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山岩储层岩相研究进展*

2022-11-02陈欢庆石为为杜宜静邓晓娟

地质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松辽盆地岩相火山岩

陈欢庆 石为为 杜宜静 邓晓娟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2.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1)

火山岩油气藏在国外已有120 年的勘探历史,随着世界范围内碎屑岩、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油气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火山岩储层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等诸多含油气盆地均有分布(罗静兰等,1996;王璞珺等,2003;王林,2018),由于其资源前景较广阔,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火山岩岩相类型与储层发育特征之间关系密切,火山岩岩相研究是有利储层预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Tomohisa and Kozo,2000;王璞琚等,2003;Tang and Ji,2004;黄薇等,2006;徐正顺等,2006,2008;Sruoga and Rubinstein,2007;舒萍等,2007;胡治华等,2008;王璞珺等,2008;赵文智等,2008;阮宝涛等,2009;孙圆辉等,2009;Ólavsdottir et al.,2015;Wang and Chen,2015;陈欢庆等,2016;黄玉龙等,2019;牛花朋等,2019;Rossetti et al.,2019;王保全等,2020),也成为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科研实践,通过对火山岩岩相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梳理目前火山岩岩相研究进展,为火山岩储层预测和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1 火山岩岩相研究现状

1.1 火山岩岩相划分

(1)火山岩岩相特征

火山岩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特征和变化规律主要受到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的控制,不同岩相和亚相储层特征可能产生很大差异。只有正确分类,明确了不同的研究对象,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对于火山岩岩相的分类,前人做过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众多的分类方案(邱家骧,1983;罗静兰等,1996;王璞珺等,2003,2006,2008;舒萍等,2007;胡治华等,2008;孙圆辉等,2009;陈欢庆等,2016)。由于研究目标区域地质情况的差异,不同研究者掌握的资料不同和认识的差异,导致对火山岩岩相的分类也不尽相同。邱家骧(1983)将火山岩岩相划分为喷出相、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和火山沉积相等4 种类型。罗静兰等(1996)根据火山活动特点、火山岩的产出形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将风化店火山岩划分为3 个岩相带: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王璞珺等(2003,2006)将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火山岩岩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相等5 种相类型和15 种亚相类型。舒萍等(2007)将徐深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沉积相等5 种类型。目前较为流行的是火山岩岩相的5 种类型分类方法(舒萍等,2007;王璞珺等,2008)。王林等(2018)研究了车排子凸起P66 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及分布特征,将区内的火山岩岩相重新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沉积相4 类,并细分为8 个亚相。陈俊等(2019)以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石炭系火成岩为例,对火成岩岩性、岩相特征及时空展布规律进行研究,为火成岩勘探提供参考。火山岩岩相划分方面,未来重点是在火山岩岩相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火山岩亚相,基于火山岩亚相实现对储层属性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认识。

(2)火山岩亚相特征

因为火山岩亚相是在火山岩岩相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而来,受火山岩岩相分类多样性的影响,火山岩亚相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笔者曾经将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相划分为5 种,进而细分为16 种亚相。火山岩岩相类型包括火山通道相、侵出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其中以爆发相和溢流相占主导。火山通道相又可以细分为火山颈亚相、次火山亚相、隐爆角砾岩亚相,侵出相细分为内带亚相、中带亚相、外带亚相、爆发相细分为溅落亚相、热碎屑流亚相、热基浪亚相、空落亚相,溢流相可以划分为顶部亚相、上部亚相、中部亚相、下部亚相,火山沉积相主要包括含外碎屑亚相、再搬运亚相两种亚相类型(图1)。火山岩亚相的划分使得研究者对于火山岩储层属性有了更深入和更细致的认识。目前关于火山岩亚相研究的实例还不是太多。未来火山岩储层火山岩亚相分类将是火山岩岩相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1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亚相剖面图Fig.1 Well logging characteristics section of volcanic sub-facies of Member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1.2 火山岩岩相划分的原则

目前火山岩岩相划分的标准和方案还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划分结果差异很大。笔者以在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研究实践总结,火山岩岩相划分原则包括:1)火山岩岩相的划分要对应较明确的储层含义。即所划分的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在储集能力方面具有差异,在岩心、镜下薄片、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上对应不同的特征表现,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的研究结果对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火山岩油气藏描述中,有利储层的预测和刻画是最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因此作为实现该目标的主要研究内容,火山岩岩相划分就显得尤为重要。2)在确定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划分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产实践的需要,做到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易于区分识别,划分成果方便实用、易于推广应用。3)所划分的火山岩岩相或亚相具有成因含义,并与火山岩喷发模式较好对应。成因机制研究是目前火山岩岩相研究的难点,需要深入分析火山岩喷发模式,确定研究区目的层属于裂隙式喷发,裂隙—中心式喷发还是中心式喷发?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把握火山口和火山通道的位置,进而划分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后期火山喷发作用的破坏,前期形成的火山机构或火山岩体会有缺失。因此不同研究区目的层,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类型未必齐全。

