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字时代的“古风”大众文化看古典美学传承*

2022-11-08朱亮湖南女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古风大众文化古典

朱亮(湖南女子学院)

一、“古风”大众文化及古典美学的关系

“大众文化就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这是陆扬教授基于伯明翰研究中心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对“popular culture”的解释,并对“大众文化”概念的进一步的概括。在数字时代,大众文化的拓张更加势不可挡。尤其是数字传媒有着巨大的统筹力,如抖音、微博、微信、bilibili 等可以迅速与各种类型的大众文化领域融合,大众文化的传播力极大的拓展,可瞬间将信息传播到百万、千万甚至更广。传统艺术传播的数字化空间也迅速拓展:如各种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活动的兴起,让艺术品的欣赏变得更为快捷的同时,加速了传统艺术的大众化进程,也为各种新艺术形式迸发、交流、推广提供了有效途径。大众文化具有技术性、商业性、模式化、机械复制的特点,而在数字时代的当下,“数字性”似乎可以成为其最新的时代特点。

数字时代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回望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艺术与大众文化相生性的存在,艺术是大众文化的讨论的重要载体。如西方20 世纪50 年代的“波普艺术”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其次,讨论数字时代的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关系,我们的视域锁定在其与传统美学思想及古典文化艺术的关系。本质上是大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关系。

在数字时代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关系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字时代的古典艺术的“大众化”进程,当然也不乏古典美学思想的境界表达。其中,文艺作品中的“复古风”创作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统筹的领域,如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动漫等。这一股“复古风”潮流正是数字化时代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的碰撞所掀起的,网络上称之为“古风”或者“中国风”。“古风”虽然并非算一个比较严谨的学术概念,但是这种“复古风”的倾向是切实发生着的社会现象,并且其相关的大众艺术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类型体系。“古风”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的迅速融合势必会对古典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和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古典美学在数字化的大众艺术中必然呈现更为多样的传承面貌。

二、古典美学在数字“古风”大众文化中传承变化

(一)传承群体转化——大众化进程中的古典美学衍化

随着社会结构和教育体系的变化,古典美学传承的群体在转移和拓展,传承的机构、群体也在重新调整。如清代及以前,古典美学的传承机构是以官僚机构为主,传承群体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近代及之后古典美学的原始传承体系空间就已经被打破了。制度的变化使得士大夫阶层开始瓦解。此外,西学渐进的影响,造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群体转开始向大学等新型教育机构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古典美学的研究空间基本转到了以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书画院、表演剧团、各类艺术机构等。古典美学传承空间的重构,基于新的传承体系,使得传承群体转化为相关机构的学者、艺术家、学生等。传统的古典艺术的功用也相映发生了转化,如书法、绘画、古典音乐、古典舞等艺术类型的专业性进一步加强,实用功能被进一步弱化,艺术功能变得更加纯粹了。这种功用的变化为古典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做了很好的铺垫。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教育被进一步重视,曾一度掀起了“国学热”现象。在汤一介先生的访谈文章《文化历程的反思与展望》中,曾讨论过20 世纪90 年代“国学热”现象的成因。

其一,在20 世纪90 年代对20 世纪80 年代的文化反思中,更加认识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其二,1989 年后政府较多提倡传统文化。另外,当时古典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有力的呼吁。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带动了“国学热”现象,也极大地推动了古典艺术的大众化进程。

当下,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全面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基于这样的背景,大众对古典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古典艺术中民间发展也极为迅速,很多民间机构、文化企业、文化团体也开始成为重要的传承媒介和载体。当我们走到商场中,会看到很多孩童在学习或者表演写书法、弹古筝、吹古笛等,实际上这正是古典美学传承的大众化现象,大众越来越成为古典美学的传承主体。这对古典美学的传承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古典美学的大众化并没有止步于此,其与大众文化碰撞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进一步的拓展。

