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技术背景下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与表达研究

2022-11-04

今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红色

何 敬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浙江 衢州 324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红色主题、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学党史、悟党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影视作品为了能有效传播红色文化,开始积极探寻新的媒介融合之路。VR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红色文化和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的创作需求,为传统红色主题微电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将VR技术与红色主题微电影相融合,不仅能更好地进行叙事互动和故事呈现,使红色主题微电影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前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观众的精神需求。

一、VR电影的叙事特点

(一)自主性、互动性

首先,VR影像叙事赋予了观众更加广泛、灵活的自主权,使其在欣赏电影时不仅能够自由选择视角,还能与角色进行互动交流,参与到电影的叙事中,从而推进叙事发展,这种高度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VR技术与剧情、游戏、电影美学的融合。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一般以独立镜头为基本单位,主要通过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引导观众,使观众能够掌握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而VR影像叙事不能灵活组合装配叙事片段,因此,部分VR电影往往采用“一镜到底”或传统“黑场”的方法进行场景转换。

其次,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观众可以在相同的情境中进行自我探索,这种特性与传统的戏剧表达方式具有相通之处,从这一点来说,VR电影还具有传统电影和戏剧的特性。在传统电影中,观众只能通过导演设置的视角来欣赏影片,而VR技术利用强互动性带来了多种观影视角,使观众的观影体验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Google Spotlight Stories是谷歌专门为其VR视频打造的项目,支持360度全视角观看,用户登录该网站便可以使用VR设备观看上面的视频。

(二)碎片化、差异性

首先,在VR技术背景下,图像叙事逐渐走向个性化,观众对沉浸式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影在个性化叙事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从2D到3D,观众的视觉空间不断得到满足。VR电影的故事线复杂多变,几乎每个角色都拥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虽然观众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条路径进行体验,但是,这种沉浸体验也导致了故事的碎片化,观众必须反复观看才能了解故事全貌。

其次,VR电影与传统电影叙事具有较强的差异性。由于观众的欣赏方式不断变化,用来解释时间、事件的蒙太奇叙事视角逐步被VR影像的叙事视角所替代,大部分VR电影都采用了长镜头叙事。虽然VR技术和安德烈巴赞提出的“景深”“长镜头”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和传统的蒙太奇剪辑相比,VR影像叙事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

二、VR技术背景下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策略

将VR技术与红色主题微电影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呈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故事,更加真切、细致地表现人物和场景,让观众在观影时对每一个故事片段都能产生深刻记忆,在影片结束时能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得到更佳的观影体验。近年来,红色主题微电影在叙事模式、结构、视角、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改变,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表现手法,这对VR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叙事模式:主题先行

主题是微电影作品的中心思想,有“主题先行”和“主题后行”两种创作方式。“主题先行”类红色微电影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和社会指向性,作品主题往往是自上而下既定给出的,创作者只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延展创作即可,操作相对简单。“主题后行”侧重于问题指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客观性,创作者需要根据长时间的拍摄、跟踪、调研,提炼出合适的要素,以确定最终的主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红色题材微电影更适合“主题先行”叙事模式的原因,是红色题材微电影所蕴含的价值思想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并且,“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花费的创作时间较短,题材指向明确,能有效突出作品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表现。但是,其常采用线性叙事模式,利用蒙太奇剪辑将镜头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串联起来,观众只能在屏幕上看到内容,却不能进行互动。与其相比,VR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逻辑具有非线性、复杂多变的特征,能为观众带来更丰富多彩的观影体验,并且,也可以采用“主题先行”的叙事模式。

(二)叙事结构:板块平行、相互依存

微电影的叙事结构包括中心串联和板块叙事两种,中心串联结构指由一条或多条中心线将不同的叙事情节相互连接、层层递进,共同阐述一个主题;板块叙事结构指电影各板块彼此平行、相互依存,通过相同的主题或中心线将不同板块进行有机连接,以完成影片叙事。VR技术融入红色主题微电影能够让观众从不同空间或时间随机进入电影叙事中,这种自主性、碎片化的特点,更适宜采用板块化的叙事结构。

