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辽西北返乡大学生创业保障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2-11-04崔宁张骥李思佳林靖力

科技与创新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

崔宁,张骥,李思佳,林靖力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 125000)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10-18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1]。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李克强总理在2021 年5 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3]。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市结构性产能过剩增加了就业结构性矛盾;而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其中约1 500 万失业人员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现实就业需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向互动关照下,作为具有创新与创业双重特征的劳动力,大学生所具备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与“乡村振兴”高度契合。

因此,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乡村人才引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明乡风等要求的至关重要保障。虽然各地政府与相关主体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了高效推进,但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研究主体,提高创业效率和创业成功率的保障模式的构建还未出现,缺乏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本文将乡村振兴作为宏观创业背景,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基础,构建以返乡大学生为主体,包含精神支撑、资源保证、培训指导和政策措施的创业保障体系架构,通过创业保障体系的创新实现两者协同发展,同时也为政府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1 辽西北返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问题

1.1 辽西北返乡大学生创业现状

辽西北地区包括辽宁的朝阳市、铁岭市和阜新市,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气候多风少雨,农业生产形式单一,经济水平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4]。作为五大区域之一的辽西北要突出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屏障区建设,阜新市作为辽西北的核心,农业是第一产业,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以辽宁工大为依托,吸引、培养农业创业人才,实现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朝阳市于2016 年发布了关于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2017 年全面实施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行动计划[5]。阜新市2017 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或毕业后未实现就业的,都可免费参加市职业培训定点机构组织的职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高校毕业生创业,对未进入孵化基地(园区)、租赁场地进行首次自主创业(指首次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3 年内)给予创业场地补贴;毕业2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 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6]。2020 年6 月,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大力实施就业专项计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7]。铁岭市也出台了吸引大学生来铁创业的相关政策。

1.2 辽西北返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辽西北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吸引和服务返乡大学生创业,但从目前的创业形势来看,返乡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2.1 大学生返乡后创业意愿低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为例,对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意愿进行调查,发放300 份问卷,结果显示257份有效问卷中,只有7%的大学生有返乡创业意愿并已经开始创业,有39.5%有返乡创业意愿但未开始创业,有53.5%的学生不考虑返乡创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条件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大学生认为乡村的发展上限较小;乡村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从乡村的历史发展渊源来看,熟人社会现象明显,有一些抱团现象,大学生返乡创业无法深度融入当地生活,并且社会保障的保障程度较低,返乡创业后不能保障未来子女的生活;根据大学生自身受到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从乡村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认为已经从乡村出来,不愿意再回到乡村生活;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在当地有不到位的现象,各类融资政策并没有使大学生得到普惠的优势条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政策没有完整贯彻支持。综上所述,即使很多大学生拥有很深的乡土情怀并且热爱自己的家乡,也高度关注着乡村振兴发展,但是仍然处于观望状态,等待政策条件的成熟以及乡村创业环境得到改善。

1.2.2 大学生返乡后创业成功率低

辽西北地区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第三产业不发达。以能源为主导的城市在能源枯竭后迅速衰落,经济水平及城市建设落后的三线城市,城市规模及发展空间小,居民观念保守落后。教育多以升学教育为主,在固化的教育体制下,未能向学生有效传递先进的革新理念。新事物在辽西北的推广困难重重。当前存在的基本是以发展电子商务为主要创业形式,并且农村经济模式单一,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空间资源有限,村民支持度均有限。以辽宁双创产业孵化园阜新常青站数据为例,该站近5 年接纳大学生返乡后创业实例数达到了125 例,其中从创业伊始到宣告创业失败不足2 年的实例数达到了54 例,约占总创业实例数的43.2%;从创业伊始到宣告创业失败超过2 年却不足5 年的实例数达到了37 例,约占总创业实例数的29.6%。

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率低,分析其原因如下: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经验不足,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大部分属于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付诸于实践,社会经验也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现状、困难以及创业的对接工作知之甚少,没有充足准备,创业的能力较差;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从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来说,大部分处于探索和初步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不足,在目前的创业教育中,主要侧重的是关于创业理论的基础性知识,从宏观层面解读分析并讲授相关的扶持政策,缺乏有创业实践经验的的教师指导和相关的培训机构,即地方的创业实践培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严重缺乏。

2 乡村振兴视角下返乡大学生创业保障模式的构建

2.1 构建创业保障模式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构建创业保障模式就尤为重要。在构建过程中,可以找到乡村振兴的措施、方法及对策建议等,同时,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措施,创业存在的瓶颈和对策也可以被发现并改进解决。更重要的是将二者结合,以返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借鉴其优势与“乡村振兴”契合,可以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2.2 构建创业保障模式的原则

