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是个好东西

2022-11-08庄西真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课程

庄西真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以来,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方兴未艾。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再次迎来复兴,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和争论,如劳动教育是否包括脑力劳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大学劳动教育有无区别?如何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这显示对于什么是劳动教育、对谁进行劳动教育、怎么进行劳动教育,当前的认识仍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因此,本文将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对象和实践三个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精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以“劳动”为抓手对受教育者认识劳动价值、强化劳动意识、掌握劳动知识、学会劳动技能的一类教育活动。重视劳动教育,就要重视对劳动的认识。因此,把握劳动的本质是深入理解劳动教育内涵的关键,如今的劳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从内涵到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劳动的词源学考察

从词源来看,劳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劳动一词即已出现,并意味着付出努力以改造自然的活动。在古代汉语中,“劳”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山王鼎,其中有“忧劳邦家”的表述。东汉时期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对“劳”的涵义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勞,劇也。从力,熒省。熒,火燒冂,用力者勞。”从字形来说,“劳”字包括火、力、心三种不同的意象,这反映了我们古人对劳的基本认识。火代表着与火有关的劳动,在古代社会它是人类劳动的重要内容。心和力意味着劳动既有精神层面的投入,也有体力上的辛苦,也即劳动既是劳力也是劳心的,它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汗水和努力。

西方语境下的劳动与人类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模式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拉丁语中的cultura 除了耕作的意思,还蕴含“文化”之义。这说明西方人认为人类文化即是从耕作等劳动形态中诞生。拉丁语中准确表示劳动的词汇是labor,该词表示精神或身体的劳作和人的劳动能力,同时也有劳动成果的含义。受拉丁语影响,英语中同样也用labor 来表达劳动。在德语中,劳动一词由Arbiet 来表示,其含义是“犁过的土地”,说明劳动意味着自然物的形态在人类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由此荒芜的田野变成了肥沃的土地。总的来说,人类在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此阶段,劳动是与改造自然密不可分的。这是西方语境下劳动的特点。

从以上中西方对劳动一词的理解可以看出,劳动的共同特征是蕴含艰苦之意。劳动不仅需要体力上的付出,也需要精神的付出,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改造自身生存的世界,并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所以,尽管劳动是艰辛的,但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会赞颂劳动,崇尚勤劳与奋斗的品质。因此,劳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活动形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学会劳动既能传递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也有利于培养个体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

只有在厘清什么是劳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发现目前关于劳动教育内涵的一些常见争论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在各种争论中,一个逻辑层面的最大争论是劳动教育究竟是否包括脑力劳动。一般来说,劳动同时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劳动形态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便是,如果说劳动教育仅仅是关于体力劳动的教育,它在逻辑上就是失之偏颇的。然而,如果劳动教育是包括脑力劳动的教育,那么学生在各类学科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脑力究竟算不算劳动教育的内容呢?如果遵循逻辑的统一性原则将其算作劳动教育的内容,则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几乎是无时无处不在劳动了,这种泛化的劳动教育与我们在常识意义上所认知的劳动教育显然相去甚远。所以,如果不能清晰地界定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边界,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就很难得到有效开展。

解答该问题的关键仍需回到对劳动一词的理解,从词源学考察可知,劳动是一项需要人类付出艰苦努力,包括体力投入和脑力投入,来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在这里,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的便是劳动的艰苦性,正是这种艰苦性使劳动具备了磨炼意志、锻造人格的教育价值,换言之,劳动的艰苦反而使其具有了美德养成的可能。应当说,厌恶劳动是人的生物本能,而能够克服本能,积极地去从事劳动,既成就了人性的升华,也催生了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例如,先秦《击壤歌》这样描述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先秦人民辛勤劳作、乐天知命的真实写照。在古希腊早期的诗歌作品《劳作与时日》中,赫西俄德对弟弟劝诫说:“神的孩子,劳作吧,让饥荒厌弃你,让令人敬畏的美冠的德墨特尔喜欢你,在你的谷仓里装满粮食。”所以,从传统来看,文化和习俗意义上的劳动首先是一种艰苦的体力劳动,其目的是改造自然为人所用。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人也会付出脑力,但却并非主要成分,劳动对体力和意志的消耗是古代劳动人民面临的最大考验。今天,劳动在体力层面的艰苦性仍是人们在一般意义上所感知的劳动印象,所以劳动教育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常识,不能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各种技术教育、活动教育和职业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上它们存在交叉,但是劳动教育具有其独有的教育特征。

