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风电项目区典型植被恢复技术模式

2022-11-08徐风蕾胡文杰邓宗银文士发朱淳龙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黑麦草覆土整地

徐风蕾 潘 磊 胡文杰 邓宗银 文士发 朱淳龙

(1.宜昌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宜昌 443005;2.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汉 430075;3.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神农架 442421;4.红安县天台山林场 黄冈 438400;5.秭归县林业局 宜昌 443600;6.下堡坪林业管理站 宜昌 443600)

近年来,为扩大清洁能源有效供给,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宜昌市充分利用本地风能资源,根据实际情况新建了一批风电场,如夷陵百里荒风电场、秭归云台荒风电场、远安茅坪风电场、湖北五峰(南岭、牛庄、北风垭)风电场、当阳景山风电场等,为区域经济建设以及“双碳”目标实现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风电建设项目属于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噪声污染、大气固废污染、土层破坏和动植物资源生境扰动等,尤其是林地被占用、植被群落受到破坏等问题更是对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的不良影响[1-3],造成了植被退化严重、裸地增多的情况。因此,开展风电建设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根据不同风电场建设运营中的现状特点,在现有的植被恢复成功实例基础上,提出植被恢复具体措施,以期为风电场的植被恢复有关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1 典型植被恢复模式

1.1 硬石染绿型

该类型靠近山体一侧,坡度陡峭,且由岩石构成。该类型复绿应以植藤本植物为主(图1、2)。

图1 植物配置图

图2 葛藤栽植剖面图、平面图

修复范围:风电主线路、支路纯岩石上边坡。树种配置:葛藤。种植点配置:行带式配置。种植方式:列植,以扦插方式进行。种植时间:3~4月。种植密度及深度:栽植密度为20 000株·hm-2,深度约10 cm。

适种条件:葛藤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生于阳光充足的阳坡。常生长在草坡灌丛、疏林地及林缘等处,喜攀附于灌木或树上,山坡、荒谷、砾石地、石缝均可生长,尤以湿润和排水通畅的土壤为宜。

整地方式:葛藤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打碎土块,耙细耙匀,整平开槽,畦间开沟0.3 m×0.1 m。

覆土:山体下方(即路面)靠近排水沟处覆浅层土,对0.3 m×0.1 m的槽沟进行覆土,厚度10 cm,槽沟覆土后与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管护措施:葛藤管理粗放,在插条定植初期浇水2次后,即可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藤蔓苗向坡面轻挪,使其能下垂或向上攀缘生长,覆盖坡面。

施工要求:该类型地形陡峭,施工难度大,施工时应避免破坏山体上方土质层和现有植被,预防高处落石和山体边缘因土壤松弛而有倒塌风险的林木。

1.2 陡坡修复型

该类型地势陡峭,地质表层以岩石为主,带少量土壤,施工风险大,复绿难度高,植被存活率低,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该类型植被恢复应用生态袋[5]种植易生乔木,喷播草籽即可(图3)。

图3 植物配置图

修复范围:风电主线路、支线两侧陡坡地带。树种配置:刺槐+黑麦草。种植点配置:“品”字形配置。种植方式:片植。种植时间:3~4月或9~10月。株行距3 m×4 m,种植密度840 株·hm-2。

适种条件:刺槐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适生于丘陵山区阳坡、半阳坡中下部、谷地以及具有壤质间层的河漫滩等地,也适生于排水良好的粉砂地、细砂地以及土层深厚的石灰岩和页岩山地。黑麦草适生于冬暖夏凉的地区。

生态袋种植流程:①测量放线——按照路基断面放出填方边坡的上下口线和生态护坡的底板边线。②边坡平整、整型——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修坡,用机械对超出坡度外的土方进行清理,对局部凸出石块棱角用人工剔打平整,对局部凹陷部分用人工进行夯填密实处理。③C20砼底板施工——按照生态墙设计,放出底板的位置和高程,人工配合机械挖掘成型,验槽后立模浇筑C20砼。④平土层施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找平土层,分层夯实填密生态袋安砌,熟土入袋,边装边垒,生态连接板,同层生态袋间用联结扣连结,上下层生态袋用连接扣结构固定,加筋格栅和连接扣结构架按控制桩拉线固定,每层生态袋设4%排水外坡,生态袋外坡按坡比控制。种植土填塞时应用人工填塞,填塞时孔内应饱满。

