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载耕耘 从“跟跑”到“并跑”
——访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智泉

2022-11-08白宇谢文川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8期
关键词:装机一流云南

■白宇 谢文川

5000 万千瓦,这是云南省未来3 年计划新增的新能源装机目标。近年来,云南省立足绿色能源优势,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能源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乘此东风,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国际”)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多点发力,现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第一大光伏企业、第一大新能源企业,“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一发破的。

那么,云南国际多年来在构建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提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有何深意?目前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就上述热点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云南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智泉。

《中国电业与能源》:云南国际提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这一目标基于何种考量,其内涵和外延分别是什么?

吴智泉:之所以提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这一中长期目标,其内涵有三:一是真学真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学思践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二是擦亮国家电投集团“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底色定位;三是激扬引领绿电转化、生态融合等新兴产业风采,不断赋能“新能源+”,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立策献智。

其外延定位为人文关怀。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花繁叶茂培植沃土,需要能源文化自信。对云南国际而言,若想真正盛开“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之花,就必须时时心存“央企使命、国际视野、民族情谊”的责任感,必须时时思考“企业重要问题,首在根本巩固,根本既固,枝叶自繁荣;根本不固,虽日夕浇洒,枝叶难发茂”。唯此,云南国际基业方能兴盛长青。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水电资源以及新能源资源得天独厚。目前,云南国际电源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提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有着充足的底气。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擎举“2035一流战略”,郑重提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这一目标,并按照“四个转型”细化产业发展新蓝图。蓝图引领之下的云南国际希望通过自身的清洁发展,助力国家电投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型迈进。

《中国电业与能源》:自成立以来,特别是2020年9 月我国郑重提出“双碳”目标后,云南国际在“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阶段性成果?

吴智泉:云南国际成立于2008 年。2011 年以前,云南国际的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缅甸。2012年以后,云南国际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向国内。彼时,可以说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新能源发电价格昂贵,云南国际也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2014年6月13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被郑重提出。同时,基于国家电投整体的转型方向,云南国际锚定新能源产业作为企业的发力点。随即,我们开发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大荒山、仙人洞,南华打挂山等一批风电项目和昆明石林光伏项目。当时这些项目的开发颇具难度,项目装机规模相对较小。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到2021年,我们明显感受到,在建设周期、机组成熟度以及单机容量等方面,较10年前有着质的飞跃。

可以说,十载耕耘,我国风电产业从原来的“跟跑”发展成为和国际先进技术“并跑”。在部分技术领域,我们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具体到云南国际,多年来,我们聚力清洁低碳发展和创新发展,成为云南区域清洁能源发展的先行先试者。2020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云南国际进一步聚焦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和“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定位,提出“建成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目标,迅速转型成云南区域清洁发展的排头兵。

截至2022 年8 月21 日,云南国际在运装机350 万千瓦(含委托运维31.75 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装机。其中包含光伏52 万千瓦、风电140万千瓦、水电153 万千瓦(含缅甸小其培电站9.9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和光伏装机规模均位居云南省第一,率先建成南方电网区域一流的新能源生产运营智慧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分析预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增强电网接入友好性,实现云南区域已投产新能源场站高效管理;建成昆明东川“光伏+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有效将能源生产、土地利用、生态修复融为一体,助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依托云南铝业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集“分布式光伏+储能、光储充一体化智能车棚、分散式风电+储能、智慧基础设施、电能替代、社区智慧云物业、天枢一号能源管控系统等”为一体的智慧生态能源系统,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一期已建成投运。

《中国电业与能源》:到“十四五”末,云南国际的目标是实现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相当于今后四年,将再造两个云南国际。为什么敢作出这样的战略决策,新增装机方面有哪些锦囊妙计,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广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一方面可以向校方强调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在一些需求较高的学院如医学类学院等试点推行必修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在取得一定效果后进一步推广。

吴智泉:截至2022 年8 月21 日,云南国际在建新能源项目装机超过150 万千瓦,待开工项目约150 万千瓦,储备新能源项目超过400 万千瓦。到“十四五”末云南国际要实现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这是根据国家电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云南国际自身实际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从云南省内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适逢其时。云南省提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中国光伏之都,并计划到2025 年新增新能源装机5000 万千瓦。作为云南省第一大光伏企业、第一大新能源企业,云南国际将在这新增的5000 万千瓦装机中占有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份额。

对于省外来说,目前我们已在湖北、广东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同时,云南国际通过在省外布局新能源项目,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打通东西部融合发展的经脉,推进东西部文化和理念之间的交融共通。

