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冷变频压缩机内排气管路压力脉动研究

2022-11-04韩宝坤田志远鲍怀谦张宗振王金瑞魏永长

流体机械 2022年9期
关键词:倍频排气管脉动

韩宝坤 ,田志远 ,鲍怀谦 ,张宗振 ,2,王金瑞 ,魏永长

(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0016)

0 引言

制冷变频压缩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电机为源动力,拖动曲轴旋转,通过套在曲轴偏心圆上的连杆,实现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气缸内的吸、排气容积发生变化,完成吸、排气工作。由于压缩机吸、排气阀片的间歇性开启和关闭,制冷剂在压缩机管路中指定点的气流压力、速度呈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气流脉动[1]。气流脉动包括压力脉动和速度脉动,其中压力脉动是激发压缩机及冰箱管道机械振动的主要成分,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压力脉动作为压缩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不仅影响压缩机单体振动,也会通过与之相连的冰箱管路系统影响制冷设备整机振动,而且对于冰箱制冷系统来说,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速高、紊流现象严重,所产生的压力脉动是产生制冷剂噪声的主要原因[2-3]。目前,国内外对管道压力脉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献[4]通过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2台往复式压缩机并机运行时管道系统中关键部位的气流脉动,分析了层流和3种不同湍流模型下的气流脉动特性。文献[5]调研了压缩机气流脉动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重点需关注的研究内容。文献[6]以平面波理论为基础,建立压缩机管路系统气流压力脉动计算模型,分析讨论了压缩机排气缓冲罐直径、排气口到缓冲罐连接管长度2个因素,对管道内气流压力脉动大小的影响规律。文献[7]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分析了滚动转子压缩机消声器内的压力脉动,优化了压缩机消声器的传递损失。

在管道气流脉动分析方面,多数研究未考虑阀腔对气流脉动的影响,然而气阀运动规律对管道气流脉动影响显著,且相互作用。因此,本文首先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完整模拟压缩机工作过程,监测排气孔速度变化,得到入口速度边界,然后建立内排气管路数值模型,分析时域和频域下的压力脉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方案,探究缓冲腔、排气管管径及管长等主要影响因素对管路压力脉动、压力损失的影响,为压缩机的降噪及管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1 理论背景

1.1 标准RNG 模型

标准模型需要求解湍动能及其耗散率方程。湍动能输运方程是通过精准的方程推导得到,耗散率方程通过物理推理得到[8]。标准模型的湍动能和耗散率方程见下式:

式中 Gk——由于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产生;

Gb——由于浮力影响引起的湍动能产生;

YM——可压缩湍流脉动膨胀对总的耗散率的影响;

μt——湍流黏性系数。

1.2 压力不均匀度与压力损失

制冷剂在压缩机管路中指定点的气流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即压力脉动,如图1所示。

图1 压力脉动示意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ressure pulsation

压力脉动的程度,可用压力不均匀度δ来表征,其值由式(4)确定[9]。压力损失也称阻力损失,由内排气管路进口与出口端平均全压的降低量表征,其值由式(5)确定[10]。

式中 pmax——管路中气流的最大压力;

pmin——管路中气流最小压力;

p0——管路中气流平均压力;

Δp——管路的压力损失;

pin——管路进口的气流压力;

pout——管路出口的气流压力。

2 内排气管路数值模拟

2.1 物理及数值模型

本文以某型号制冷压缩机的内排气管路为研究对象,包括排气孔、气缸槽、缓冲腔、台阶孔和排气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CDM提取流场模型,设置D1-D8 8个监测点,观察内排气管路中的压力脉动,表1列出了监测点的具体位置,模型及监测点如图2所示。模型网格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网格质量和计算收敛性,采取区域划分的方式生成网格,即对于形状规则的排气孔、台阶孔、排气管,采用扫掠的方式生成结构网格,其余形状不规则的几何体,划分为非结构网格,排气管内径较小,设置体尺寸加密网格,边界层设置为5层,网格总数量超过40万,平均单元质量大于0.73,平均正交质量大于0.81。

