尖高校、拔尖人才跨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乃至在我国举办有影响力的世界级高质量竞赛创造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世界高校的竞技台发出洪亮的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外研社立德竞赛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从奇迹到旗帜,外研社的特色发展之路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外研社:“丝路国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