1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去完成。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挑战仍存。

首先是如何进行资源获取。我们提出获取资源应以创新为基础,要促进新兴产业落地,推动地区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持和地方发展的共荣、共生。

其次是发展之后的投资能力问题。因此我们在项目选择上有所考量,并积极利用好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广泛和金融、产业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第三应聚焦人才培养情况。目前云南国际进一步抓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保持了内部人才有序流动,社会招聘持续开展,高端人才定点引进,不断优化组织机构及体系,多点发力,夯实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基础。

吴智泉:我们按照国家电投的总要求,奋力打造海外强支点,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立足伊洛瓦底江,与所在国政府一道用光明点亮大江两岸民众的生活。我们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愿景,那就是“为伊而来,筑梦伊江”,它是云南国际的初心和使命。

在缅甸发展方面,由于缅北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小其培电站目前的发电能力仅达到设计量6亿千瓦时的一半左右,我们正积极推进将缅北电网与缅甸国家主网连接起来的小其培230 千伏送出线路项目,以缓解缅甸严重缺电问题,惠及更多民众。如果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项目建成投产,将从根本上解决缅甸缺电问题,并对流域防洪、灌溉及防止下游海水倒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坚信,作为造福缅甸民众的项目,所有问题待时机成熟均能妥善解决。

缅甸光伏资源禀赋良好,我们积极与缅甸同仁一道,适时合作推进光伏项目,争取形成水光互补,使缅甸电力供应更趋稳定、电能质量更优质、电价更便宜。

我们在缅甸工作实际中,勠力提升小其培电站管理水平,把其打造成水电科普知识宣传、中小型电站管理标准示范基地,实现助力缅甸水电人才培养的目标。计划通过建设并移交模式推动小其培电站送出230 千伏项目建设,为“点亮缅甸、造福民众”发挥更大作用。

在南亚和东南亚发展布局方面,我们立足国家电投“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定位,着力拓展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市场,结合国别特点积极跟进集中式和分布式项目,推动国际化业务向纵深发展。

遵照国家电投集团创新驱动要求,按照我们负责南亚、东南亚发展定位和区位优势,计划在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结合所在国资源禀赋和实际需要,争取尽快落地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综合智慧能源、智能微网等项目,为所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云南国际在统筹推进海外项目时第一考量是“安全”。由于疫情肆虐,我们除保证人员赴缅需要外,未前往其他国家考察项目。当前,南亚和东南亚疫情渐转向好,我们报经集团总部批准后,将适时推进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争取将国际业务打造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国际将统筹推进境外项目,不断提升“反脆弱”能力。坚决打赢境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个攻坚战,牢牢守住“两条线”,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公共安全等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关心关爱员工力度,促进中缅员工情投意合、相通相融,提高凝聚力,为抗疫、保安全、保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提升属地化管理水平,强化与属地化企业合作,有效化解境外项目潜在风险。积极履行海外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小而美”公益及“民生工程”项目,提升民众信任度,夯实民意基础,为境外项目推进创造良好外围环境。

《中国电业与能源》:云南国际是国家电投重要的区域公司和发展平台,在国家电投整体战略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云南国际来说,如何将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目标落地落实走深?

吴智泉:我们以集团战略落地落实走深为使命,我们唯一不变的是“变”——积极应变,主动谋变,引领改变,以扎实有力的创新驱动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深刻把握“2035一流战略”大厦巍然矗立的内涵外延,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我们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是立足云南、辐射全国,推进东西部融合发展,积极谋划海上风电及大基地开发,以“新能源+产业链+金融链+创新链”模式提升协同融合发展能力,主动作为,早日完成“十四五”末1000 万千瓦装机容量目标。

三是深刻领悟运用“学习研究创新落实”方法论,打造国内信息获取、资源开发创新、内部协同矩阵、“军团”作战、“特遣队”冲锋、资金支撑“六位一体”工作体系,提高发展效能,加快成果落地。

四是观势谋局,不断谋划创新发展新范式。创新改革激励机制,探索改革“揭榜挂帅”,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延链补链和融合协同,全力推进集团总部战略布局的新兴产业落地,布局以“新能源+石漠化”生态治理创新推进中心、新能源高性能计算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五是加强战略协同和资源整合,扶稳走正集团系统各二级单位在滇“协作支持一公里”,保障区域目标“最后落地一公里”,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助力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落地落实走深。■

猜你喜欢

装机一流云南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明智装机,安静游戏 2020新春游戏应用百宝箱
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