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发展途径

2022-11-07金晶晶

新农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化肥肥料

金晶晶,张 颖

(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如东 226400)

土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产品品质,通过对土壤结构、性质、费力及含水量的科学管理,将有效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实现,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保持健康发展轨道。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依然存在化学肥料使用不合理和土地污染问题严重等短板,有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开展管理活动的关键,规范土壤肥料利用机制以适应农业生产长效发展需求,这将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1 土壤肥料利用发展途径改革价值分析

1.1 落实农业现代化生产目标

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农业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前提,土地是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生产资源,土壤肥料管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种植效益,也会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对土壤和肥料展开科学管理,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目标,确保肥料利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保护周围环境。而在科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该围绕土壤实际条件展开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确定土壤肥料的使用条件、使用方法、使用规律等,确保土壤肥力得到科学提升。此外,土壤肥料管理不仅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还是有效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应该得到农业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1.2 均衡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活动既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又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土壤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根本,不同类型的土壤在结构、属性、养分、水分等等方面的情况不尽相同,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同样千差万别。因此,各个地区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应该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种植类型,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壤是可再生的农业资源,人类将其作为赖以生存的财富,土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根基,提高对土壤肥料利用的重视,才能够在农业综合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科学管理目标,均衡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利用问题

2.1 农业用地质量持续下降

根据我国对农业土壤的调查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农业用地的总体质量正在呈现持续下滑态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前化肥用量过高、耕地开发利用过度、种植模式不科学等存在直接关系。首先,农业用地中土壤养分含量正在不断下滑,特别是有机质、有机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下降非常明显,土壤的物理性状正在发生改变,土层减薄、水分涵养能力降低、养分供应不足、土壤结构不稳定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下滑。当这些问题出现以后,农业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则加大了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力度,进而导致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断上升,土壤自身环境适应能力和缓冲能力下降,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2.2 土壤流失影响加剧

当前,我国在土壤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实现了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土壤流失带来更加突出和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耕地退化和水土流失较为显著。土壤流失已经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不仅会对耕地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等严重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农业生产已经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农业整体种植效益在不断提升,但农药和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危害也影响也不容小觑。我国土地资源每年均在不断缩减,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对土壤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高度关注,通过土壤肥料的科学利用,减少土壤流失造成的影响。

2.3 化肥资源相对紧缺

农业种植整体效益的提升需要保障土壤肥力,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有效使用化肥,但是我国耕地面积较大,化肥需求量较高,化肥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首先,合成氨肥的原料包括煤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现有储量较为紧缺,无法满足需求。其次,用于肥料生产的磷矿产出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这也增加了化肥生产成本。再次,钾肥资源分布不足。化肥资源的紧缺导致土壤肥料利用面临着更多挑战,与此同时,大量的生物粪便等有机肥料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随意丢弃和堆放造成资源浪费,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发展途径

3.1 落实保育管理,利用有机肥料

当前土壤肥料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可以强化耕地保育管理模式的落实,进一步强化管理效果和质量。这一方面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的肥力,强化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和缓冲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调整土壤的性状,确保农作物可以健康稳定生产,为农作物提供它们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这也将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在土壤肥料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施肥、安全施肥和绿色施肥的原则。如果土壤费力偏低且无法满足种植需求,在经过科学衡量后可以增加化学肥料使用,进一步改善土壤品质。如果土壤肥力较为充足,则应该对土壤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模式进行调节,科学调整土壤养分供应,实现土壤肥料的科学管理。

3.2 优化肥料施用,满足农业需求

当前化肥施用不合理、生产资料相对短缺和施用方式发展滞后等问题,农业技术部门应该积极展开研究和探索,围绕各地的气候情况、土壤性质、农业生产需求、效益目标等确定肥料施用的形式和防范。缓释和控施等肥料施用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这些新型施肥技术能够保证农作物养分的释放和吸收同时进行,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生产需求,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升肥料的利用率,尽可能避免对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应该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例如GPS、GIS、物联网等。利用这些技术动态监管农作物生长状况,实现精准施肥和科学管理的目标,有效改善土壤品质,保障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优化管理机制,防治农业污染

在农业生产长效目标落实过程中,应建立起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机制,重点关注土壤污染方式。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有序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强化土壤肥料污染的专项治理,改善当前土壤肥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引导,委派拥有丰富经验和较强工作能力的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利用专题讲座、问题研讨、视频宣传等方式使得更多农民意识到科学种植和污染防控的重要性。在土地污染治理过程中,更要发挥法律武器作用,形成具有威慑力的约束机制,对于破坏土壤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规范管理土地开发和利用活动,确保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能够落实于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使得环境污染管控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农业生产的绿色环保目标也将因此而得到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化肥肥料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