2.2.1 科学性是构建创业保障模式的“根”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政府需要以动态、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返乡大学生的创业。用在返乡大学生创业上也可以给出很多的启发,从动态的角度去思考创业,社会在发展、信息更丰富、资讯的传播与碰撞越来越快,所以在构建创业保障模式时,变通是极其重要的一点,以统筹的思维面对多变的创业格局。

2.2.2 系统性是构建创业保障模式的“茎”

系统即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系统性的思维方式的整体性是由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决定的。整体性是建立在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的。整体与部分是分不开的。整体的属性和功能是由各部分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产生的。而整体也是基于这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对部分进行控制。正如创业保障模式,创业本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再加之返乡大学生和乡村振兴这2 大背景,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和对系统的整体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2.3 有效性是构建创业保障模式的“叶”

有效性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为帮助大学生创业而设计的方案能否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正如前文提到的,虽然各地政府都在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活动,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还缺乏经济和知识背景上的基础,使创业成功率无法提高,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较少。

因此,在创建创业保障模式时,需要以科学性为前提,系统性为指引,有效性为目标,才能够使“根”“茎”“叶”共同作用,使创业保障模式更具灵魂与创造力。这种模式必须包含精神支撑、资源保证、培训指导和政策措施,进而使成功率与效率稳步提高。

2.3 构建创业保障体系

以辽西北为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主体,以创业三要素(即“机会”“团队”“资源”)为研究支点,以创业成功为目的,构建返乡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架构,简称“O-SPARP”,如图1所示。模式运转的主要结构如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机会O),对具体内容进行统筹。创业精神的支撑(精神S)以创新为灵魂,以合作为精髓,执冒险为天性,任执着为本色,分别指导着以返乡大学生为主体(主体P)的创业培训指导(指导A)和创业资源保证(资源R)。创业培训指导将分为前、中、后期3 部分,由乡村创业指导机构进行培训。而创业资源保证则包括以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技术资源3个方面为整合的乡村基础性创业资源。上述的乡村创业指导机构和乡村基础性创业资源则是由创业保障措施(政策P)加以保障的,通过创业培训指导以及创业物资提供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要素,为的就是让返乡大学生能在政策支持下创办企业,实现自己的企业实践与创业实践。最终达成三点一线,机会引导团队,资源支持团队,团队铸造辉煌。如此,创业成功率将大幅提高。

图1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架构

3 辽西北返乡大学生创业保障的具体对策

在上述创业保障模式下,具体的保障措施就成为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诱因,同时也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保障。

3.1 完善创业政策,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

以政策资金吸引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与付出的就业之路,尤其面临高校毕业就业压力大的现实,返乡创业更具优势,而大学生返乡创业是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的。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创业政策,要以政策资金为基础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落实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待遇,要结合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实际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重新塑造完美的开发与规划方案,保证大学生积极创业,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要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和专业化的扶持政策和法规,不能单纯地照抄照搬,要使相关政策法规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匹配,如放宽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条件,扩大贷款抵押物,给予创业培训补贴等。政府也要加大对相关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要保证政策切实可行地实施,不能让政策只存在于形式主义。可以加强过程监督,派专门的公务员下村监督政策实施,以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情况。另外,应该注意解决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切实为大学生的需求考虑,健全其周边服务和配套设施。

3.2 积极参与返乡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实践是一切活动的落脚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必然要走到实践这一关键环节,也是创业的必经阶段,实践是否成功对于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利用各种自身特有的优势资源参加到各类创业实践中去,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实践平台,比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与实践基地,因为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政策利好,通过这些平台可以真正体会到创业的流程。

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政府或者社会举办的各类创业活动,比如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通过各类比赛来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在比赛中可以获得各方的指导,比如以学生之间的交流、导师提供建议来支持创业活动,提升自身创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家乡的创业政策优势,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为大学生提供的各类智力支持通道,积极参与到创业实践过程中,要学会主动接触社会资源,参加相关活动来获取更多的实践知识,为将来返乡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真正的创业活动中,不纸上谈兵,才能更好为之后返乡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3 提供多渠道筹资方式,助力大学生创业

对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创业资金或创业资金不足是影响其返乡创业意愿的根本因素,因此,加强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融资支持是十分有必要和刻不容缓的。除了依靠政府融资外,要着重加大金融机构融资和民间融资等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融资支持。

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为缺乏创业资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扩大贷款抵押物(订单贷款、货物贷款等);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提高贷款额度,同时放宽担保方式和还款期限,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此外,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民间创业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力量,为返乡创业大学生举办对应的创业项目推介会,搭建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合作伙伴融资、天使投资、民间借贷等渠道,助力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合理融资,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4 结论

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吸引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实现创业梦想助力。本文在分析了当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业保障模式,即O-SPARP,给出该模式得以实施的具体措施,以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为原则构建而成的创业保障模式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除内在的对于理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外,外界的支持、政府和社会的帮扶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梦想,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方丽洪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当代大学生典型诗病举隅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放飞女大学生创业梦想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