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红东:将“黏豆包”打造成地方名片

2022-11-08本刊通讯员关莹洁

电脑迷 2022年9期
关键词:联合社豆包哈尔滨市

本刊通讯员 关莹洁

人物简介

葛红东,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粘豆包协会会长,哈尔滨市阿城区天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尔滨市农民创业就业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民创业之星,黑龙江省轻工业(食品)优秀企业家,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黑龙江省农民工创业创新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农技协带头人,哈尔滨市人大代表。

“童年时,黏豆包可不是说想吃就能敞开吃的,只能尝一尝。”出生在阿城区亚沟镇的葛红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我要做黏豆包。”在阿城区,黏豆包是一种流传千年的满族传统食品。

返乡创业做黏豆包

上世纪80年代,出身农民家庭的葛红东靠家电维修和通信器材经营,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立即选择了返乡创业做黏豆包。

2008年,葛红东用自己的积蓄和借来的钱盖了厂房,当年就实现了10万斤黏豆包的产量。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攀升,葛红东乘胜追击增加了研发经费,加速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为黏豆包产品新工艺申请了专利、注册了商标。

1999年,亚沟镇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评为“中国黏豆包第一镇”。2013年,葛红东的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亚沟黏豆包制作技艺被列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树小米、阿城黑蒜、亚沟黏豆包等农产品也渐渐有了品牌效应。

但葛红东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一边实行“请进来”,积极与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用科技提升产业,吸引人才到公司。一边实现“走出去”,通过去大城市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食品深加工技术,参加创业培训,开放公司基地和加工车间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让员工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实现量到质的转变

这些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力量,为黏豆包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

葛红东联合全区41 家不同特色的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天一联合社,从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统一标准,解决了亚沟街道农民生产销售黏豆包存在品种单一、不成规模等问题。

同时,他快速建立了公司网站,开通了淘宝店,同时建立了三个层面的“十百千”销售网络,并在哈尔滨市繁华地段建立了10 个产品直销店和上百个社区流动售货点,实行产品销售社区全覆盖。他支持鼓励联合社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农超对接,使联合社产品摆上了省内外各超市的货架。他还支持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发展微商行业,做移动端线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同城异地快速配送,做大做强阿城农业品牌。

仅一年时间,公司就通过网络订单实现销售额210 万元。消费人群辐射全国各地,产品远销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

致富不忘乡亲们

目前,葛红东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到2018 年年底,联合社从50 余户增到了10 000 余户,生产规模从200万斤增到1 500万斤,产品种类从单一的黏豆包增加到30多个特色农产品,农户收入从每亩500元增加到1 000 余元。如今,公司和联合社常年安排12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起。

致富不忘乡亲们,除了用黏豆包将大家“黏”在一起,葛红东还亲力亲为做实事。他开着铲车整修道路,帮农户建养鸡场,带村里老人看病,资助贫困大学生。同时还建起绿色果蔬采摘大棚,拓展了观光农业,也拓宽了村民的就业增收渠道。

在葛红东的努力下,小小黏豆包终于走出了亚沟镇,走进了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千家万户,成了哈尔滨市的一张城市名片。K

猜你喜欢

联合社豆包哈尔滨市
画作选登
不爱洗澡的豆包
红豆包的故事
有失尊严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模式分析
“粘豆包”应写作“黏豆包”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
我们的作品
特大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