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故事

2022-11-08张品成彼得潘插图工作室

儿童时代 2022年8期
关键词:军旗伙食工农

文/张品成 图/彼得潘插图工作室

第一面军旗

一九二七年九月初的江西还处于秋老虎的肆虐中,天气炎热。江西省西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有一座名叫修水的小县城。乡间,秋收已经开始,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一场注定震惊中外的起义正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筹划中,向反动派进军的行动即将开始。

部分起义部队悄悄集结在了修水城中。

寂静的夜,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入睡,在县城集结的士兵,也进入了梦乡。

修水商会位于县城闹市,现在也安静了下来。东厢房,灯火依然亮着。

围坐在八仙桌边的几个男人,表情严峻。看样子,他们正在讨论重要的事情。

师参谋何长工,那年二十七岁。那天,他既兴奋,又暗自纠结,兴奋的是,党把一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他去组织完成;纠结的是,这事毫无头绪,但要按时完成。他向副官杨立三及参谋陈树华传达了总指挥卢德铭的命令:“根据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我们要准备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把江西省防军的番号改为工农革命军。起义前,指挥部要求我们设计好军旗并赶制出来。”

显然,任务很特殊,也很紧急——要尽快设计并制作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

谁都知道这事情重大,八月七日,中共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全国各地共产党人都在响应此号召,积极策划发动起义。

这场后来被称为秋收起义的运动,即将在湘鄂赣交界处打响第一枪。近日,队伍集结完毕后,将举行誓师大会。届时,必须有工农军队自己的旗帜。创建军队,军旗很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此前在南昌举行的八一起义,并没有自己的军旗。但八七会议后,中共态度鲜明,要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军队。

前线委员会将设计和制作这面旗帜的命令下达后,何长工心情复杂:一是第一面军旗即将在自己手中产生,万分激动;二是事情非同小可,军旗是一军之魂,制作军旗,不能有丝毫闪失。他压力非常大。

这该是一面怎样的旗帜?

平常我们说“旗帜鲜明”,就是打出这面旗帜,就要向人表达出我们队伍的面目。工农民众看了鼓舞斗志,敌人看了闻风丧胆。

何长工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二年就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肚里有那么点洋墨水。他一直在想象那面旗帜的样子。

何长工说:“旗底色应该是红色。”

“当然!红色革命,红色苏维埃。”

何长工说:“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有,还得放在显眼位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党要鲜明地标注,一目了然。”

“工农的武装,当然要有工农标志,那就是镰刀和斧头。五角星内是镰刀和斧头图案,代表在党的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何长工的设计思路得到杨立三、陈树华的赞同。大家七嘴八舌。

有人提出:“部队得有番号。”

何长工想了想,就在纸上画了张图,说:“那就放在旗杆边,用白布黑墨,标明番号。”

大家仔细看了看,觉得这样的设计符合实际,简洁明了。

设计理念确定了,他们再三斟酌细节,比如五角星的大小,镰刀和斧头图案的样式,还有番号字的字体……既要鲜明,还得美观。

具体做法借用了裁缝们的传统方法,城里的裁缝要设计一种新的衣服样式时总是先用纸剪出来。于是,他们三人到裁缝店借来硬纸、剪刀、铁尺和画线用的粉包,不断地设计、比较和修改军旗的式样和尺寸。

这方法还真管用,他们剪了很多个“样”,铺摊在地上,大家反复比较。

他们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终于拿出了布局合理、比例适当、角度准确的军旗设计方案。

军旗样式确定后,大家马不停蹄,立即投入到缝制工作中。何长工找到一名叫张令彬的班长,他知道这人裁缝出身,且手艺不错。

何长工对张令彬说:“有个紧急而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张令彬听令:“你说!保证让上级满意。”何长工就把缝制军旗的任务下达给张令彬。“我当什么事哩,军旗呀,我做针线拿手。”“那就好,按这图案做军旗,一百面军旗!”“天!一百面呀?!”

