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双创基地建设探析

2022-11-03麦智杰郑家和赖雅琦林丽怡黄玲燕

当代旅游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建设

麦智杰 郑家和 赖雅琦 林丽怡 黄玲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545

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增多和转型升级,以及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高等院校特别是民办独立院校和企业的联系愈加紧密。创新创业在校企合作中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几年,创新创业逐渐得到重视,目前高校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已逐渐常态化,但仍然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因此相关研究者期望通过研究得出相关的理论成果,探索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成熟体系。目前,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文献共有72篇,相关的文献发表活跃时间处于近五年,最早的相关研究发表于2010年。而主题题目包含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文献仅有20篇,由此可以说明,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案例较少,并且很少有文献将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纳入深度研究范围。因此关于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一 双创基地建设文献概况

通过对以上从知网搜集到的72篇相关论文进行整合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从学校类型可分为研究科研类专业的大学科技园、应用型大学的产业孵化园与大学创新创业基地。以提供应用实践平台,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满足高校学生新时代理论实践需求的机构可理解为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发表时间最早的相关文献是2010年傅俊的“电子商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公司化运作探讨”。此文通过研究分析,明确提出了高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新型模式。随后,伴随着校企合作的常态化以及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部分学者开始对校企合作下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进行研究。并对从中20篇主题题目包含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些发表的文献中: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模式、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的问题、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意义、完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的措施都是文献中研究的热点。部分学者也认为,我国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基地联系不够紧密,相关的建设和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 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内容

(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主要目的是迎合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培养相关人才,其主要特性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根据创新创业的目的和特性,部分学者认为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校企合作能够很好地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互补作用,学校对应教育理论性,企业对应专业实践性,更有学者提出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模式—“三位一体”。杨蕊认为,理想型的创新创业基地运行模式应该是学校主导、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也被称为三螺旋模型创新理论,是来自美国的一种创新理论,形成“政府—大学—企业”的闭合圈,从而形成三个主体之间既能够彼此独立,又能够相互紧密合作产生作用,认为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二)校企合作下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仍存在部分问题,在收集到的文献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建设思路和理念陈旧、相关指导老师帮扶力度较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这几个问题。

1 建设思路和理念问题

谢红桂、马联华等学者认为,在当前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思路和理念的陈旧,导致相关项目与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目前,部分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思路和理念仍然停留在简单地完成相关布置的任务。对于创新创业基地的定位和功能缺乏深层次认识,建设基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主观能动地把创新创业项目与学校相关的专业相结合。这也导致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创新和质量,孵化的项目类型单一,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2 指导老师的问题

谢红桂认为,相关创新创业基地的指导老师的严重缺失,导致项目的帮扶力度不足。高校学生几乎没有相关创新创业的经验,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与挑战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使得创新创业项目即使建设起来也难以长久发展。而李黎丹认为,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的指导老师综合素质不高,基本是由本校的其他专业老师授课,他们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

3 校企合作的问题

印东、米春桥等学者共同认为,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深度不够,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学校往往是主动的一方,企业相对缺乏管理热情,大部分的管理事项由学校负责。企业在投入设备后基本把整个管理权限交给学校,导致创新创业基地得不到企业的积极建设和实践。此外,他们还认为学校和企业缺乏对学生相应的管理。学生是基地实践的主体,创新创业基地的关键也在于学生。企业把管理交给高校负责,但是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育,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经验,大多还是采用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质要求。学校和企业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紧密联系的校企合作模式。

4 资源投入问题

黎品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仍然较少。目前,我国创新创业由于技术、资金等不足导致创业活动成功案例较少。张婧婧、赵国靖等共同认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资源不足,特别是建设费用投入不足。通过对比外国的相关案例分析,我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支持,只有小部分来自合作企业、研究机构、优秀校友等,这无异于直接限制创新创业基地相关硬件设施的水平,阻碍其长远发展。

三 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的重要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国家也明确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因此,研究和实践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有一定的重要性。

桑玉昆、印东等认为,在校企合作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优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从而为社会提供新型人才,缓解高校人才创新创业面临的种种困难。孙姗姗、徐斐等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在科技竞赛中的质量与水平。高校学生也肯定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创业基地的相关优势,从而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之中,获得的项目、通过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如攀登计划、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除了校级项目,还有通过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项目。在收集到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能够形成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相互作用弥补不足。符合创新创业基地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双赢”局面。并且都肯定了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的重要性。

四 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设想

(一)加强校企合作与管理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和职责,明确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责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而旅游管理类专业也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学习。学校与企业可以制定相关的合同协议,明确相关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企业负责硬件设施的投入,派遣相关企业技术人才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负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及相应的基地日常管理。通过这种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的方式,能够发挥创新创业基地的积极作用。

学生是创新创业基地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应当重视对基地学生的管理,规范基地学生的行为,建立学生管理机制,保障基地的正常运营。

(二)加强创新创业基地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需要学校老师与企业相关技术人才双方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实行“双导师”制度,学校老师负责理论性教学的同时,应该前去相关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企业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负责实践性指导教学,弥补旅游管理类专业在学校的实践课程不足,加强老师实践性的指导能力,提高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基地的实用性得以有效体现。同时,“双导师”对相关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类论文水平。

此外,在学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同时,需要由相关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授课,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相关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授课,保证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水平。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为了让创新创业基地保持活跃度,得到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应该设立相关学生负责人,让学生参与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的目标对象为学生,相关负责老师作整体方向的指导,具体事务让基地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管理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加强基地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保障创新创业基地日后的有效自主运营。

创新创业基地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的自主性能够保证创新创业基地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水平,加快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成熟,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体系。

(四)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源

根据上文提到的三螺旋模型理论,有不少学者认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理想模式是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发挥各自优势,以达到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单靠高校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企业的相关支持。形成学校主导、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优化配置模式,形成闭合圈,彼此相互独立的同时,又能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

三螺旋线的相互作用会形成加大社会资源吸引力的合力,社会上的资源也会紧密地围绕学校、政府、企业三条螺旋线。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及相关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得到政府、高校、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也有许多举措来支持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提供许多相关政策及资金,举办大型竞赛项目,如攀登计划、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最终让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创新创业的相关建设发展。使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资金及资源多元化。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对于校企合作及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关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际案例较少,大部分文章只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缺乏相关的实践性经验及成果,但是基本可以肯定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的优势。根据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对于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需要注重强化实践,在实践案例中发现新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增强文章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研究提供案例分析的内容和依据。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建设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寒露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