表1 监测点位置Tab.1 Location of monitoring point

图2 流场三维模型Fig.2 3D model of flow field

图3 流场网格Fig.3 Flow field grids

为了考虑气阀运动规律以及排气回流对管道气流脉动的影响,本文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完整模拟压缩机工作过程,监测排气孔速度变化,得到入口速度边界,如图4所示。

图4 管路入口速度Fig.4 Speed of pipeline inlet

压缩机运行转速为1 200 r/min,转动频率为20 Hz,数值模拟采用 FLUENT软件,非稳态过程求解瞬时压力脉动,流体模型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考虑管路中气体的压缩性,选取理想气体材料,求解方法选用基于压力基的simple方法,壁面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入口边界设定为非定常速度入口,通过编写UDF输入,出口采用定常压力边界条件,压力值设定0.755 MPa,以曲轴旋转0.36°作为一个时间步,仿真13个工作周期,收敛精度设置为 1.0×10-5。

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制冷压缩机一个工作周期包括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4个阶段,排气阶段是压力脉动产生的主要时期,考虑到排气阀片的延迟关闭和制冷剂回流会对压力脉动产生影响,本文以压缩阶段起点为仿真始点,每个时间步保存一次数据,分析时域和频域下的压力脉动情况。

图5示出8个监测点压力脉动的时域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管路中的气流压力为周期性变化,在一个周期内,压力曲线存在1个压力峰值,压力峰值的数量对应压缩机的排气次数。对压力脉动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监测点压力脉动的频谱[11-13],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频率成分以低频为主,最大峰值出现在40 Hz附近,为2倍转频,在1倍和3倍转频处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压力峰值。

图5 监测点压力脉动时域Fig.5 Time domain diagram of pressure pulsation at monitoring point

图6 监测点压力脉动频域Fig.6 Frequency domain diagram of pressure pulsation at monitoring point

综合图5~6可知,监测点1和监测点2的压力脉动几乎相同,表明气缸槽对管路压力脉动的影响较小;相比监测点2,监测点3的压力脉动有小幅度减小,说明台阶孔对压力脉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倍和2倍转频,压力幅值分别减小了336 Pa和380 Pa,主要原因在于,当气流经过缩口时,流束收缩,压力降低,消耗能量;对比监测点3和点4,可以看出缓冲腔对压力脉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本可以消除200 Hz以上的压力锋值;通过监测点4~8可知,管道可以消耗一定的传递能量,压力脉动沿排气管出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出口处的压力锋值主要分布在5倍频以内。

3 压力脉动影响因素分析

增加系统能量损耗是削弱压力脉动的主要途径,而气流流速大小和方向的改变,就能改变系统的能量。对于内排气管路来说,主要通过2种方式改变系统能量损耗,一是改变具有能量储存作用的缓冲腔的容积,二是改变管路组成部分的结构。基于此,结合生产工艺的需求,本文考虑缓冲腔容积及排气管内径和长度3种主要因素,选取排气管中D4,D5,D6 3个监测点,提出4种不同方案,与原方案对比分析,结构参数见表2,结构示意如图7所示。

表2 结构参数Tab.2 Structural parameters

图7 不同方案结构示意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different schemes

3.1 瞬态模拟及结果分析

模拟5种方案的瞬态流场变化,计算3个监测点的压力不均匀度,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3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表明管路不同位置的压力脉动具有一致性。通过对比方案1,2与原方案可知,管径为2.0 mm时,管路中的压力不均匀度最小,并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方案1较原方案的压力不均匀度降低了0.96%;通过对比方案3,4与原方案可知,增加缓冲腔的容积和排气管的长度可以抑制管路中的压力脉动,降低压力不均匀度,降低幅度分别为0.73%,0.61%。