管护措施:刺槐栽植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注意松土除草、适时适量浇水施肥、除蘖抹芽、修枝去梢、雨季及时排涝等。

施工要求:栽前将生态袋中心点剪破,洞口大于树苗地径,将树苗栽植其中,栽后夯实洞口土壤。草种喷播前1~2 d,预先将草籽浸水,喷播前加入一定比例的纸浆让其粘附于地面。

1.3 块状铺设型

该类型地势较缓,带有一定厚度的土壤,或少量砂石,且施工难度较小,拥有良好的造林环境,适宜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植被群(图4、5)。

图4 植物配置图

图5 盐肤木、高山杜鹃栽植剖面图和平面图

修复范围:风电主线路、支线两侧缓坡。树种配置:盐肤木+高山杜鹃+黑麦草。种植点配置:“品”字形配置。种植方式:片植。整地方式及规格:穴状整地,整地规格0.5 m×0.5 m×0.4 m。覆土:平均覆土50 cm。种植时间:盐肤木3~4月或9~10月栽植,高山杜鹃5~6月栽植。

适种条件:盐肤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及干旱瘠薄的土壤均能生长。高山杜鹃喜半遮阳状态,不耐强光直射,抗寒能力强,喜湿润,但不耐涝,喜酸性土壤。黑麦草适种条件同上。

种植密度及深度:盐肤木树苗为裸根苗,栽植深度宜在20~25 cm,栽植前应施足基肥。高山杜鹃采用扦插方法种植,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插穗基部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初植株行距3 m×4 m,种植密度1 665 株·hm-2。高山杜鹃花与盐肤木间隔种植。

管护措施:定植苗在管理过程中,早春可浇1次解冻水,降水丰沛期可不浇水,靠自然降水生长。水量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导致秋季发芽,不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施工要求:按照一般造林技术规程操作实行。

1.4 条状绿化型

该类型多在道路两旁或紧邻边坡,边坡坡面为碎石,或带有部分土壤。复绿难度较小,种植宜为乔、草结合,做到应绿尽绿的同时,以整齐的绿色带改善视觉效果[4](图6、7)。

图6 植物配置图

图7 天师栗栽植剖面图、平面图

修复范围:风电主线路、支线两侧及小面积缓坡。树种配置:天师栗(七叶树)+黑麦草。种植点配置:行带式配置。种植方式:列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整地规格0.5 m×0.5 m×0.4 m。覆土:施工时将路面整平,覆土10 cm,根据挖窝的大小进行填土(一般为0.5 m×0.5 m×0.4 m)。

适种条件:天师栗造林要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地。黑麦草适种条件同上。

种植时间:天师栗栽植时间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以春季3月树木发芽前最好。黑麦草以3~4月下旬或9~10月为宜。种植密度及深度:种植密度为2 500株·hm-2,栽植深度20~25 cm。

管护措施:苗木栽好后24 h内必须浇水,第1次水必须浇透,以后视土壤墒情确定浇水次数,但必须保证土壤湿润,直至确定树苗已成活。后期在原树坑的外缘培起10~15 cm高的圆形土堰,用于蓄水,将土堰踩实,以防漏水。

施工要求:按照一般造林技术规程操作实行。

1.5 重点恢复型

该类型地势严峻,坡度极陡,海拔较高,一般复绿面积较大。因现场施工难度过大,危险性高,不宜种植过多植被,以藤本植物为主,地形稍缓或平台处种植少量盐肤木(图8、9、10)。

图8 植物配置图

图9 盐肤木栽植剖面图

图10 葛藤、盐肤木栽植平面图

修复范围:风机平台打压造成的岩石陡坡。树种配置:盐肤木+葛藤。种植点配置:群状配置。种植方式:孤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整地规格0.5 m×0.5 m×0.4 m。葛藤种植需整平开槽,槽宽0.3 m、深度0.1 m。覆土:坡面覆土10 cm,坡上塔基部分、种植盐肤木部分覆土50 cm。种植时间:盐肤木3~4月或9~10月种植,葛藤3~4月扦插。

