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2022-11-03胡晓红陈耀庭

当代旅游 2022年5期
关键词:白洋淀外国游客目的论

周 洁 胡晓红 陈耀庭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401

引言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在加速发展。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白洋淀不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其光荣的革命传统家喻户晓。外国游客虽然能够直观地领略自然风光,但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则需要依靠翻译文本。红色旅游文本承载着中国的革命历史和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为了使外国游客能够准确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实现红色旅游文本的预期目的,红色旅游翻译至关重要。

一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方案,红色旅游将自然风光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将革命历史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深受游客喜爱。红色旅游翻译的主要内容涵盖红色景区的资料介绍、告示牌、宣传册、导游词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等。中国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译者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

二 白洋淀红色旅游文化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处于京津冀腹地,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称,从古至今,享有盛名。除此之外,白洋淀的红色革命历史也十分重要,雁翎队纪念馆、安州烈士塔等这些革命纪念馆见证了白洋淀军民浴血奋战抵御外来侵略者的革命精神。朱德、聂荣臻、杨成武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打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故事。此外,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文学作品在此完成,著名的“荷花淀”学派也在此诞生。白洋淀景区红色旅游与四季绝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寓游于乐。

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查阅,有关“红色旅游翻译”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08年,自2014年起有显著发展,但发展速度远远不及相关红色旅游研究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翻译”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对红色旅游翻译的早期研究中,董爱智(2012)首先阐述了河北省红色旅游景区英文公示语存在着语言信息失真、用意错位以及版本不一等问题,其次指出公示语翻译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政府支持、技术规范、人才培养。在近期的研究中,刘珊珊(2020)以遵义红色旅游文本中的术语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贵州甚至全国红色旅游的外宣翻译专业术语库,推进术语库在机器辅助翻译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中国红色旅游的外宣工作。中国知网上关于白洋淀红色旅游的文献,其视角多集中在开发研究和资源保护层面,而较少涉猎文化翻译。

三 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旅游文化翻译

(一)目的论概述

在翻译理论和流派的发展史中,德国功能学派的诞生使翻译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代表人物有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赫兹·曼塔利(Holz-Manttri)、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其中,由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对翻译理论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目的”是该理论中最主要的法则。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人际互动交往行为,应与人类行为理论相结合,且所有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目的。汉斯·弗米尔指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翻译目的论共有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翻译的方法和过程由翻译目的决定。在某个翻译目的的前提下,连贯性的地位高于忠实性,但这两者的首要前提是目的性。译入语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也有自己的交际需求以及对译文的期望。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基于译入语读者的视角,既要注重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旅游文化翻译

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两种语言文化的彼此融合,更是弘扬我国红色历史及红色精神。因此,红色旅游文化翻译非常重要,功能目的论为此类文本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明确原文作者的交际目的和原文本所要实现的预期功能,确定哪些目的和功能需要保留,而哪些需要去除或更改之后才能确定翻译策略,这样才能达到发起者对译本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的要求。红色旅游的翻译目的是为了使外国游客获得旅游景区的人文历史信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的首要功能是信息功能,向外国游客传递必要的历史信息。源语言的目的是唤起国内游客的爱国情怀,缅怀革命先烈,在译文中这种功能会被弱化,而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对于国人都理解且一语带过的信息,译文中需要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一些复杂冗余的信息,有必要进行删减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为了达到翻译目的,在翻译红色旅游文本时应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四 目的论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一) 直译加注法

直译是指采用与原文相似的表达方法和句式特点,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而加注就是通过注释的形式补充原文无法表达的文化背景知识说明。有些词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意象,完全的直译或意译会使译入语读者迷惑不解。红色旅游文本中有很多具有文化色彩的人名、地名、战役名称、诗词以及历史事件,这些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缺乏中国传统历史或者红色文化的外国游客来说却是很难理解。

[例1]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打野禽的大抬杆,驾着渔船,组成了一支水上游击队。

[译文]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the big pole (the home-made weapon which is larger than muskets) as well as the fishingboat, they built a water guerrilla.

“大抬杆”是白洋淀水乡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打猎使用的自制火枪,枪身全长为2.4米,由枪管和枪托两部分组成。在抗战时期,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部队使用“大抬杆”与侵略军浴血奋战,获得了许多关键性的胜利。所以将“大抬杆”翻译为“big pole (the home-made weapon which is larger than muskets)”较为合适。直译加注法既能保留中国的特色文化,又能使外国游客对“大抬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二)音译加注法

音译是根据源语言的汉语读音为基础,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发音相似的部分进行代替。音译法常见于专有名词的翻译,或者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时使用。音译加注法就是在音译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向译入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增加他们对原文的了解。

[例2]雁翎队利用淀内沟壕纵横、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同日寇展开了水上游击战。

[译文]Yanlingdui (a group of water guerrillas in Baiyang Lak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ook advantage of the advantage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ditches, reeds and lotus ponds, and ga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in Baiyangdian who were good at water, and launched a water guerrilla war with the Japanese invaders.

“雁翎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军民抗击侵略者的一支水上游击队,如果在翻译时仅仅将它音译为“Yanlingdui”,那么游客无法理解这个文化负载词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因此,在翻译时不应该只进行简单的音译,而应该加上必要的解释说明,翻译为“Yanlingdui (a group of water guerrillas in Baiyang Lak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这样既使源语的文化特征得以保留,又为译入语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历史信息。

(三)减译法

减译法是指在准确无误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删除原文中复杂、冗余或累赘的部分,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以有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中文旅游文本描写性语言比较多,多引用古诗词、传说及名人的评论,辞藻华丽,富有美感;而英文旅游文本实用信息较多,语言简洁,结构清晰。中国人在描述景色时,喜欢引用诗句、名言或大量的形容词进行渲染,但如果直译成英语,有时就显得累赘和夸张。

[例3]白洋淀秀丽的风景与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清朝皇帝康熙。他在诗中写道:“平波数倾似江声,风阻湖边一日程,可笑当年巡幸远,依稀吴越列行营。”自从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康熙就把它当成了皇家花园和狩猎场。

[译文]Baiyangdian's beautiful scenery and abundant products attracted Emperor Kangxi of the Qing Dynasty.After discovering the good place, Emperor Kangxi regarded it as a royal garden and hunting ground,writing poems to extol the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of Baiyangdian.

原文中的诗歌主要描写了清朝康熙皇帝对白洋淀壮阔秀丽景观的赞美。但其中所包含的诗歌冗长复杂,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如果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内容只会变得冗长多余,增加译文读者的阅读负担。因此,为了确保译文通顺流畅,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于这句诗歌的翻译并没有拘泥于原文,而是直接翻译为“writing poems to extol the 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of Baiyangdian”,翻译时对原文冗余内容进行删减,可以有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 结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斗争时期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红色旅游将自然风光与革命历史相结合,将政治性、教育性与娱乐性、休闲性融合。红色旅游文本翻译应基于中国革命历史,结合教育因素、娱乐活动以及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特色,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以及译文的可读性,采取合理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播,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白洋淀外国游客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越南书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