1.3 火山岩岩相划分的步骤及目的

火山岩岩相的划分可以分为3 大步骤:1)火山岩气藏地层精细划分和岩性识别分类;2)火山岩体追踪识别;3)火山岩岩相、火山岩亚相划分和有利火山岩储层预测。火山岩岩相的划分包括岩性识别方法、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以及地质建模等多种方法。在火山岩岩相分析中应该重视火山喷发模式对火山岩岩相的控制作用和火山喷发环境对火山岩岩相的影响等问题。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目的是为了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为火山岩岩相分类提供研究基础。而火山岩岩性与火山岩岩相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的火山岩岩相对应特征的火山岩岩性,因此,可以通过认识火山岩岩性来认识火山岩岩相。火山岩体的追踪识别主要是保证火山岩岩性的分类在不同的火山岩体内部进行,在火山岩岩相分析时有地层等时基础,便于后期对比不同火山喷发期火山岩岩相的变化规律。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分类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分析火山岩岩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达到预测优质火山岩储层的目标,因此一般火山岩岩相研究中,都有储层预测和刻画的内容。

2 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研究目的各异等,选择不同的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岩性识别、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建模、地质统计等多种类型。

2.1 岩性识别的方法

岩性识别的方法是目前火山岩岩相研究中应用最广泛、最直接的方法。主要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取心、镜下薄片鉴定等,识别火山岩的岩性,进而通过火山岩岩性与岩相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划分和研究火山岩岩相。王志欣等(1991)根据岩心和薄片分析讨论了流状熔岩的岩相特征。谷俐等(2000)通过典型的岩心取样、岩相分析,并结合K-Ar 法测年、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黄骅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岩石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王郑库等(2007)指出利用重力、磁法和电法等勘探技术、测井技术中的交会图法、主成分分析法、地层元素捕获谱测井技术、成像测井等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中的BP 神经网络法、SOM 神经网络法等识别火山岩岩性。王拥军等(2007)利用TAS 图版对松辽盆地兴城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性进行了分析。边伟华等(2007)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岭探区为例,利用岩屑资料对火山岩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与岩心分析符合率超过90%。王璞珺等(2008)曾利用野外露头观察的方法进行火山岩岩相划分。杨正明等(2009)对火山岩气藏不同岩性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岩性识别和分类目前已经成为火山岩岩相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姜冠一(2021)以徐家围子断陷升平—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为例,在火山岩岩性识别基础上研究火山岩岩相。李树博等(2021)利用测井曲线主成分分析法对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识别。笔者在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储层岩相研究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观察等资料(图2);因为有些特征的岩性与特征的火山岩岩相对应,因此,识别出了这些岩性就等于识别出了相应的火山岩岩相,只需在研究中利用录井、电性以及地震等资料对初步岩相划分的结果进行验证即可。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与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否则会发生误判。

图2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性岩心及镜下特征Fig.2 Characteristics of core and microscope photos of volcanic rock of Member 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2.2 测井研究方法

由于测井资料是油田最丰富和最易取得的资料,因此通过对各种类型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达到认识火山岩岩相发育特征的方法,就成为火山岩岩相研究的重要途径(图3)。张秀容等(2006)通过测井因子分析法、图版分析法和逐步判别法以及地震相等方法建立了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识别标准。郭振华等(2006)对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岩相与测井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刘宗利等(2018)以辽河东部凹陷为例,对火山岩岩相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储集意义进行研究,指导油气勘探开发中有利相带预测。目前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火山岩岩相的相关成果很多,但受资料状况、研究者的经验和研究区目的层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成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者可以进行多种测井曲线结合综合分析,同时考虑分区块分层位将工作做得更细致。

图3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Well-XS-A 井火山岩储层火山岩岩相特征Fig.3 Well logging characteristics map of volcanic facies of Well-XS-A of Member 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2.3 地震研究方法

地震方法也在火山岩岩相划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冯玉辉等,2016;徐敏等,2019)。唐华风等(2007)对松辽盆地火山岩岩相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于晶等(2009)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相进行了地震识别。于宝利等(2009)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建立了火山岩岩相识别模式,总结了火山岩岩相的地震研究方法。李希元等(2016)利用地震波场特征分析识别火山岩岩相。陈骁等(2019)对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地震相特征进行识别,为储层定量预测提供了有力工具。笔者在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储层火山岩岩相研究中就充分利用了地震属性提取方法,效果较好(图4;陈欢庆,2021)。在利用地震属性提取时,应该对比优选最能够体现研究区目的层火山岩岩相特征的地震属性,笔者在工作中选择的是地震最大能量属性。通过不同火山岩岩相在地震剖面上对应的同相轴反射特征,可以对火山岩岩相进行大体上把握,并结合钻井资料,对无井区的火山岩岩相发育规律进行预测。在应用地震资料进行火山岩岩相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岩心或薄片等最直接的信息进行验证,以消除地震资料的多解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地震资料在平面和空间上对于火山岩岩相预测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反演等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一定会使得地震研究方法在火山岩岩相分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4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XS12 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地震相和火山岩岩相平面图Fig.4 Plan of seismic facies and volcanic facies of Member 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S12 district,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2.4 地质建模方法

