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探寻现实困境及进路

2022-11-08黄登科

文教资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大学生

黄登科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一、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高校育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等特征,概括地说,应遵循“五育并举”的基本原则,确保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不可顾此失彼,造成人才培养出现某一方面的严重短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要求,即“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不难看出,劳动教育不仅是高校育人视域下的一门必修课,还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活动实践的同时,还应该开辟多种渠道、发动多元主体、利用多样形式,积极向其他育人维度渗透、关联、融合,这也正是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所在。

(一)以劳提智

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进化上升为“万物之灵”,根源在于劳动带来的生命活动异化,即人类生命活动围绕着劳动展开,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而动物生命活动围绕着本能展开,仅仅为了生存,更强调对自然的适应性,尤其在劳动工具出现之后,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就越来越大,智慧随之产生。因此,劳动是人类文明缘起、衍生、创新的根本力量,在漫长社会更迭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不断积累知识、改进技艺,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立足新时代,无论是族群智慧还是个人智力的提升,早已摆脱了生产力落后状态下的缓慢进程,但“以劳提智”的价值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能够为“高精尖”的专业知识学习、运用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塑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素养培养。知行合一在理论维度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现实维度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与智慧的融合”。

(二)以劳树德

《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应通过推进劳动教育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从高校角度出发,推进劳动教育的初衷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即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从高校学生自身出发,则是通过参与劳动、体会劳动、学会劳动等途径克服自身惰性,强化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境、超越现状的意识。以上两个视角,均表明了“以劳树德”的可行性,其价值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务实精神。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务实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于国家、个人而言道理相通。高校学生作为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不能只会空谈、不甘实干。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是抵制“互联网+”文化生态中的消极影响的有力手段,能够避免大学生好高骛远的错误认知。

第二,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务实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它作用于具体的劳动领域。高校通过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等,将敬业精神以具象形态传递给大学生,有助于扭转高校学生对劳动概念的错误认知。例如,有些大学生认为劳动等同于“毫无技术含量、形式单一的体力劳动”,甚至对一些职业产生歧视,这显然是违背敬业精神的。唯有务实肯干,大学生才能了解职业的真实特点,进而形成敬业精神。

第三,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交习惯、行为习惯等,是务实精神在大学生现实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职业伴随着人的一生,高校通过推进劳动教育、强化务实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劳动场景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

(三)以劳强体

从高校育人行动上看,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形式高度一致,即主要依靠“身体力行”的方式展开,这表明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能够产生“以劳强体”的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唯一途径,之所以赋予劳动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一切商品的创造源于体力劳动,从这个角度说,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力”是同一概念。然而,当前社会分工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整个社会也存在明显的“重脑力、轻体力”的现象。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可以有效弥补体育教育的不足,让学生通过体力消耗、恢复、再消耗的循环过程中,全面提升执行能力。

(四)以劳孕美

马克思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所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劳动者力量、技术、经验等作用于生产实践中,由此形成的商品便蕴含了人对美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创造了人化美”。立足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劳动与美的关系可以更通俗地表达出来,即《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劳动创造了美”。客观上说,高校美育高度依赖的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学科,其本身就源自于劳动生产场景,“以劳孕美”的价值意蕴是非常明显的,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能够引领大学生回归美学实践的原始状态。

二、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教育环境异变造成的劳动认知偏差

一份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同程度远高于城镇大学生,且父母学历越高,大学生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同度就越低。这份调查结果直接验证了“劳动教育环境异变”的观点,即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行为,如田间劳作逐渐远离学生,而所谓的“日常劳动内容”,如清扫房间、整理物品等,劳动强度较小、周期较短,并不足以营造真实性强的劳动环境,从而造成大学生劳动认知的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劳动教育被贴上了惩罚性的标签,如“考不上好大学就要去干体力劳动”“学历低就找不到好工作”等,其中既包括了对体力劳动的歧视,也存在对社会必要职业、工种的价值贬低,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认为,工作的基本定义是体面的、收入高的,而劳动的基本定义是低端的、难以实现人生价值的。劳动认知偏差会进一步加剧对劳动成果态度的不端正,如片面地将国民经济增长成就归功于高精端产业,认为不需要艰苦奋斗就可以享受社会红利。

