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鲜果的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2022-11-03

云南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鲜果挂果营养液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基本情况

草莓,又名凤梨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云南近年来草莓种植发展迅速,每年种植面积增加率在30%以上,2020年种植面积6 666.67 hm2(约10万亩)。由于种植模式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化学农药和肥料过量施用,生产效率偏低,农残超标,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同时草莓生产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开发一种绿色安全的草莓生产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提供一种滇中地区草莓鲜果的绿色安全生产方法。采用高架基质栽培苗床或悬挂式基质栽培苗床等先进的栽培模式,通过棚内小环境调控、物理和生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手段,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不使用化学农药解决了草莓鲜果生产过程中高农残留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给鲜果食用带来的安全隐患。结合3种全营养液肥的施用,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用工成本,栽培模式适宜休闲观光采摘,集生产观光于一体,更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收益。

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技术已在全省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满足市民观光采摘需求。滇池周边有66.67 hm2(1 000亩)的推广应用,全省其他地区也有66.67 hm2的推广应用。

1.3 提质增效情况

(1)技术生产的草莓鲜果绿色安全、无农药残留,解决了草莓鲜果食用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技术问题。栽培模式通过在大棚的侧卷膜外壁和顶卷膜外壁安装防虫网,物理隔绝了外来虫源,采用适宜的大棚侧卷膜和顶卷膜开合的小环境调控、硫磺熏蒸的物理防控、多种生物防治手段,有效降低白粉病、灰霉病、红蜘蛛和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不使用化学农药,无农药残留,又为滇中地区草莓生产提供一个不适宜病虫害生存的生长环境,实现了草莓鲜果生产的绿色安全。

(2)技术50~60 d(其他模式7~10 d)喷施1次生物农药,整个生长期使用生物农药4~5次(其他模式21~34 d),挂果期使用生物农药2次(其他模式15~21 d),原有技术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是此技术的5.25~6.8倍,挂果期使用化学农药次数是此技术的7.5~10.5倍。技术既确保了草莓鲜果的绿色安全,又节约了用药成本。

(3)草莓鲜果产量高、品质好,挂果持续时期长。技术在上述环境下,采用物理、生物防控及调控手段,结合施用适宜的3种全营养液肥,为草莓植株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植株生长旺盛,挂果持续时期长,大幅度提高了产量,草莓单产比现有技术提高75%~100%,产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4)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草莓栽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管理颇耗人力,不但要按时施肥浇水、清理杂草、喷洒农药,还需及时修剪除老叶、病叶使植株枝叶保持适宜密度,开花期为保证鲜果产量和品质还需疏花、打除匍匐茎等。技术采用高架或悬挂式基质苗床栽培模式,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调控适宜植株生长环境,不利于病虫害发生,极大减少了用工量,节约了人工成本。

(5)技术集生产观光于一体,增加了种植收益入。技术采用的高架基质栽培苗床或悬挂式基质栽培苗床栽培模式,不仅便于采摘,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鲜红亮丽的草莓鲜果挂满枝头更能迎合当今消费理念,增加了种植收益。

1.4 技术获奖情况

获2021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技术要点

2.1 大棚草莓栽培设施构建

在大棚内设置高架基质栽培苗床或悬挂式基质栽培苗床,在支撑架上放置种植槽,将种植槽用钢丝悬挂在大棚内,两种苗床水平方向均设置有2~5°的坡度,同时在大棚内配备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和滴灌系统,在大棚的侧卷膜外壁和顶卷膜外壁安装防虫网。

2.2 草莓种植管理

(1)种苗定植。8月底至9月中旬,在种植槽内填充基质,选用具有3~6叶的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穴盘苗,双行定植于种植槽内,每株草莓穴盘苗植株弓背向外;种植株距12~20 cm,行距55~60 cm。

(2)定植后水肥管理。穴盘苗用全营养液肥I采用滴灌方式浇透,浇透后1个月内,每天每株滴施全营养液肥I 300~500 mL,全营养液肥I大、中量元素的质量配比为N∶P∶K∶Ca∶Mg =110~130∶20~30∶95~105∶75~85∶30~40,且EC值为0.6~0.7 dS/m,pH值为5.7~6.5。

穴盘苗定植1个月至开花期,每天每株滴施全营养液肥Ⅱ 300~500 mL,全营养液肥Ⅱ大、中量元素质量配比为N∶P∶K∶Ca∶Mg = 110~130∶20~30∶95~105∶75~85∶30~40,且EC值为0.9~1.0 dS/m,pH值为5.7~6.5。

植株第1次挂果至草莓果实采收结束前,每天每株滴施全营养液肥Ⅲ 300~500 mL,全营养液肥Ⅲ大、中量元素质量配比为N∶P∶K∶Ca∶Mg = 95~110∶20~30∶120~130∶125~135∶30~40,且EC值为1.0~1.3 dS/m,pH值为5.7~6.5。

(3)整个种植期间及时打除老叶、匍匐茎和老化花序,开花期间及时疏花,疏花时保留一级分支花朵1~2朵、二级分支花朵2~3朵和三级分支花朵3~4朵,坐果后及时清除畸形果和感病果。

2.3 病虫害综合防治

(1)晴天和阴天的环境调控。晴天早晨日出后1~2 h打开大棚侧卷膜和顶卷膜,当天傍晚日落前1~2 h关闭;下雨时全天关闭。

(2)物理防控。每亩大棚安装30~50 W硫磺熏蒸器14~16个,整个草莓生长期每天夜间开启硫磺熏蒸器1~2 h。

(3)生物防治。发现有蚜虫为害时,每亩大棚投放蚜茧蜂2万~3万头;植株开花后至生产期结束,每月投放1次加州新小绥螨,亩投放5万~6万头;50~60 d对植株喷施1次生物农药。

2.4 授粉及果实采摘

10月中旬至次年3月,每月向大棚内投放1次雄蜂,完成花朵授粉。12月初至次年4月即可采摘成熟草莓。

3 适宜区域

适宜滇中地区海拔1 400~2 000 m的区域,其他地区可借鉴部分技术措施。

4 注意事项

滇中地区海拔低于1 400 m的区域,气温高、有效挂果期短,生产成本高;海拔高于2 000 m的区域,冬季气温过低,建议大棚使用双层膜,增加保温设施。

5 技术依托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鲜果挂果营养液
三亩阳光玫瑰 挂果两年咋能卖到29万?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山楂树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每一朵云都下落不明
日暮
“统计与概率”易错警示录
9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