实际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已经指出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所在,即“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在这里,“出力流汗”生动地揭示了劳动的艰苦特征,也意味着劳动教育主要实施的是体力劳动层面的教育内容。这样的体力劳动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否则很难具备心身锤炼的价值,即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总而言之,本文认为劳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和改造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增强意志,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二、精准分析劳动教育的对象

学校形态的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类对象:一是中小学生,二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三是职业院校学生。精准分析不同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其主导性需求,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前提。职业教育因其贴近工作世界的天然优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贯彻,因此在劳动教育方面,职业院校事实上处于领先地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问题相对突出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

(一)中小学生

广大的中小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对象,他们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应当为学生后续学习阶段锻造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人格。

首先,就生理发展而言,身高、体重和运动能力的增长是中小学生生理发展的直接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增长明显,但是在综合体质方面却不容乐观。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显示,“2014 年和2016 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所以说,营养匮乏已不是我国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由于缺乏体育和劳动锻炼所导致的体质偏弱才是目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展劳动教育、“以劳健体”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意义。在中小学文化课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格局下,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强调动手实践能力,首要的作用便是解放青少年的身体,扭转片面强调文化知识学习的观念。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就学生学习而言,“身体第一,学习第二”,没有健康的体魄,人的各种发展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让青少年在劳动过程中强肌健体、增强体魄应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直接目的。

另一方面,从心理发展特点来说,中小学生处于人格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者能够给予其恰当的教育引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贻害无穷。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不会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就业中对体力劳动的歧视态度、家庭中一些父母的错误引导、学校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落后观念,均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这些错误观念如不加以扭转,长此以往,对个体的长远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眼高手低”、一味追求安逸、社会适应期长的现象,与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长期缺失不无关系。中国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经济进步,但若就此放弃了艰苦朴素的劳动作风,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也会得而复失。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发挥“以劳树德”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那种试图“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有害心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倡导“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念。

(二)大学生

与中小学生相比较,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身心特征、思想认识、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在身体机能上,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在心理和人格方面,他们大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认识和看待问题时,能够提出一定的独立见解。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学习难度上要显著高于以基础文化知识内容为主的中小学教育,在学习难度提升的同时,大学期间的教育管理给予了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空间,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基本特点应当构成我们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考虑和前提。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劳动教育却不乏简单比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种庄稼”、中学生“种庄稼”,大学生还在“种庄稼”的奇特和荒诞景观。相关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要低于中小学生,不赞成开展劳动教育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中小学生。其不赞同开设的原因也明显不同于中小学生认为的劳动教育会增加学业负担,而主要是认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大。

显然,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内在价值会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意识。如果劳动教育实践在中小学是卫生大扫除,到了大学依然是卫生大扫除,那如何才能使大学生体会到获得感和意义感?诸如此类简单重复的劳动实践很难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其学习参与的动力也只能依靠外部强制。当然客观来说,与中小学行之多年的劳动教育课相比,劳动教育在大学成为一门正式课程的时间还不长,尽管有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但只是部分存在劳动教育的内容,却没有劳动教育的系统课程,所以广大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会下意识地向中小学阶段“取经”,其结果就是劳动实践上的简单化、粗糙化,同时却又存在劳动课程的理论化、书面化,反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劳动教育之怪现象。

