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与未来传承趋势研究

2022-11-05

武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仡佬族黔北苗族

范 维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元。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形成了该民族独自特有的文化特色,养育该民族的生生不息。而每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文化,代表该民族的文化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贵州黔北地区,以仡佬族、苗族等为主要代表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仡佬族吃新节、苗族的六月六等节日活动为主线,承载它的价值和魅力,展现了该地区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和青春洋溢的精神风貌。在黔北的赤水河流域,赤水独竹漂成为该地域水上发展的重要传承项目,而小手拳、游氏武术也在历史的沉淀中,在传承人的精心打造下,成为黔北重要的地域特色武术文化,在对外重大交流赛事中,展示其丰富的武术文化价值,得到国内外武术人士的好评。

以史为鉴,可以明智,催人奋进。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的挖掘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有的形成该民族的文化标识、地域品牌,影响并带领其它传统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但也看到,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制约、人才的匮乏、文化思维和发展路径等相关要素的不完善,有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在内涵深度和广度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承发展。个别特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发展路径越走越窄,有的失去了它原有的文化特色。因此,加强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发展研究任重道远,必须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它的传承历史、发展路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才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它的价值魅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项目的地域性特点比较明显,这与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有着重大的联系。在不断挖掘、整理、打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它以不同的内容形式、表达方式,呈现应有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的呈现,还承载该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追求。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欢喜团、高脚竞速、踩堂舞、打磨秋、跳拱、打鸡公架、打洋站、打秋千、牛撵牛、跳皮筋、甩甩秋、扭扁担、竹竿舞、牛筋舞、抢花炮、高台舞狮、推屎耙、挑唆、抱蛋等等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和谢坝仡佬族苗族乡等仡佬族聚居地。

苗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主要有:爬花杆、踩月亮、舞高桩、珍珠球、高脚竞速、押加、板鞋、滚山珠、上刀梯、苗族斗脚舞等等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及习水土河等苗族聚居地。赤水河流域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独竹漂、游氏武术、李氏武术、小手拳等项目。其中赤水独竹漂来源赤水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形成独特的水上竞技表演项目。而游氏武术、小手拳源于四川峨眉武术的传承发展与演变。温水小手拳,竞技特点为“一打力、二打疾、三技巧、四眼力”。其套路有12个,目前保存完整的有10套。这10个套路为三战锤、八式锤、六合肘、反封锤、百虎投堂、将军挂印、老王坐殿、敞手锤、武当锤、总择锤;赤水游氏武术,内容繁多,共计62个传统套路。主要包括八段锦、达摩劲功、少林虎爪拳、僧门拳、五禽戏、蛇矛枪、梅花枪、花枪、八门金锁枪、迎面锤等等。具有修身养性、强健体魄、舒筋活血、振奋精神、治病救人的运动功效。黔北传统棋类活动也较为丰富:有五马棋、和尚棋、猪蹄叉棋、六子棋、上天棋、黔北和尚棋等等。这些项目主要承载于仡佬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除以上项目外,还有一些传统健身项目,在黔北传统节日活动中开展。如抵杠、老鹰捉小鸡、丢天、骑马马肩、花样跳绳、拔河等等项目,为节日活动增添了无限的快乐。

2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特征

2.1 地域传承性

每一个民族都承载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中,通过不断的演变、创新、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标识。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具有地域性、传承性,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特征。黔北地区仡佬族、苗族展示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文化信仰、经济建设等方面息息相关。在传承过程中,民族文化特色厚重,具有独立性、特殊性,其形成的内容表达、组织形式、开展时间、表演地点存在于该地区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以仡佬族的吃新节、苗族的六月六等节日活动,开展的爬花杆、踩月亮、舞高桩、打篾鸡蛋、打花龙、打欢喜团、高脚竞速、抢花炮、高台舞狮、推屎耙、挑唆、抱蛋等项目,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又是对新时代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价值表达。

2.2 文化鉴赏性

黔北传统体育文化,承载不同的文化价值,寓文化内涵、娱乐分享、竞技健身、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于一体,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表演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鉴赏价值高。不管是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打花龙、高台舞狮、挑唆、抱蛋,还是苗族的爬花杆、踩月亮、舞高桩、苗族斗脚舞,以及赤水独竹漂、游氏武术、小手拳等等,都具有重要的舞台表演效果,给人赏心悦目,带来美的视角享受,对构建健康美、心灵美、文化美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竞技健身性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大多与该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及生存发展息息相关,通过相关活动提高身体机能、生活本领来强化民族群体的体质,在自然法则及生存对抗中获得希望,满足民族敷衍生存发展的需要。不管是运动竞技项目、竞技表演项目,从最初的产生,到现在的竞技发展,都具有浓郁的健身性、竞技性。在民族传统节日、祭典活动、民族体育运动会中,以不同的运动形式、竞技风格、文化内容,承载爬花杆、踩月亮、舞高桩、打篾鸡蛋、高脚竞速、高台舞狮、赤水独竹漂、游氏武术、小手拳等项目的健身价值。