适种条件:盐肤木、葛藤的适种条件同上。

种植密度及深度:株行距2 m×3 m,种植密度1 665 株·hm-2(根据生产条件优劣可适当增减栽培种植密度)。盐肤木树苗为裸根苗,栽植深度宜在15 cm,葛藤种植深度10 cm,每间隔0.5 m栽植1株。

管护措施:盐肤木种植时,需回填土壤做成高于地面15 cm高的矮墩,将株苗茎节处的生长点露出土面,两茎节必须一节在土内,一节在土外,栽后将土壤压紧、压实,浇足定根水。

施工要求:按照一般造林技术规程操作实行。

1.6 固点造林型

该类型适用地为塔基所在点,海拔较高,地势平坦,适宜覆厚土,风机下植被高度不宜过高,以常绿灌木和草本为主(图11、12)。

图11 植物配置图

图12 青枫栽植剖面图、平面图

修复范围:风电塔基平台。树种配置:青枫+黑麦草。种植点配置:“品”字形配置。种植方式:片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规格为0.5 m×0.5 m×0.4 m。覆土:机位下全面覆土50 cm,检修道路无需覆土。种植时间:3~4月或9~10月种植。栽植密度及深度:初植株行距3 m×4 m,种植密度840株·hm-2。栽植深度应以新土下沉后,树木基部原来的土印与地平面持平,或稍低于地平面3~5 cm。

适种条件:青枫是弱阳性树种,受太阳西晒时生长不良。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较耐旱,不耐水涝,适生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黑麦草适种条件同上。

管护措施:少浇勤浇,不宜浇水过多。可酌情浇水,以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

施工要求:塔基平台应围绕塔基预留一定宽度的检修道路,便于检修车辆通行,一般为3.5~4 m。

1.7 补植补造型

该类型已进行植被恢复,但因气候、人为等因素造成了成活率较低,需进行补植(图13、14)。

图13 植物配置图

图14 天师栗栽植剖面图

种植时间:栽植时间在树木休眠期,即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以春季3月树木发芽前为宜。

适种条件:天师栗适种条件同上。

种植密度及深度:种植密度为2 500株·hm-2,栽植深度约20~25 cm。

管护措施:苗木栽好后在原树坑的外缘培起10~15 cm高的圆形土堰,用于蓄水,将土堰踩实,以防漏水。栽好后24 h内浇第一遍水,且必须浇透,再视土壤墒情确定浇水次数。

施工要求:按照一般造林技术规程操作实行。

1.8 景观名片型

该类型以打造彩色景观为主,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乡镇名片,突出特色风景线,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图15、16)。

图15 植物配置图

图16 银杏栽植剖面图

修复范围:重要交通线路节点。树种配置:银杏+紫荆+波斯菊。种植点配置:“品”字形配置。种植方式:片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种植点可因地制宜摆列造型。覆土:场地全面覆厚土20 cm,紫荆种植地加盖30 cm土壤,银杏种植只需坑内覆土。

适种条件:银杏属强阳性树种,不耐水涝,适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地区。紫荆适应性很强,喜阳光,耐寒暑,耐干旱,但怕积水,因此紫荆常选择在地势开阔,排水良好之处。波斯菊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气温适中,排水良好的壤土即可。

临泽县是农业大县,当地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由于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模式;政府部门要发挥主管作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农业环境治理工作。同时,政府还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生产理念,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做到农业生产法制化、安全化管理。

选苗:景观树种造林对苗木要求相对较高,选择时应掌握以下几点:①选苗时检查树体,看是否有病虫害,如果有则不选用;②选择树形好、主干通直的苗木,主枝及侧枝分布均匀,无偏冠现象,顶梢保持完好;③检查树体是否有皮伤,如有皮伤或劈裂,会影响苗木营养与水分,不利于苗木成活。

