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业:智慧工地新样板实践

2022-11-05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0期
关键词:工地智慧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日前,深圳鹏城实验室、广州金茂万科项目、新世界-广州地铁汉溪发展项目、深圳太子湾新世界亲子购物坊项目等工程项目陆续落地智慧工地服务。这是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业”)参与的重点智慧工地项目。盛业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科技平台,通过“产业互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双驱动发展,构建供应链科技平台。

城市智慧工地样板

中建一局一直联合盛业合作打造智慧工地。

“我们在实践中推动的智慧工地,一是我们的物联硬件设备,二是自身的智慧工地的业务系统。通过这两方面,从软件、硬件出发来进行智慧工地的打造。”深圳中建一局智慧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的智慧工地更多是结合智慧工地单位有哪些设备和哪些系统做一个选用。“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和盛业一起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与管理相结合进行流程再造,结合自身的需求去做智慧工地。我们思考了自己需要什么,结合需求再去选择产品,对产品进行定制化需求的开发。”

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相比,智慧工地项目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真正实现项目上的降本增效。

中建一局智慧建造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劳务管理方面,因为现在疫情情况下,尤其是深圳地区对防疫管理要求特别严格,要求落实一人一岗,落实白名单。如果是传统靠收集信息、靠大家一起填Excel 收集来进行管理,实际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很大的。现在通过智慧工地的人脸闸机、劳务平台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各种硬件设备和系统去实现现场的人员白名单管理。不在白名单,相当于不在现场,这在项目管理方面提升的管理水平是比较大的。针对安全方面的管理,通过AI 识别去智能识别人的违规行为,减少对安全的人员投入和管理投入,这方面也有比较明显的效应。

“数字金融+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

我国建筑行业规模已超过了24 万亿。结合行业信息化的占比,市场上已经达到了每年千亿的规模。

盛业从前年开始布局准备,做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智慧工地项目。截止到目前,盛业已经做了几十个智慧工地项目。盛业的业务模式是结合数字金融和产业互联网进行双轮驱动,通过产业互联网推动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技术帮助。

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平台市场部总经理王峰介绍,盛业在智慧工地服务的优势包括:

创新优势,具备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开展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成本优势,集成软件、硬件和实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与源头厂家规模化合作,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全国网路+本地化”模式,具有专业的实施和运维团队,可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能够对接当地政府监管平台,辅助智慧工地星级评选。

金融优势,提供数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持续为供应链赋能。

当下,我国建筑业正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面转型,各地纷纷出台智慧工地相关政策,推进智能建造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盛业也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盛业会深度参考各省市住建委、住建局发布的文件中对应的技术要求和当地的规格合规性等要求。我们也会提供集团本身专家的专业意见,形成对应的智慧工地范本,提供给各平台做参考,并从技术方面优化产品规划的方向和产品本身的技术规格的能力。”王峰表示。

“数字技术+安全系统”提升项目管理品质

智能建造从哪些地方开始着手非常重要,盛业有着自己的切身实践。

王峰介绍,盛业做的第一款产品与安全相关。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实现信息化,第一是要提效,第二是从最根本上解决工地现场常发生的问题,着力点都在安全上。

在安全方面,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去做分析和预警;第二部分是针对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人员的资质,如果是特种工人,有没有特种作业证?如果是普通工人,他的身份证是不是到期?体检报告是不是在规定的时效范围内?系统会通过年龄剔除掉童工、老龄化工人,对应给项目做预警。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AI 识别,对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措施的佩戴,以及人员聚集,特别是在疫情情况下,对高密集型施工现场进行及时预警、分析和预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现场高空作业的情况下会出现高空物体打击对应的安全隐患,针对这方面,盛业有一家子公司专门做塔机防碰撞监测,针对塔吊的过载、风速过大,包括回转异常等,都可通过监测系统采用智能的防碰撞技术进行规避。

除了塔吊之外,摄像机、龙门吊等对应的每个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会有对应的硬件监测解决方案。此外,物资运输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替代部分人工,提升现场车辆运转的效率。同时,盛业合作了上千家中小微企业,其中不乏混凝土、钢筋供应商,他们的零售价会在系统显示,通过价格比对,提供给项目方起到降本的作用。

“盛业在推进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阻碍。”王峰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总包单位现阶段最大的问题,主要聚焦于每家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差别。像中建就会领先于同行业很多,在管理上各方面做的会相对比较靠前一些。如果往下推进项目使用一套标准化的理念,难度会非常大。我们在产品落地过程中,会结合项目现场的管理现状,匹配相关的产品,而不是以一套产品去适配多个项目。

王峰表示,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智慧工地的建设也会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总包单位一直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现场周期不匹配等问题。很多线性工程在混凝土供应上,配合比与现场需要的配合比不一致,下单的数量和到货数量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使得智慧工地和数字建筑对未来行业的作用将越来越强。

未来,在盛业的发展规划中,将聚焦满足项目诉求,为一线工程管理提供能用、好用、愿意用的实用型系统,尤其重点投入安全和物资的深度应用,以及进度成本的系统化管理。整体为项目提供项目计划、项目过程管控、项目竣工验收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以安全、低碳、降本增效为准则,成本可控、进度有保障的“智慧工地”。

猜你喜欢

工地智慧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热闹的工地
工地不是游乐场
工地惊魂
工地上的女人们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