(三)叙事视角:复合多元

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罗夫将叙事视角界定为零聚视角、内聚视角、外聚视角三个类型:零聚视角,也叫全知全能视角,在传统微电影或纪录片中多以讲解或旁白的形态呈现,具有较强的时空延伸性,但是在这类视角下,观众往往是以被动的状态接收视觉信息;内聚视角,也叫第一人视角,在作品中常以主人公同期声的形态出现,其语言的亲和力以及情感的传达与流露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外聚视角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展开叙事,与纪录片类似,在作品中常会插入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评论。在VR红色主题微电影中,由于外聚视角的互动性和引导性偏弱,因此,影片往往采用零聚视角和内聚视角进行叙事。在VR技术的影响下,零聚视角更接近于上帝视角,观众可以全面窥探、了解故事的发展与走向,这种全知掌控性使得观众沉浸于故事中而较少去互动,因此,目前大部分VR红色主题微电影会采用此叙事视角;而内聚视角的互动性较强,观众可以参与甚至改变故事的发展走向,这种叙事视角使得影片呈现出半游戏化、半故事化的特征,比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电影《玩家一号》。总体而言,要获得更好的叙事表达,VR红色主题微电影可以将这两种叙事视角进行有机组合。

(四)叙事风格:“故事”与“纪录”并举

目前,VR微电影拥有“故事化”和“纪录化”两种叙事风格。与传统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一样,“纪录化”叙事风格常展现出形式单一、叙事平淡、情节波动较小的特点,尽管VR技术已经突破了“线性”束缚,但是,这种叙事风格仍然带有“线性”色彩;而“故事化”叙事风格能打破传统,将人物情节戏剧化,强化矛盾冲突,通过设计、重构影片的时间序列、时距和时频,加强影片情绪的宣泄与表达,从而有效彰显人物情感,使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共鸣和思考。因此,VR红色主题微电影可以有效结合“纪录化”“故事化”两种叙事风格,各取所长,使作品与观众的双向传播达到一种“以情代事、以物传神”的境界。

三、VR技术背景下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创新表达

VR影像叙事能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不仅适应了“扁平化”“瞬时性”和“碎片化”的微时代特点,也创新了影片的叙事、形式和宣传方式,进一步满足了年轻观众的需求。与传统影片相比,VR电影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其属于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得观众进入虚拟世界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因此,VR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引导观众。比如,影片 《血肉与黄沙》就非常重视引导观众,其不仅在展厅的墙壁上呈现了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隔离带,展厅也被分成了几个房间,让观众在进入影院前就已经做好了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观看VR电影的准备。

(一)满足个体叙事,重视微观书写

大型红色题材影片往往侧重展示历史背景和重大史实,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百团大战》等影片;相对于这种宏大叙事,“个体叙事”突出了人物的个性,更适合于短篇电影,这与VR电影的传播特点不谋而合,比如,典型人物是红色主题影片关注和表现的重点,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和精神气质。一方面,个体叙事的逻辑清晰简单,有利于观众及时找到叙事节点;另一方面,个体叙事能让观众以零聚视角沉浸于故事发展中,从而产生认知共鸣。因此,将“个体叙事”应用于红色主题微电影,能够创新影像叙事方式,便于观众把握影片叙事节奏,更好地产生观影沉浸感。

此外,“微观书写”对红色主题微电影的叙事表达也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比如,影片在叙事时可以将照片、书信、档案等文化符号作为故事主线,通过形象表现,将物质文化符号上升到文化符号的解读,从而突破时间的隔阂,引发观众的共情与认同。

(二)多元融合,建构立体表达

第一,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红色主题微电影应进一步发挥其记录中国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作用,采用较短的篇幅塑造典型形象,深入挖掘历史人物事迹,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第二,多种呈现形式的创新融合。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红色主题微电影突破了以往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表现形式,积极进行创新融合,重建作品的立体表达,比如,影片 《十一书》以书信内容为切入点,将主持、情景模仿、角色改编等诸多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跨越时空、影像化、戏剧化的叙事风格,多维地构建了影片的立体表现空间。

(三)利用VR技术重构视听体验

在数字化传播时代,红色主题微电影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表现手法来创新影像,比如,VR技术可通过对声、光、电的重构与设计,以全新立体化的虚拟呈现,为红色主题微电影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影片 《红色气质》就是利用了3D特效技术来处理历史图片,使得影片具有更强的视觉观赏性和艺术表现力,让观众在文化、历史和精神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同。

四、结 语

如今,许多主流媒体和电影创作团队不仅在VR电影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VR技术的赋能和应用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累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以其新颖的技术呈现、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创作出了多种风格和形式的作品,有效传播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未来,VR技术与红色主题微电影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主流舆论、传播红色精神。

猜你喜欢

红色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红色拖拉机
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的
追忆红色浪漫
“妆”出复古 不可不试的初冬红色系
枫叶为什么变成红色的呢?
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
红色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