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培育加州鲈鱼种试验

2022-11-05屈思瑶江波雷婷王伟

水产养殖 2022年1期
关键词:尾水放苗鱼苗

屈思瑶,江波,雷婷,王伟

(1.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陕西 西安 710000;2.黄陵县水产工作站,陕西 延安 727300)

加州鲈(以下简称鲈鱼),学名大口黑鲈(),在分类学上属鱼纲、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贵鱼类之一,吸引了一大批养殖从业者。鲈鱼主要栖息在较温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盐度适应性较广,在水温1℃至36℃范围内均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然而,陕北地区只能在每年的4—10月开展鲈鱼养殖,养殖时间短且经济效益不高。2021年3—5月,在黄陵县利用温室大棚技术成功培育大规格鲈鱼鱼种1 350 kg,为陕北地区养殖鲈鱼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在黄陵县水产良种场(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刘家川村)开展试验。黄陵县位于陕北地区,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5℃,冬季不适宜养殖鲈鱼。

1.2 温室大棚改造

试验所用温室大棚由两个面积为225 m的水泥池改造而成,在水泥池外部搭建大棚,进排水设施齐全,改造费用合计5万元(含棚膜)。

1.3 鱼苗来源

2021年3月22日,从国家级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引进3万尾鱼苗,大小整齐,体长1.5 cm,无病弱苗和死苗。

1.4 水源和水质

水源为地下井水,pH值为7.4,ρ(总磷)为0.036 mg/L,ρ(非离子氨)为0.01 mg/L,ρ(高锰酸盐指数)为1.74 mg/L,ρ(镉)为0.001 mg/L,铜、锌、铅均未检出,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1.5 增氧和排水设备

采用2 kW空压机2台,在养殖池塘全池铺设自沉管和曝气管进行微孔增氧。水泥池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口设在大棚一侧,自带排水阀门,打开后即可排水。

1.6 进排水频率

每2 d进水一次,一次进水100 m。每日下午投食结束1 h后,打开排水阀门,排水1 h。

1.7 尾水处理

尾水排出后,使用转鼓式水动力微滤机,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废弃物分离出来,排入池岸边的干燥发酵池。对养殖尾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处理后,养殖尾水可以循环利用。

2 苗种培育

2.1 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3 d,全池消毒,加水至水深100~120 cm,将池水温度调节至20℃左右,pH值调节至7.5~8.5,ρ(溶解氧)>5 mg/L。

2.2 鱼苗投放

2021年3月22日,将3万尾鲈鱼苗去除纸箱后,连同塑料包装放入大棚培育池,待袋内水温和池中水温相近后解开包装袋,放苗。

2.3 投饲管理

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8%~50%。放苗后第一个月,每天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以30 min吃完为准。放苗后第二个月,基本固定为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30 min,投喂开始时间为09:00和17:00,依据鱼体大小及时调整饲料规格,每天投喂量占鱼体总质量的3%~5%。放苗后第三个月,每半个月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电解多维类等药物,连续投喂5 d,提高鱼体免疫力,预防病害。

2.4 日常管理

在黎明、中午和傍晚巡塘,观察池鱼活动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4月份开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逐渐提高水位至1.5~2.0 m,投食中若池鱼摄食不正常,应及时换水,保持水体清新,防止氨氮等有害物质浓度过高。

3 投入与产出

3.1 投入

2021年3月22日,投放3万尾鱼苗,购苗费用合计4.5万元。

3.2 产出

经过3个月温室大棚养殖,产出大规格鱼种2.7万尾,成活率超90%,平均规格50 g/尾,产量约1 350 kg,售价60元/kg,产值约8万元。

4 结语

陕北地区利用温室大棚技术,配合外塘养殖,既可在每年3月份提早进行大规格鲈鱼鱼种的培育,又可在10月份后继续对商品鲈鱼进行养殖,延长销售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尾水放苗鱼苗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减污达标排放技术措施探讨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诗意的劳作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浅谈在尾水堰上设闸门对发电量的影响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