2.4 表演娱乐性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寓教于乐、以乐强体、以乐传文。特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表演过程中融合了音乐、美术、民族文化、竞技健身、竞技娱乐、竞技鉴赏等特点,增添了舞台竞技表演的娱乐性、文化观赏性、传承价值快乐性。特别是高台舞狮、赤水独竹漂、爬花杆、踩月亮、舞高桩等竞技表演项目,具有惊、险、奇等竞技特点,给参与者心灵起伏回荡,运动过程回味无穷。

3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黔北地区在不断的挖掘、整理、打造过程中,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成为省市项目名录的有仡佬族傩戏、苗族斗脚舞、仡佬族高台舞狮、仡佬族打蔑鸡蛋、赤水独竹漂、游氏武术、苗族的踩月亮、仡佬族踩堂舞、仡佬族抱蛋、仡佬族打欢喜团、五马棋、温水小手拳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成功,对推进黔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建设性作用。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区域基地的构建与保护、俱乐部的建设发展、学校民传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传承人的评定与保护、项目的开发与创新,形成了相关项目保护发展的良好态势。其项目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有竞技套路的展示、有表演项目的娱乐性发展,从项目的内容、组织形式、运动方法满足不同节日活动、不同群体、不同等级赛事活动的需要,这为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牌构建、教育输出、文化产业布局、创新形式还不够完善,民族传统文化要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建设保护与创新发展过程。在黔北,有的区域和传承人只注重项目的申报工作,对后续的经济投入、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品牌打造、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充分,存在与之配套工作的滞后,部分品牌效应效果不够明显,参加大型赛事活动效果不佳,对区域其它项目的带动缺乏支撑价值,影响了区域整体传统体育项目更深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发展。因此,面对外来体育文化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冲击,必须加强传承人后继人才的培养,改良价值不够完善的传承项目、套路,进行挖掘创新发展,通过传统节日活动、祭祖活动、基地传承、学校推广、民族运动会等等方式,建立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新途径。

4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传承趋势

4.1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根文化研究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它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沉淀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翅膀,为民族文化自信及民族精神风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每一个特色项目以特殊的娱乐形式、健身功能、竞技方式,在节日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推崇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共识,实现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有效发展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探析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从它的内容、组织形式、运动方法、竞技特征等方面凝聚民族文化的内涵价值,赋予民族内在的精神品质,起到运动育人、培养育人、鉴赏育人的功能,并加强黔北根文化的研究,从民族区域、民族信仰、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等方面开展,探寻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希望、梦想与魅力。

4.2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构建

第一,加强民族基地的建设。在发源地、传承重点区域,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基地。有历史文化内涵承载、传承发展的记载,包括历史典故、事件、项目起源与发展、项目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记载,可以采用实物(如挖掘的实物)、图片、录像、口述史等方面的记载。同时采用传承人建设与保护、基地人才培养、品牌构建、基地旅游开发等形式,为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保障。第二,加强与民族区域学校的融合发展。通过与学校的对口建设,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学校的体育活动中,构建民族体育特色学校。挖掘有价值的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竞技表演套路,在特色学校进行普及推广与提升,促进后继人才的健康培养。第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使该地区特色项目参与不同级别的赛事活动,在展示自我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技价值、文化认同感。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较量中,看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为该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构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4.3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品牌打造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要体现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健身价值功能、竞技表演价值、娱乐鉴赏功能。以民族文化起源为基地建设中心,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教育为发展对象,构建品牌传承发展思路。在提升项目竞技水平的同时,加强文化内涵的凝练,使形成的品牌项目既代表了该民族项目的竞技能力、文化特色,又代表了该地区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文化和精神素养。从内到外表现着品牌项目的民族文化属性、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价值。通过品牌的构建,形成该地区民族文化竞技表演特色,起到以点带面的发展作用,为区域经济、文化品牌、民族精神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4.4 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区域旅游经济融合发展

黔北地区历史文化丰富,有长征红色文化、播州土司文化、世界遗产赤水丹霞地貌等重要文化资源。而仡佬族主要聚居在黔北,是研究仡佬族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库。近年来,以不同的形式,在黔北地区开展了仡佬族祭祖活动、吃新节、傩戏文化、六月六、三月三、丰收节、娄山关长征文化户外长跑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黔北旅游业的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黔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要借助旅游资源发展平台,开发文化竞技表演功能。通过旅游平台的展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崇民族文化健康精神、呈现竞技鉴赏功能,进而打造旅游文化价值品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仡佬族黔北苗族
仡佬族生态信仰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苗族民歌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黔北六县茶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