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感染鸭瘟病的诊断及防治

2022-11-05常强强

家禽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鹅群养殖场肝脏

常强强

(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安阳 455000)

鸭瘟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禽类传染病,鸭、鹅、雁等均可感染,具有起病急、传染快、致死性强的特点,且经常以群体暴发的形式出现。本文从发病情况、临床和剖解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1 发病情况

郸城县某小型养殖场内养殖有鸭、鹅各百余只,2022年1月暴发疾病,不足7日的时间内陆续发现病鹅50余只,其中12只已病死。经调查发现,该养殖场中的鸭、鹅日常处于散放混养的状态。此外,发现该养殖场有野外放牧的经历,与同村其它家禽、野生禽类不可避免存在接触。

2 病情诊断

2.1 临床表现

病鹅绝大部分表现精神萎靡、行走迟缓、羽毛散乱,其中少数病情严重的病鹅出现行动障碍,两腿无法维持长时间站立。同时,病鹅的采食量、采食频率普遍低于健康鹅,有的病鹅出现食欲废绝的表现。据养殖者自述,患病时间较长的鹅均表现明显消瘦。仔细观察12只病死鹅,发现病鹅死前均有较严重的腹泻,表现肛门处羽毛被稀便污染,死前附近地面有灰白色或绿色的水样稀便,且有明显的恶臭气味。

2.2 病理变化

选择7只病死鹅进行解剖处理,发现皮肤表面、咽喉内壁、胃肠道内壁等处均可见大量的瘀斑和出血点,其中有4只颈部明显浮肿,因出血严重形成大面积的片状淤血;鼻咽有血性、脓性分泌物,其中3只病死鹅喉头可见炎性假膜,膜颜色为灰黄色。胸部皮下组织存在黄色胶状分泌物,心包内有少量积液,部分为黄色或红色,有2只病死鹅的心脏瓣膜处存在少量出血点。所有病死鹅的肝脏均无肿胀、膨大的情况,但质地稍硬且颜色呈铜绿色,剖开肝脏,几乎所有的肝脏内部均能看到坏死灶,呈灰白色或灰黄色。

2.3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病变明显的病死鹅心脏、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细菌培养和组织触片染色镜检,均未发现细菌。取部分组织样本切成小块,加生理盐水研磨配制悬液,反复冻融,离心取上清液接种到11日龄鸭胚中,继续孵化,弃去24 h死亡胚胎,收集24 h 后死亡的鸭胚尿囊液,再接种1日龄雏鸭,发现雏鸭皮肤组织出现明显出血,且鸭肝部剖检可见灰白色坏死灶,可初步认定是鸭瘟病毒感染。结合发病情况,可判断该小型养殖场病鹅感染了鸭瘟病毒。

3 防治方法

3.1 治疗

病鹅发生鸭瘟后,先隔离饲养,采用血清治疗,即对每只患鸭肌肉注射1 mL抗鸭瘟血清,然后将电解质、维生素、葡萄糖、黄芪多糖等营养剂以拌料、饮水的方式投喂给病鹅,提高免疫力,促其尽快恢复健康。为了避免病鹅继发感染,还可肌注卡那霉素,并对病鹅生活的环境及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采取对应的治疗5日后,绝大部分病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逐渐好转。

3.2 预防

一是坚持不从疫区引进鹅苗,如需引进,必须经过严格检疫、接种疫苗后,隔离观察为健康方可进舍混群饲养;二是免疫接种是预防鸭瘟病的有效手段,可定期对鹅群接种鸭瘟灭活疫苗,一般鹅出生后20日龄左右时可实施首次免疫,剂量以每只雏鹅0.2 mL为宜,间隔5个月左右实施二次免疫。对成年种鹅或产蛋鹅,则应按照每年1~2次的频率进行免疫接种,且期间需要尽量避开雌鹅的孕产期;三是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应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并保证鹅所处生活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不宜将鹅鸭混养在同一区域当中,还要尽量避免鹅群接触健康情况不明的其它动物;四是按照相关防疫规定对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避免鸭瘟病毒的扩散传播。

4 小结

鹅感染鸭瘟后体质会大幅下降,感染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病鹅死亡。同时,鸭瘟的传染能力极强,一旦养殖区域内出现病鹅,同群或周边场区的健康鹅也将面临很大的患病风险。所以,养殖者在日常管理中不仅要全面做好养殖管理、消毒卫生与疫苗接种工作,还要注重现场细节管理,才可能避免或减少鸭瘟病发生。

猜你喜欢

鹅群养殖场肝脏
鹅群夏季管理措施
打鹅
频繁染发伤肝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放鹅娃
肝脏需要擦洗吗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肝脏需要擦洗吗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牧鹅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