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是如此的优雅”

2022-11-03郑敖天

环球人物 2022年20期
关键词:德国人社交德国

郑敖天

正在青岛读书的德国姑娘海雯娜,前几天又在网上为中国仗义执言了。

9月末的一天,美国某好莱坞男演员在推特上转发了一篇攻击中国渔业的文章,并妄称中国将争夺他国的深海渔业资源。此举很快引发了网友的讨论,许多外国网友反而在评论区指责以铺张浪费著称的好莱坞“虚伪”。

海雯娜立刻在推特上发声:“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人,我可以严肃地向你证明:中国人吃的鱼绝大多数来自养殖业。像金枪鱼这样的深海鱼类非常少见。”海雯娜的这番话赢得了数千个赞。

理性,真实,平和,这一直是海雯娜在网络上的发言风格。自2010年“阴差阳错”地学上中文以来,她便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2020年到访中国后,她决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中国故事”。今天,她已经在几个社交平台上拥有数十万的粉丝。

“没想到我能吸引这么多粉丝”

2020年12月,海雯娜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海雯娜说,她开设账户的初衷既是想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也是想锻炼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 刚开号时,我觉得能有几個读者过来点赞就很棒了,没想到我能吸引这么多的粉丝。”

和中国的“00后”们一样,海雯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在她的社交媒体上,美食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共同的兴趣点。海雯娜在中文与英文网络上都非常活跃。她既向外国网友展示中国美食,也教中国网友如何制作德国传统糕点。因为在她眼里,中国的饺子和德国的桂皮饼干都是自己的“心头好”。很多外国网友通过她的文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而很多中国青年也从她的作品中了解到德国的风土人情。

海雯娜

2000年出生于德国基尔市,2016年第一次到中国旅游,2020年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见闻,2022年来华留学。

海雯娜很喜欢中国的流行文化,是中国动漫游戏《原神》的忠实玩家。闲暇时,她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游戏进展。她说在一些德国流行的游戏里,中国人的形象都局限在“穿旗袍、会功夫、扎着丸子头”等少数符号上。相比之下,许多中国动漫和游戏则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多元、“地道”的中国。海雯娜的一些朋友告诉她,正是中国的动漫与游戏,让他们决定学习中国文化,甚至萌生了去中国留学的想法。

尽管网络拉近了中德两国青年人之间的距离,但海雯娜依然觉得对很多德国人来讲,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很多普通德国人不会花时间去了解中国,他们只满足于从新闻上获取的有限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面对面的对话最有益于消除误解。”两年多来,海雯娜通过在网上分享自己与中国的故事,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她的文字和图片,对中国有了真实的认识。

海雯娜认为,许多德国人对中国存在普遍的误解,这与德国媒体的错误引导是分不开的。“一些德国人,尤其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这导致他们对媒体上的话深信不疑,也对新的观点与视角十分抗拒。”尽管中德文化交流的道路并不平坦,海雯娜觉得,这些隔阂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推动两国人进行直接对话的重要性。

相对于老一代德国人,德国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也更能发觉德国媒体的报道偏见。正因如此,他们也更愿意进行理性的对话,倾听不同的声音。海雯娜回忆,她经常向自己的德国朋友展示中国清真寺和教堂的照片。她的很多朋友对此感到惊讶,因为德国媒体笔下的中国并不是这样的。许多德国青年也因此开始绕过西方媒体的偏见,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

有趣的是,海雯娜与中国的缘分,也是偶然开始的。

想用中文唱《琵琶行》

海雯娜出生于德国的海滨城市基尔。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德国的航海业与造船业中心,并以每年6月举行的航海赛事“基尔周”闻名于世。在这样开放的城市氛围下,海雯娜从小便对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

2016年,她决定精进自己的外语水平,“那时的我本来想学日语,但后来发现日语班学费太昂贵,就改报了中文学习班。”

上图:海雯娜在中国朋友家学习包饺子。左下图:2010年,海雯娜(右)在上中文课。右下图:海雯娜在中国的生活照。

然而这一偶然选择为海雯娜带来了无数惊喜,她迷上了中国文化。海雯娜小时候曾经学过一点中文,但由于课程安排变化,她的中文学习不幸中断了。在系统地学习了中文后,她更真切地发现“中文是如此的优雅,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的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海雯娜开始主动学习中国文化,并结交了不少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

