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2-11-05汪振有李防修林云圣冷寒冰

家禽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雏鸭养鸭侏儒

汪振有,李防修,林云圣,冷寒冰

(1.中粮饲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江苏 张家港 215634;2.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3)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是由鸭源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2014年11 月以来,我国苏、鲁、豫、皖、冀等地相继出现,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短缩和舌头外伸为特征,养殖场俗称“大舌病”。该病最早于2000年在我国南方养鸭地区零星发生,然后逐渐扩散;2013年报道江苏徐州发生本病;2015年山东、河北、河南大面积发生。有研究表明,导致该病的病原是鸭源细小病毒,鸭感染后,约有20%~30%的病鸭出现生长缓慢、体重不达标、残次鸭增多,胴体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鸭群的出栏体重和鸭肉产品质量。

1 流行病学

不同品种的肉鸭均可发生本病,其中樱桃谷鸭最多。通常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日龄多在7~25日龄,有的肉鸭一周内即可发生断腿、断翅现象,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率通常在5%~20%,出栏体重较正常鸭低20%~30%,一旦发病会迅速蔓延开来,接下来几批鸭也会发生感染。

2 临床症状

病鸭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叉开,呈“八字腿”状,翻滚、侧卧,跛行、瘫痪,骨质疏松,易导致断翅、断腿,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细小病毒导致机体钙吸收受阻,从而出现骨质疏松。鸭一般在15日龄以后,上下喙变短,舌头外伸下垂1~3cm,僵硬不灵活,舌部肌肉钙化增生或麻痹,俗称“大舌病”;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部分鸭出现腹泻。由于病鸭出现运动障碍、采食困难,致使生长速度减慢,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鸭无明显病理变化,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和肠黏膜脱落形成的黑色肠栓。

4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诊断、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如病毒分离、动物攻毒试验以及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而常规的PCR和血清学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小鹅瘟病毒和这种新型鸭源细小病毒,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的序列相似性以及抗原交叉性。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降低饲养密度并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应激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家禽养殖的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鸭群的健康并充分发挥其遗传生长潜能。定时喂料,保持健康洁净的饮水,平养鸭及时更换垫料。按照鸭群的日龄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湿度控制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鸭群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湿度低,可引起鸭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温度高时影响鸭群羽毛的生长及生产性能。

良好的通风也是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天气寒冷时节易发,这时不应只注重保温而忽视通风,一定要保持舍内空气的清新,才能让鸭群保持健康的状态。

5.2 做好养鸭场的消毒工作

定期消毒场区、鸭舍环境,降低环境中病毒载量,对外来车辆、用具、人员都应做好消毒工作、病死鸭无害化处理。但在实际养殖中,特别是平养鸭消毒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好,由于舍内有机物过多,消毒效果不理想,导致舍内病毒载量过高。若此时鸭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发生短喙-侏儒综合征及感染其它病毒。笼养鸭在消毒方面做的相对好些,但依然存在消毒不彻底、消毒剂选择不正确的现象,由于细小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单链DNA病毒,使用一般消毒剂效果不理想,故一定要选择高效消毒剂才能高效杀灭细小病毒。

5.3 健康鸭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选择健康鸭苗,如活泼好动、叫声洪亮、大小均一、无脐炎、种鸭细小病毒阴性的雏鸭。带毒种鸭可经种蛋将病毒传播至雏鸭,通过孵化场污染也会将病毒传给雏鸭,生产中往往发病严重的都是垂直传播造成的感染。水平传播也是群发短喙-侏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细小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在舍内存活较长时间。当鸭群有鸭感染时,通过粪便往外大量排毒,可引起其它鸭群发病。

5.4 保障鸭群饲料合理的营养,防止饲料霉变

饲料是家禽生长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适宜合理的营养是鸭群健康生长的基础。使用中要注意霉菌的问题,霉菌毒素可以引起鸭群器官损伤,降低其免疫力,导致免疫抑制。虽然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发病主要是在冬春季,霉菌毒素不活跃,但是料槽中长时间放置饲料可导致饲料霉变,虽然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较夏季低,但也不应忽视。

5.5 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早期感染和垂直感染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种鸭可在40~50日龄和80~90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活疫苗。雏鸭1~3日龄注射疫苗或抗体,每只0.8 mL,在疫苗或抗体中加入头孢噻呋等药物可提高鸭苗存活率和免疫效果。13日龄肉鸭注射小鹅瘟抗体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5.6 及时挑出患病鸭进行隔离治疗

症状较轻的鸭可注射小鹅瘟抗体,同时配合增强免疫力的生物制品白细胞介素2,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应激反应。

5.7 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病鸭

表现为大舌、骨质疏松的病鸭且无治疗价值,应考虑淘汰。没有饲养价值的病鸭继续治疗和饲养下去,不仅养殖场经济效益得不到及时止损,反而还会危及其它健康的鸭群,百弊无一利。

5.8 使用独瘟克(主要成份:干扰素)及鱼肝油饮水,补充VA、VD,可以抗病毒、提升免疫力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主要病原是鸭源细小病毒。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降低体内病毒载量是切断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而使用干扰素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同时缓解病毒导致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力,使鸭群恢复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雏鸭养鸭侏儒
“侏儒”蜻蜓
亚洲象中的婆罗洲侏儒象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巧得妙方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亚马孙雨林首次发现杂交鸟类
樱桃谷鸭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村里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