种植时间:银杏春季、秋季均可种植;紫荆在落叶后的11~12月或翌年2~4月发芽前移栽,波斯菊3~4月或9月播种。种植密度及深度:银杏种植株行距2 500株·hm-1;紫荆用作造型,约2 000~2 500株·hm-1;波斯菊45~75 kg·hm-2。

管护措施:银杏种植后应立即浇透水,后期视天气情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入秋后控制浇水,防止秋季发芽;紫荆种植后应立即浇头水,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波斯菊少施肥浇水,过多的肥水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而产生倒伏,并且开花稀少。

施工要求:银杏树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种植方法,栽正扶直,使其根系舒展。在种植的过程中,先将表土回填,后将心土堆填于植株周围形成小丘。在填土后,要将银杏树苗轻轻上拉,保证银杏根系顺畅,之后踏实植株周围土壤,并浇定根水。

注意事项:节点景观是以打造地域特色为目的,吸引外来游客,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因此,该类型可根据场地大小,建设小面积生态停车位、宣传牌、风电模型、休息亭等,实现游客玩乐、居民生活、生态景观的有效合一。

1.9 取土造林型

该类型为取土场,取土场选址应当选取土壤条件良好、运输便利、便于施工的片状造林地(图17、18)。

图17 植物配置图

图18 马褂木栽植剖面图、平面

修复范围:风电植被恢复取土场、临时弃渣场等。树种配置:马褂木+黑麦草。种植点配置:“品”字形配置。适种条件:种植马褂木时要选择土壤湿润、土质疏松的林地,选择山坡中下部土壤湿润的地方造林。黑麦草适种条件同上。种植方式:片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整地规格0.5 m×0.5 m×0.4 m。覆土:坑底覆土50 cm,栽植时把地表熟土回填到穴内底部。种植时间:3~4月或9~10月种植。种植密度及深度:初植株行距2 m×3 m,种植密度1 665株·hm-2。

管护措施:根据季节的变化控制浇水量,在干旱季节增加浇水的次数与用量,保障苗木不受干旱的影响。

施工要求:栽植不窝根,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不留空穴,深度适中,将马褂木苗木垂直放入树穴之中,并在种植后覆土压实,以防苗木翻倒。

1.10 点缀复绿型

分支箱是风电建设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作用一是有助于解决风电接入对大电网的安全问题;二是分散式风电利于消纳,避免“弃风”问题;三是解决输送产生的能源损耗问题。此地块一般位于交通条件良好的道路两旁,适宜种植乔木,但树木与其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图19)。

图19 云杉栽植平面图、剖面图

修复范围:风电主线路旁分支箱周边。树种配置:云杉。种植点配置:自然配置。适种条件:云杉耐荫能力较强,抗旱性强,多种植于年平均4~12 ℃,年降水量400~900 mm,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种植方式:孤植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沿分支箱外侧挖窝。

覆土:就地取材,采用砂质土和现有土壤的混合物均匀覆土50 cm,确保土壤的松软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种植时间:3~4月或9~10月移植。种植密度及深度:栽植围绕分支箱进行,平均每个分支箱周边种植4株云杉。

管护措施:云杉属于大规格苗木,但根系并不十分发达,栽植结束后,可采取支柱固定的方式进行树木支撑,防止大风将云杉吹倒,影响成活率。适当浇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酌情补水。

施工要求:栽植最好选择阴天或雨后,避免在高温时间段进行栽植,一般在上午,栽植时,将先挖好的坑穴四周垫上少量土,把植株放在穴中间位置,深度一般保持根系土球离地面10~15 cm,放好植株后埋上穴土踩实,使土壤充分接触根系。

2 适用范围

以上植被恢复技术措施均以宜昌市部分山区风电项目的植被恢复实例为基础,提出的各项技术措施适用于鄂西南范围。具体适用条件见下表1。

表1 适用立地条件参数表

3 结语

植被恢复作业设计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各林业工程作业设计都要将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技术措施、建设资金落实到工程具体实施上。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是综合立地条件、地方经济、相关政策等因素后的典型设计,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意味着植被恢复方式存在一定的多样性,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猜你喜欢

黑麦草覆土整地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黑麦草的种植、青贮及应用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百病傻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