随着学习的深入,海雯娜爱上了中国古诗。她最喜欢的作品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德语译文时,就感慨:这是一首多么美丽的诗啊!”海雯娜希望未来自己能找到一段合适的旋律,用中文将《琵琶行》唱出来。

海雯娜在青岛奥帆中心前留影。

2016年,海雯娜第一次来到中国旅行。在之后的几年里,她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一次,并造访了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杭州等城市。在此期间,海雯娜不仅游览了名胜古迹,还到中国朋友家包过饺子。这些经历,让海雯娜从一名好奇的游客,逐渐变成了一名“中国通”。

2020年,正在中国旅行的海雯娜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段时间里,她见证了中国社会在抗击疫情时的团结与乐观,“我看到大家都很遵守防疫政策,自觉地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当时,海雯娜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父母的来电。“他们读了很多德国有关中国疫情的文章。这些文章把中国描述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海雯娜耐心地向父母讲述她看到的真实的中国,表示自己在这里很安全,希望他们不要担心。

2022年,海雯娜来到中国留学,开启了她人生的新旅程。海雯娜说,相比她在德国的老师,中国大学的老师要求更严格。但中国老师也更关注学生的学业,“中国老师会认真地检查学生的作业以及学习进度,并愿意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让海雯娜越发深切地感受到:虽然中德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中国人与德国人之间依然有不少的共同点。“中德两国人上学、上班时的生活节奏很像,对待工作责任感的看法也类似。像中国人一样,德国年轻人与父母之间也存在代沟。”这让海雯娜更坚定地认为,她的文章,能够减少中德两国青年之间的距离感, 让读者们了解“我们并不是那么不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海雯娜依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道阻且长,心亦往之

自海雯娜开设社交账号以来,时不时有一些来路不明的人到她的账号上捣乱,并留下许多攻击性言论。这些捣乱者曾给海雯娜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恐惧,但现在她已经习惯了这种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这恐怕就是互联网吧”,海雯娜无奈地说。

其实,最激烈的网络暴力,并不是来自这些零散的捣乱者,而是在德国舆论场上的主流媒体。2021年6月15日,德国《世界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大肆诽谤德国各界的友华人士,海雯娜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这也是海雯娜一次“上当受骗”的经历。她在事后发布的视频中披露,在这篇文章发布前,一名《世界报》的记者联系了她,并表示想了解她“为什么具有如此对华友好的观点”。海雯娜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了采访,为防止自己的话语被曲解,她要求《世界报》不得在没有获得自己授权的情况下将采访内容发表。

然而几星期后,海雯娜从朋友那里得知,《世界报》发表了一篇“超长的文章”来诋毁她。海雯娜在回应中表示,《世界报》的这一举动“完全侵犯了我的民事权益,并且严重践踏了德国的出版规范”。《世界报》文章发表后,海雯娜的个人生活与就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海雯娜毅然决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将《世界报》及相关作者告上了法庭。在一审判决中,海雯娜胜诉。法院判决诽谤海雯娜的几个作者必须修改原文,支付赔偿金,且不得再写诽谤她的文章。然而令人气愤的是,这篇诽谤文章后来竟然获得了“德国新闻记者奖”,得奖栏目是与其内容毫不相关的“信息技术与通信”类奖项。海雯娜随后发起网络请愿,要求该奖组委会撤销针对《世界报》文章的評奖决定。她的诉求获得了大量海外网友的支持。

道阻且长,心亦往之。尽管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海雯娜依然坚信自己所做的这些有意义。“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我们不能无视这些误解,而应当去寻找并直面这些误解的源头。”

在谈到未来的计划时,海雯娜说,她希望能继续在网上推动中德两国的交流。“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文化,但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人类。”这是海雯娜最希望向世界传递的信息。

(“@Z世代”由本刊与人民网联合制作)

猜你喜欢

德国人社交德国
德国豹2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德国弃煤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