(二)传承领域重构——数字化“古风”大众文化新视域

当前的“古风”文化艺术正在爆发式的扩张,尤其在数字化的移动互联时代,当我们打开当下主流的视频、动漫、文学、音乐等领域的APP 软件,其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古风”的专门分区。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古典美学的原生传承空间在数字化的推动下,正在进行着重构。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国艺术形态如:书法、绘画、诗词等直接相关艺术领域中,而是迅速与大众文化领域融合,如动漫、电影、流行音乐、网络文学等。各类大众艺术也积极地融合和转化中国古典美学,并且依靠其与大众更为密切的关系,迅速成为大众感知古典美学的极为重要渠道。古典美学进入这些领域后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化,延伸出了许多新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作品相较于古典艺术本身更加为大众所接受。毫不夸张地讲,当下的数字“古风”大众文化作品(如电影)中所呈现古典之“美”,其对大众的影响广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古典艺术作品。大众文化“古风”潮流将古典美学的传承涌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古典美学在这些领域中衍化出诸多新的样貌,成为大众的感知甚至是认知古典美学的重要途径。

(三)传承手段革新——技术革新中的数字化传播手段

“古风”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的一个潮流,传承手段和表现技术的革新是最基础的保障。

首先,数字化的传播载体(如:微信、微博等)在悄无声息的塑造着大众文化。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所讲:“用电子时代的话来说,‘媒介即信息’的意思是,一种全新的环境被创造出来了。……这一新环境对旧环境进行彻底打再加工,……(新环境)难以为人察觉。……我们所能察觉的,只是其‘内容’,即旧有的环境。”我们面对着越发成熟的数字化传媒手段,每天似乎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诸多“古风”大众文化形式却已经悄然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基于APP 来欣赏山水画展,通过手机屏幕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作品,大众透过手机屏幕数字观览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太多区别,但是内在本质上已经极大不同。虽然数字观览在体验层面存在不足,但其在获取信息上高效性以及对艺术细节观阅的便捷性已经让书画的观阅方式变革了。此外,展览的运行模式、盈利模式已经与传统绘画展览也相距甚远了。其次,当代数字化的传播载体也为“古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延伸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当下流行的文化IP产业链概念,以较为成功的古风相关来看,其从网络文学—漫画—动漫—网剧—文化衍生品是一个较为完善文化产业链。但是,如果没有当下数字新媒体的塑造和引导,很难说其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和成功。我们再回到古典美学的传承视角,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使得古典美学相关的作品、思想、艺术门类的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四)传承空间延伸——“意境”虚拟空间的数字化营构

当下,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也在不断地突破。尤其是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在一定意义突破了二维空间限制,其与古典美学融合尝试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古典绘画意境追求。比如,三维动画电影中对“意境”虚拟空间的数字化营构,这也是当代数码虚拟美学探讨的新视域。当我们进入电影院中,感受到古典绘画景象变成动态画面,给大众视觉和内心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三维技术对中国古典美学画面“意境”呈现的震撼,可以从影片《功夫熊猫》来看。影片中对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意境”美感进行的极为逼真的模拟,这部电影画面中将古雅的木桥、缥缈的云海、秀丽的山峦,这些具有中国韵味的古典美学元素极为细腻地呈现在动画场景里(如图1)。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并没有止步于此。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观众不仅可以观看三维古典“意境”空间,还可以通过VR 设备置身其中。如第78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VR 作品”大奖《心境》(如图2)将这一设想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这一作品参照借鉴了《红楼梦》场景描写,展现了中国古典“意境”之美。我们很难设想,如果让曹雪芹通过VR 设备进入自己所构筑的“意境”世界中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

三、“古典美学”在“古风”大众文化中的传承展望

图1 《功夫熊猫》场景动画场景(图片来源:《功夫熊猫》电影)

图2 VR作品《心境》场景(图片来源:哔哩哔哩网站)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古风”大众文化与古典美学结合的大众文化作品,仍存在很多争议。因为“古风”大众文化的种类及作品繁多,每一种或“褒”或“贬”态度都可以举出诸多案例予以证实。但是,“古风”大众文化的繁荣,反映出当代大众对古典美学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可,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两者融合的趋势也在不断深化,这是古典美学在当代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状。“古风”大众文化中的这种传承若想触及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需要古典美学的关注和理论支撑。在此,我们对两个问题略探讨。