图8 压力不均匀度Fig.8 Pressure unevenness

图9示出监测点4的1~5倍频压力峰值,对比方案1,2和原方案可知,减小排气管的内径,会提高1倍频锋值,降低2,3倍频锋值,说明减小管径主要通过降低2,3倍频锋值减小压力脉动;对比方案3和原方案可知,增加排气管的长度,会导致2倍频锋值明显降低,3,4倍频锋值略有提高,1,5倍频锋值轻微波动,说明增加管长主要通过降低2倍频锋值减小压力脉动;对比方案4和原方案,可以看出增加缓冲腔容积对1~5倍频峰值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图9 1~5倍频压力峰值Fig.9 1~5 octave pressure peak chart

3.2 稳态模拟及结果分析

模拟5种方案的稳态流场变化,入口边界设定为速度入口,速度值为5 m/s,出口边界设置为压力出口,压力值为0.755 MPa。

计算管路压力损失,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如图10所示。通过对比方案1,2和原方案可知,管径为2.0 mm时,管路的压力损失最大,较原方案增加了0.82%,而随着管径的增加,气流在截面突变处产生涡流的程度减缓,压力损失大幅度减小;对比方案3和原方案可知,增加内排气管的长度会增大气流流经排气管的沿程摩擦阻力,增加管路的压力损失,与原方案相比,方案3的压力损失增加了0.36%;对比方案4与原方案可知,增加缓冲腔的容积对管路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小,表明缓冲腔内没有明显的压力降,最大的压力损失发生在排气管内。

图10 稳态压力损失Fig.10 Steady state pressure loss

4 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不同方案下压缩机的运行性能,选用某型号变频压缩机,气缸容积直径25.4 mm,行程21.2 mm,进行整机性能及振动测试。为了确保试验精度,每种方案测试两次,在保证单一变量的前提下取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该变频压缩机最高转速为4 500 r/min,试验参数同数值模拟保持一致,工质为R600a,标椎工况环境温度32.2 ℃,蒸发温度-23.3 ℃,冷凝温度54.4 ℃,测试结果见表 3,4。

表3 不同方案下压缩机振动测试结果Tab.3 Compressor vibration test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m·s-2)

表4 不同方案下压缩机性能测试结果Tab.4 Compressor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分析振动测试结果可知,较原方案,方案1,3,4的整机振动均有降低,其变化趋势与数值模拟的压力脉动变化相同,表明减小管路压力脉动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噪声。但同时,管路结构的变化也会改变管路的压力损失,进而影响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方案1,3,4等3种方案中,仅方案4的制冷量没有下降,且整体COP得到了改善。

5 结论

(1)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管路中的压力脉动存在1个峰值,峰值的数量对应压缩机的排气次数;频率成分以低频为主,最大峰值出现在2倍转频,其次为1倍和3倍转频。

(2)台阶孔和缓冲腔能抑制管路中的压力脉动,缓冲腔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基本可以消除200 Hz以上的锋值,台阶孔主要抑制1,2倍频峰值,出口处的锋值主要分布在5倍频以内。

(3)对5种方案分析发现,随着管径、管长和缓冲腔容积的改变,管路中的压力脉动和压力损失展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方案4较其他方案具备较好的运行性能,可在不增加管路压力损失的情况下大幅抑制管路中的压力脉动。

猜你喜欢

倍频排气管脉动
基于光电振荡环路的三分之四倍频系统
基于Ansys Maxwell的同步电动机定子电流脉动分析
基于微波倍频源太赫兹频段雷达散射截面测量
排气管周围温度场分析
堵不堵排气管
浅谈我国当前挤奶机脉动器的发展趋势
路虎揽胜车左侧排气管冒浓烟
浅析双排气管汽油车尾气检测取样方法
地脉动在大震前的异常变化研究
双块KTP晶体正交倍频的绿光激光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