“这才彰显革命军的威风,将士冲锋陷阵,红旗战鼓助阵。攻城掠地,红旗要插遍城头和山头!”何长工也很激动。

张令彬不敢耽搁,马上去寻找布匹。当地布店的掌柜听说革命军需要红布,把库存的平江红布都捐了出来。布料有了,还得有人手。张令彬请来了县里几乎所有的裁缝以及会针线的妇女。在县城的一家祠堂里,四十余名针线工加班加点,在很短的时间里,飞针走线,把一百面军旗按时赶制了出来。

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凌晨,在修水县城紫花墩(现修水县散原中学操场)举行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誓师大会上,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正式飘扬起来,革命军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这一百面红旗在随后的战斗里,一直被起义的壮士们高举着,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这些场面,感动了秋收起义党代表毛泽东,他挥笔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真实地描绘了秋收起义的军旗和起义时的情景。

伙食尾子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土地革命战争馆里,能看到三枚一元的银元和一枚五分的铜币。

这三枚银元,是红军总司令朱德和他的夫人康克清在长征途中和全体官兵一样,三次分到的“伙食尾子”;那一枚五分的铜币,刻有“苏维埃政府制造”字样,并有红星、镰刀、斧头标志,是康克清在中央苏区瑞金时分得的“伙食尾子”。这四枚硬币跟随朱德、康克清转战南北,出生入死。生活再艰苦、战斗再频繁,他们都珍存着,一直到全国解放。一九五九年,当军事博物馆筹建时,他们将四枚硬币捐献出来。

为什么叫“伙食尾子”?那还得从井冈山革命时期说起。

三湾改编,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还提出“把账簿建在连上”。

那是一九二七年九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实施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同时,毛泽东也注意到,当时起义军中还有旧军队的习气存在,官兵不平等,不同军阶的官兵拿的军饷数量悬殊。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曾在湖南的新军从军五个月,“我的军饷是每月七元——不过,这比我现在在红军所得的要多了。在这七元之中,我每月伙食用去两元……剩下的饷银,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每月七元是当时二等兵的军饷标准。按月领军饷并支付伙食费及其他个人花费,或养家糊口,就是旧军队的“经济生态”。

然而,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生活异常艰苦。从这首歌中能够看出当年红军的境况:“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真实记录下当时的情况。“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怎么办?毛泽东提议建立士兵委员会。

士兵委员会权力不小,主要做到官兵一致,待遇平等。

当时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宋任穷回忆道:“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

物资匮乏,不仅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还得精打细算,所以,管理伙食就成为士兵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而管理伙食的基础是数据,是记录经济活动的账簿。每个月,连队精打细算,可使伙食费有一小部分节余,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均分给包括普通士兵和高级将领在内的就餐人员零用,名曰“伙食尾子”。

“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这与当时的旧军队完全不同。国民党军及各地军阀,官大一级压死人,随意打骂士兵。从伍即发财,匣子一响,黄金万两。当时,旧军队当官的喜好“三金”——金戒指、金牙齿、金框眼镜,“五皮”——皮包、皮靴、皮鞭、皮腰带、皮手套,还有吃“四菜一汤”小灶等不良作风。而红军官兵穿衣吃饭一律平等,实行经济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理财。部队设立了士兵委员会,参加军队的经济管理,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士兵管理伙食,每个连队配有一名采买和一名副采买,一个管账,一个管钱。月底统一结算,开支多少,定期向部队公布。

这样一来,士兵都很满意,士气十分高涨,官兵非常融洽。一位曾任白军营长的红军将领在茅坪八角楼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各位同志,我们从前是白军的兵,现在当红军,饭有吃,衣有穿,谈平等,自由多。”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

现在,游客去井冈山的龙江书院内,仍然能看见当年红四军留在墙上的这条标语——“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形象地反映出新旧军队的区别。

红军将领战士同吃红米饭、同穿粗布衣、同住茅草房、同睡门板床,一起往返一百多里挑粮上山,做到“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军民同甘共苦。在井冈山流传的“一根灯芯”、朱德的“一条扁担”的故事,成为红军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象征。正是红军在井冈山留下的这种精神,像无声的命令,鼓舞着红军在战斗中成长壮大。

猜你喜欢

军旗伙食工农
学人风采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完善军队伙食补助费制度之浅见
浅谈基层伙食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党旗艳 军旗红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改善伙食计划失败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
“八一”军旗、军徽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