一个是“古典美学”在当代自身发展和传承的路径及方式?其在“古风”大众文化中的传承应符合古典美学在当代自身发展的规律。

另一个是“古风”大众文化领域内对“古典美学”的内在需求具体是怎样的?古典美学需要针对性的关注其在“古风”大众文化中传承的特殊性。

(一)以古典美学自身发展和传承为基础

首先,需要保持古典美学自身发展的纯粹性。古典美学有着自身的逻辑体系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根系交织,其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我们追溯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线索,首先要从先秦美学家的著作中去寻找。其实,古典美学的研究本身就存在一个寻找文化血脉关系的过程。古典美学学术性研究的纯粹性,有利于古典美学的文化根基的深度发掘,这可以保证传承的方向性正确,纠正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偏航。其次,中国古典美学自身有着包容变化的特点。纵观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其思想丰富多样,并不是一味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思想的不断演化的,如清石涛讲绘画美学观点:“笔墨当随时代。”面向未来,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中国美学开辟新的思想,这依然需要回归到古代的思想,并与之联结。我们只有进行继承性的延伸,才能保证新的思想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成为古典美学在当代新的延伸。

(二)在“古风”大众文化传承中的层次性要求

当代数字“古风”大众文化的文艺作品是多种多样的,其与古典美学的融合形式是极为丰富,很多作品跨越古今中外,充满着奇思妙想。故“古典美学”在数字时代“古风”大众文化中的传承,我们不能只用一个观点、一种视角来看待,需要有层次的、有区别的来看待。有的大众文化作品与古典美学的融合程度高,便可以采用一种深层次观点,可以上升到古典美学的思想精神层面来探讨。有的“古风”大众文化作品古典化程度低,仅仅是一种古典艺术形式的简单借鉴,便可以停留在手法、风格层面探讨。

根据古典美学与“古风”大众文化的融合程度,在此试将传承方式概括为三种:表象传承、内容传承、内涵传承。

表象传承是用古典艺术形式的简单借鉴,如插画中就是用古典纹样做直接装饰,简单易懂但容易流于形式之弊。

内容传承是对古典艺术内容的吸收后进行转化和再创造,很多影视作品,架空于具有某个时代风貌,进行故事虚构,便是一种内容的再造。

内涵传承是基于古典美学的精神特质进行新的阐发或延伸,如通过影片探索古典美学的一些思想内涵的表达。

从形式装饰—内容转化—内涵延伸,这样就实现了古典美学视角上,对大众文化上两者融合度的层次性区分。当然,“古风”大众文化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与古典美学的结合层次,能否完全准确的诠释“古典美学”也不是评价“古风”大众文化作品优劣的标准,“古风”大众文化也仅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类型概括和总结。但是在“古典美学”的学术研究中,对“古风”大众文化与之结合的层次性特点给予相应的理论关照,对“古典美学”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从学术角度提三点刍议。

其一,引导“古风”大众文化的“美学”研究进一步学术化,虽然大众文化“美学”一直在发展,但是其与中国文化研究、古典美学研究的学术触碰仍是较浅的,值得进一步延展深化。古典美学研究也可以主动触碰新兴的“古风”大众艺术,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其二,尝试将“古典美学”学术成果进行多样化的转化,尤其是将“古典美学”中的实用部分(如古典艺术品的鉴赏、品评等)进一步大众化,弥合古典美学理论与“古风”大众文化之间的疏离。“古风”大众文化作品对古典美学的传承是自发的、自主的,学术理论应当对“古风”大众文化领域的艺术家给予更多的理论关照和学术地位。

其三,传统的古典艺术毕竟无法与“古风”大众文化的影响域和传播速度相提并论。即便“古风”大众文化作品对古典美学发展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也只能进行辩证的探讨,因为两者的融合已经是古典美学传承中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古典美学的传承研究中,应该对多样化的传承手段的做辩证式的正名。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思想已经在“古风”大众文化中不断地创新延伸和重塑,不妨将其作为古典美学传承之实验场域。通过各方相向的努力,真正使之成为一种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传承的重要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很多“古风”大众文化作品也开始开始向纯粹的艺术靠拢虽然不能完全摆脱其商业的特性,但这些作品的艺术性比重已经大大提升了。

如现在较为流行的插画艺术集,其作品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融合已不再是较浅的层面的简单融合,已经超越了与古老的绘画技巧的简单结合,甚至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探索。此外,“古风”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纯古典艺术类型的创新和演变,如工笔插画师千景绘便是用最传统的工笔手法表现当下“古风”题材的代表作者之一。著名的工笔画家罗韩蕾也曾创作过一件卡通人物的作品,虽非“古风”题材,但是可以感受到“古风”大众文化的趋向已经在影响纯粹的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古风大众文化古典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古风三首
浅析“大众文化”
怎样读古典诗词?
睡在古风里的那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