要克服以上弊端,就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开展合乎高等教育学段实际的劳动教育。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于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是自我服务型的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均属于社会性劳动,是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在实践中主要侧重于日常生活劳动与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其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对社会劳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品质。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迈入职业岗位的预备阶段,学习内容的专业性是大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在此阶段,大学生应当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继续巩固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同时,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强化专业学习与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公共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如此才能形成专业课学习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联结。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要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例如师范类专业的支教助学活动、社工专业的社会服务活动、地质专业的野外考察活动均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精神的教育。

三、精心组织劳动教育的实践

笔者认为,劳动教育实践主要面临三个重要的问题,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教什么也就是劳动教育应当设计和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谁来教也就是劳动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在哪教也就是劳动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教学场所进行实施。

(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历史,凡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独立化的阶段就是劳动教育繁荣发展的阶段,凡是劳动教育课程零散化、附属化的阶段就是劳动教育的衰落阶段。所以,要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劳动教育的课程化,科学、合理地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当前,随着《劳动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出台,中小学阶段国家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和计划已然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课程共设置10 个任务群,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3 部分。国家标准的出台,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抓手,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标准仅是指导性方案,具体如何开展仍需地方和学校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例如,杭州市教育局对标国家课程标准,推出《杭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劳动清单(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劳动清单以国家标准任务群为基本单元,结合杭州市城市文化与生活背景进行了若干地方化的特色设计,例如分类投放垃圾、学会制作一项本地非遗文化物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可以在符合统一性的同时加强地方劳动教育多元性。这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联合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促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

教师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力量,对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但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小学29%的学校由专职劳动教师授课,37%的学校由班主任老师承担劳动教育课程授课任务,34%的学校由科任老师上课。也就是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大部分由兼职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来负责。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中小学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大多存在课时开设不足,学校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即使是专任教师也大多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而来,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存在一定欠缺,劳动教育方法较为陈旧,亟须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所以现有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很难满足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对高质量师资的要求。专业能力的匮乏会直接表现在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本质缺乏认识。例如,在笔者对一线教师的接触中发现,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就等于出力流汗”,“劳动教育就是另一种体育锻炼”,这表明教师对劳动教育内涵和课程目的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导致在劳动课程的开展中,许多学校的主要劳动教育形式仍是卫生大扫除、家务劳动等一般活动,缺乏学工、学农、学商等立体性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劳动课程,因此,亟需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推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共享

传统的学科课程并不需要专门考虑教学场地,只要具备教材、教师、教室三个要素便可组织实施,然而劳动教育却不得不面临在哪教的问题。劳动是与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紧密相连的人类活动,如果劳动教育也是在书斋里上课显然不能称其为劳动教育,所以,真正的劳动教育只能在劳动中进行,这便需要教师考虑在何种场地组织劳动教育。家庭和学校最适宜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但若涉及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生产劳动,对场地和工具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种植业劳动需要学校开辟专门的校园农场,需要犁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这些劳动过程只有使用专门的农具和机器才能完成;制造业劳动需要专门的厂房和制造设备,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也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小学都不具备条件来建设生产劳动的实践场所,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临的主要困境。笔者认为,解决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积极与学校周边的工厂、企业和农场合作,因地制宜,灵活开展,宜工则宜工,宜农则宜农,宜商则宜商。该路径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同于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的顶岗实习,中小学生参与劳动生产不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更容易面临各种安全问题。中小学生参观实践的过程还会产生生产资料的耗费,如果频繁接待对企业、农场来说也会造成经济负担。所以,一方面学校需要研究如何既能达到劳动教育的效果,同时又不给企业、农场造成过多负担。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提供一定的优惠补偿政策来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地方教育部门集中力量重点建设示范性和标准化的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区域内的中小学可以共享实践基地的劳动资源。虽然可能面临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三是促进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共享。职业院校的职业体验中心、技能实训中心、校办企业、农场是可资共享的劳动实践资源,同时职业院校还拥有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设置劳动开放周的方式,接纳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体验。地方政府应当作为牵头方,积极推动普职沟通,统筹教学资源,提供政策保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普职融通”。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