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022-11-05王贺伟

家禽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雏鹅小鹅周龄

王贺伟

(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安阳 45500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引起初生雏鹅出现急性或者亚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可给养鹅业造成巨大损失。4~20日龄以下的雏鹅是本病的高发群体,以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为特征,病死率可超过90%;成年鹅也可能感染本病,一般没有神经症状出现,表现为下痢和采食量减少。现阶段小鹅瘟在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已经成为威胁养鹅业高质量发展的严重传染病。

1 流行病学

小鹅瘟属于细小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机体短时间内大量增殖,侵入血液系统,并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影响其它组织功能。所以,感染小鹅瘟后会在病鹅的内脏组织、消化系统以及血液中发现该病毒。3周龄以下的雏鹅易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鹅感染本病的几率下降,且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从传播途径来看,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鹅与病鹅等,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病鹅接触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水平传播及种蛋垂直传播。

本病有3~5 d潜伏期,鹅群一旦染病,通常呈暴发流行,传播迅速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2 临床症状

根据小鹅瘟病程的长短不同,临床上可以划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不同类型。

2.1 最急性型

常见1周龄以下的雏鹅,表现突然死亡,事先没有觉察其它任何症状,或者死前出现双腿胡乱划动、精神呆滞等症状后快速死亡。

2.2 急性型

常见于1~2周龄的雏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双腿抽搐、羽毛蓬松以及离群呆立等;排泄异常,会看到地面有大量灰黄色、灰白色的粪便等;病鹅的眼部、鼻孔等部位会出现较多分泌物,尤其是鼻孔四周被分泌物堵住,有甩头动作。

2.3 亚急性型

常见大于15日龄的雏鹅或流行后期,发病后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拉稀、吃食少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病鹅出现体型消瘦以及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导致雏鹅后期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成为“僵鹅”。

3 小鹅瘟的防控手段

3.1 疫情快速处置

为进一步降低小鹅瘟对当地养鹅业的损失,养鹅场应建立和完善疫情处理方案,重点包括:①消毒与隔离措施。对所有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感染、密切接触的病鹅进行隔离;无治疗价值的病鹅淘汰,并和污物、死鹅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食槽与水槽等进行彻底清洗、浸泡消毒,清扫鹅舍的地面并冲洗干净,更换污染的垫料,再用百毒杀喷雾消毒;②紧急治疗。当前治疗小鹅瘟病的难度较大,可对感染病鹅肌肉注射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抗体中添加0.1 g头孢噻呋。对不同日龄的雏鹅要适当增加注射剂量,还可以采用多次少量注射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标。建议:不足1周的病鹅可采用颈部注射,1 mL/只;1~2周龄病鹅,注射量为1.5 mL/只;3周龄及以上的病鹅,注射药物量为2 mL/只。若病鹅的临床症状严重,则可考虑在间隔24 h后再次注射药物。还可在饮水中投入抗病毒禽用药物,可配合使用干扰素,饮水一次即可;病情严重的饮水2 d,每天1次,效果显著。为防止细菌性感染,可早晚各1次肌注庆大霉素,连用2~3 d,帮助鹅增强体质和恢复体能。

3.2 配合中药加快治愈

在国家“减抗”背景下,中药成为众多养殖户治疗小鹅瘟的选择。常选择黄栀口服液,一般配比是2 kg水:1 mL药物,供鹅群饮用,再连续用药3~5 d即可;或者采用白头翁散,按照1~2 g/kg饲料的配比与饲料混合,连续用药3 d。

3.3 加大免疫监测和提高免疫水平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免疫监测体系能够有效预防小鹅瘟大规模暴发,养殖区内应加大监测力度,形成全覆盖的小鹅瘟病数据上报机制;其次,提高种鹅的疫苗接种率,重点提高种鹅免疫抗体的质量水平。种鹅应在产前1个月内注射一次小鹅瘟弱毒疫苗,1 mL/只,并在开产前15 d进行二次免疫,且免疫剂量可适当增大。目的是帮助母鹅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获得母源抗体,提升雏鹅的免疫力,显著降低小鹅瘟的发病率。

未免疫的种鹅或免疫期超过100 d以上种鹅繁殖的雏鹅,应在出壳日皮下注射0.1 mL/只鹅胚化弱毒苗。经过这样免疫的鹅雏,体内抗体水平可达到有效抵抗小鹅瘟病毒的能力,以此降低患小鹅瘟病的死亡率。常见的小鹅瘟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活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三种类型,与其它两种疫苗相比,基因工程疫苗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后期可以与其它疫苗联合制作多价疫苗,进而减少后期接种次数。

3.4 规范养殖,强化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应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坚持全进全出制;注意把好种鹅、雏鹅引种关,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并加强观察。加强雏鹅饲养管理,防止雏鹅与成年鹅之间流动接触。严格控制鹅舍的温湿度,饲料营养全面,日常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增强鹅体抗病力的绿色保健药物;此外,免疫接种后,养殖场可选择合适的产品提高鹅只机体免疫力,同时修复肠胃粘膜,将疫苗作用发挥到位。

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光照、密度合理。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并建立水池给鹅降温。做好场地及相关用具的日常卫生消毒工作,全场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考虑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物,如复合酚类药物、苯扎溴铵类药物等;对垫草、料槽、场地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种鹅场在孵蛋前注意孵化器消毒,且不要忽视鹅蛋表面清洁环节;对污染物和病死鹅要作无害化处理。这些可以有效防止因管理不当、不规范养殖造成该病的流行。

猜你喜欢

雏鹅小鹅周龄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石头剪子布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