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析

2022-11-08张振兴丁衬衬孙汉中

文教资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思想

张振兴 丁衬衬 孙汉中

(1. 南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2. 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思政课则是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阵地,高校通过对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实现思政课程内容全覆盖;将思政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思政课程内容有机渗透至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脱节;将思政课程与红色实践有机结合,充分调动“红色”资源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以现场实践和虚拟实践形式,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合至思政课堂。高校思政课程改革需要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思政教学载体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思政课”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如何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是我们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思政课程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思政课程改革的理论意义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网络知识的获取,是课本知识的有效补充与完善。传统思政课程以教材、教学大纲为主线,教师按照章节进行平铺直叙式的讲述,这种授课模式缺乏互动,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获取固定的知识点,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思政课程改革应考虑传统课堂的弊端,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教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提升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还应考虑融媒体资源鱼龙混杂的弊端,教授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为己所用,提高自身思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

(二)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实际需要

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是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场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是高校教育的宗旨,学校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学校应高度重视思政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思政教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指导思想。思政教师、高校辅导员都应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政教育不仅仅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还应从学生人格、品质等方面塑造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组建思政教育的“三师型”教学团队

高校思政课堂首先是教师的思政,教师本身应是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践行者,教师本人应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自身专业技术领域内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思政专任教师、政治辅导员、行业思政导师”为核心的“三师型”教学团队,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思政课程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充分利用现代融媒体技术手段,使课程内容生动有趣、重点突出,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增强。“三师型”教学团队,有其不同的专业背景,团队成员可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热点问题背后蕴含的思政哲理,并给出不同角度的分析总结。教师团队通过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任课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语言习惯等,在思政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和政治相交融,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思想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媒体库

1. 充分挖掘主流媒体资源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学的途径更加丰富,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平“语”近人》栏目,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畅谈古今,为大学生思政课提供了诸多素材;网络媒体,如新华网“讲习所”栏目,以专题的形式整理汇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髓,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提供了知识宝库;移动互联媒体,如“学习强国”平台中“习声回响”专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会见、考察、演讲等原始视频的权威报道,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始音视频进行思政课教育,更可以提升思政课堂的品质,使思政课堂教学精益求精。思政课程教师可以对主流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原始音视频的力量,在大学生群体间形成头脑风暴,从而帮助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红色”资源与传统教学媒介相融合

“红色”资源是在人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独有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思政教育教学最直观、最震撼的表现形式。“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统一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精髓。将革命先烈的真实抗战事迹与思政教学知识点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事件反映的历史意义,如讲述国家保卫战,可以结合抗美援朝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抗美援朝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所进行的战斗。历史与知识点的完美融合,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震撼、最为直接的途径,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爱护和平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最高境界。“红色”资源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特别在疫情常态化教学情况下,教师要提前将“红色”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相融合,如在“超星学习星”中引入抗战电影中的某个节选;还可以将“学习强国”中的文章、音视频等资料链接融入“雨课堂”等思政教学平台中,丰富网络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3.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近年来,全球治理呼声高涨,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新时代主题下,人类社会的互联互通程度决定了世界各国人民共生共赢的程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要勇于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而高校思政课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第一基地,通过思政课堂传递给学生“全球治理”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及其现阶段努力构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格局,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具备全局思考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时事,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体现形式,促进学生自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自我思政教育。

目前,互联网已经融入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生活之中,由此产生的通信工具—电子邮件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写信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交流最重要的通信工具之一。随着电子邮件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子邮件运行环境也显示出日趋严峻的趋势。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使用群体广,邮件发送作者不易识别等特点,通过对广大电子邮件用户发送骚扰、病毒、诈骗等邮件信息,骗取广大用户的个人信息及个人财产。

(二)创新教学载体形式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集课堂、网络、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教学形式,实现各种教学资源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水平的目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得到了改善,新媒体的应用使教师不再全程教授,转而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最新思政教学资讯和思政教学实践经验传输给学生,特别是疫情常态化下的思政课堂,网课和传统课堂相结合是最常见的教学形式。网络课堂教师通过超星泛雅、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发布教学重点,同学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老师就小组讨论结果给予点评和指导,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由教师讲授型课堂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型课堂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也是针对现代大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的有效改进。现代大学生是在融媒体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对融媒体平台的使用黏性极高,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更是对大学生学习习惯的适应性改变,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 思政课程专题化教学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增快,知识更新速度随之变快,而高校思政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赶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势必使学生对思政学习产生倦怠。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专题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按照教材顺序照本宣科的讲授模式,将知识体系按照板块重新整理规划,教师团队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每人承担一个主题进行讲授。专题讲授重点清晰、难点明确,避免讲授重复知识,可以有效地缩短课时,妥善解决高校思政课程知识点多与课时数少的长期矛盾。思政课程专题化教学不仅是教学实际的需要,也是国家思政教育大政方针的导向。思政教育专题化可以更加集中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价值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我国立德树人教育主旨的要求。

3. 对思政教学进行“翻转课堂”等形式创新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转换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传统的教师占据课堂主动地位转变成学生占据课堂主动地位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以“教师与学生讨论、同学分组讨论、教师设定授课情境、学生进行角色融入”等形式进行改革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课程情境设计之中,不仅可以获得思政教育的理论性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通过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思政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真实社会环境中接受案例教育的经历,使学生加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效果。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训练,学生主动寻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引发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自身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都得到了锻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高校德才兼备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人生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4. 思政教学微课化

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与手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分吻合,是当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必然能够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微课化形式的教学改革不仅与“00 后”大学生学习习惯相适应,也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思政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散、知识体量大,传统的平铺直叙式思政课教学模式重点不突出,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思想共鸣。若将思政课程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课堂时间以师生互动讨论为主,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有极大提高,有利于形成知识点之间的互联。

(三)课程内容虚拟实践化

1. 案例式教学模式改革

案例是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富有意义的陈述。将真实案例运用到思政教学中,是虚拟实践的典型形式。教师通过讲述历史事件等还原历史,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蕴含的思政意义;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内化课程知识点,体现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历史事件具有真实性等特点,故而对学生的震撼程度高于课本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进而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真正内涵和外延,从而启发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自我思政教育。案例教学模式改革要着重通过案例讲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政知识的欲望,将学生的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2. 课堂讲授与视频展映相结合

思政课堂知识点多,知识体量大,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历史影像,通过影像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还原历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思政课知识进行学习。教师要围绕思政教学课程内容选择教学视频,教学视频要具备主题明确、思想积极向上的特点,如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可以充分结合“习声回响”栏目中的各种会议、演讲中的原始视频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加入热播剧的视频片段进行思政教学,如《我和我的祖国》《建国大业》等,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 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都是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不明显。师生角色互换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学生针对某一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教学资料、设计问题、寻找答案、课堂讲述等环节,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师生互换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体会历史、感知自我,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使师生角色互换式课堂成为可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思政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利用好融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坚定思政教育理想信念,丰富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力争构建适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