(二)劳动教育课程缺位导致的劳动能力弱化

张秀莉等针对596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1.48%的高校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单调无趣”,52.35%的高校学生表示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份调查暴露了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自身困境,即劳动教育课程严重缺位。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劳动教育课程缺位”不仅指劳动教育课时、教材等缺位,还表现为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缺乏地位”、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劳动教育实践的形式单一。按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至少应提供四种途径:其一,独立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主要用于进行理论教育。其二,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在专业教育方面不断展开产教融合。其三,组织高校学生参与校外、课外劳动实践,以集体劳动为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劳动实践,以确保劳动时长。其四,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劳动教育价值、展现劳动文化成果。但从现状来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理论形式占主导地位,短期的、形式化的户外劳动参与形式并不足以建构大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劳动教育实践不足引发的劳动参与消极

劳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身体力行才能达到育人效果,否则所谓的“五育并举”就只是空谈而已。高校长期以来对于劳动教育关注较弱、准备不足,以至于劳动教育实践机制呈现严重务虚现象,由此导致的现实困境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况:首先,劳动教育过程中大量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即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课程”,提供教材、教辅资源等以供课堂教学使用,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即便大学生长期、系统地接触劳动教育内容,也难以保障真正获得劳动技术、劳动经验,至于劳动主观能动性维度的素养,如劳动积极性、正确劳动观等就更无从谈起。其次,高校劳动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并不重视劳动教育内容与专业学科内容的结合,这很容易让大学生失去接受劳动教育的兴趣。再次,高校劳动教育普遍存在故步自封的情况,虽然一些普通高校及大部分职业院校重视“校企合作”“产研结合”等教育方式,但可为大学生提供的保障薄弱,真正在工作岗位和职业场景下的劳动实践流于形式,以致大学生采取消极的应付行为。

三、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进路

(一)建立健全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环境

《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应“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面对劳动教育环境异变的困境,高校不能停滞于“劳动理论课”与“实践形式化”层面,要为新时代大学生创设一个日常化、规范化的劳动育人生态环境,具体进路可从三个方面建立健全。

第一,建构“课内与课外相统一”的劳动育人生态环境。课内劳动育人主要通过高校劳动必修课进行,如医学专业学生每月在校内举办义诊活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定期在校内进行“电脑维修比赛”等。课外劳动育人主要通过体力类型劳动进行,如周末定期进入养老院、社区等参加公益性劳动。在课内与课外的“缓冲地带”,则以“专业+劳动”的方式进行,旨在实现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的统一,如与当地企业建立劳动育人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实战的空间。

第二,建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劳动育人生态环境。新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与互联网空间高度重叠,因此劳动教育不能仅侧重于线下,更要加强线上联动。高校可在官方网站、校内论坛或院系自媒体平台上,专门设“劳动育人主题”的交流媒介,让大学生交流劳动体验、分享劳动经验、传授劳动技巧等,进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劳动美德”的曝光率,营造向善向美的劳动氛围。

第三,建构“校内与校外相协同”的劳动育人生态环境。依据“体力劳动为主”的观点,高校推进劳动教育的同时,应谋求与校外相关用人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战略性合作,利用大学寒暑假较长的非教学周期,让大学生进行稳定的劳动实践。其中,按照《意见》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应重点输送到各类企业,而普通高校应积极响应“三支一扶”“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

(二)“五育并举”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课程

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视角出发,高校劳动育人的关键是建立多元劳动教育课程,这是因为劳动教育较之其他“四育”明显缺乏系统性课程体系。多元劳动教育课程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模块:其一,“通识性劳动教育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人力资源需求建立,要注重与传统劳动文化、当代劳动精神等融合。其二,“专业性劳动教育课程”,围绕大学生专业教学重点展开劳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三,“实践性劳动教育课程”,相当于开辟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以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保障劳动的质量与效率。

(三)搭建“三方联动”劳动教育协同机制

《纲要》指出,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根据这一要求,高校应建立“三方联动”的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日常化。借鉴其他学科考核机制,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对学生的评估范畴。高校每学期可向大学生提出劳动实践要求,由院系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进行劳动任务细化,制定出合理的评分标准,这样一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主体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为大学生打分,避免劳动教育出现形式主义与应付了事的现象。

整体而言,高校推进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应然举措,应明确其重要的价值意蕴,在落实层面存在复杂、多种现实困境,因此不可操之过急,应将劳动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的、长期育人工程,不断整合劳动育人资源,构建立体化的育人合作机制,逐步弥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缺陷与短板。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