地质建模方法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火山岩岩相的方法,许多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李长山等(2000)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火山岩为例,对火山岩储层建模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相分析的神经网络模拟方法最适合目的层火山岩建模。受资料状况的制约,该研究只是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概念模型。Yamada and Okano(2007)对火山岩岩相综合地质建模和复杂压力系统历史拟合进行研究,为气田开发提供支持。庞彦明等(2009)通过地质建模的方法,对松辽盆地徐深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岩相进行了分析。地质建模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直观和定量化的特点,应用前景很好。冉启全等(2011)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某区为例,对火山岩储层地质建模进行研究。由于火山岩储层围绕火山口分布,不同岩石类型对应的储层性质差异很大。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应该在火山喷发模式的控制之下,紧密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实现储层井间分布规律的准确预测。Kaya et al.(2014)建立了新西兰Taupo-Reporoa 盆地Taupo 火山岩带的三维地质模型,为该区深层地热资源潜力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地质建模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火山岩岩相研究中的应用很少,主要是受火山岩自身喷发形成机制的制约,目前在碎屑岩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一些建模算法无法准确表现火山岩岩相的发育特征。未来由于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地质研究不断发展,火山岩储层岩相地质建模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图5)。

图5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Fig.5 Volcanic geological model of Member 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2.5 地质统计方法

通过各种地质统计分析,区分不同火山岩岩相的发育规律,划分岩相。王志文等(2008)利用测井资料,基于马尔可夫链对研究区深层火山岩油气藏的岩相以及亚相的二维展布进行井间预测。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丰富了火山岩储层岩相研究技术,拓宽了火山岩岩相研究的领域。地质统计学方法主要是对于野外露头、岩心观察等方法识别划分的岩性、分析测试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与火山岩岩相有关的规律,为火山岩岩相的识别和划分提供定量统计规律。笔者在进行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单井火山岩岩相划分时,统计了取心井上不同类型火山岩岩相的划分结果。其中爆发相在井上厚度最大,占44.71%,溢流相次之,占43.40%,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最小,厚度分别占5.99%、4.55%和1.35%(表1)。从井上可以看到,在同一火山岩岩相内发育不同类型的火山岩亚相,但是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火山岩喷发旋回形成的火山岩体之间相互破坏影响,这些火山岩岩相在垂向上内部亚相的完整性并不明显。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火山岩岩相研究相关的定量统计规律,缺点是需要足够多的数据基础,而且需要参考地质成因分析的成果。如果纯粹依据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火山岩岩相的地质统计学研究势必成为一种数字游戏,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和认识。

表1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相类型简表Table1 Short list of volcanic lithofacies types of Member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Songliao Basin

3 火山岩岩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1 火山岩岩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火山岩岩相研究是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受方法和技术等原因的限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进行火山岩岩相研究中,火山岩成因机制体现得不甚明显。这样会导致研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严谨性,研究结果或许会存在一定偏差。Quirie et al.(2020)对北海中部地区拉特雷火山岩省的古地理演化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火山活动的历史和火山岩成因机制,确保后续研究中对于火山岩岩相认识的正确性。

(2)火山岩岩相的分类尚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项研究的发展。不同研究者工作背景和认识水平不同,导致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的分类种类繁多,而且相同内涵的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具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喷溢相就有研究者称之为溢流相,但两者本质基本相同。

(3)火山岩岩相划分中对于划分的原则目前不同研究者差异比较大。笔者认为在火山岩岩相划分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的成因机制,同时应该兼顾实践操作中易于区分识别和推广应用的要求。

(4)火山岩岩相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目前对于火山岩岩相的研究主要依靠火山岩岩性的识别、测井和地震等方法进行,虽然有些研究者已经尝试应用地质建模、地质统计等方法来研究火山岩岩相和亚相,但是研究才刚起步,方法和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

(5)火山岩岩相与油藏流体关系分析还需要加强。Felice et al.(2014)以意大利阿米塔山地热储层为例,结合火山岩岩相研究结果,对浅层火山岩地下水储层裂缝渗透率与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深部相互作用的关系。现在的研究多通过火山岩岩相划分预测有效储层,但对于火山岩岩相与油藏流体的关系研究还很薄弱,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内容的深入探索攻关。

(6)火山岩岩相在预测优质储层过程中与地层对比、岩性分析、储层裂缝研究等其他储层属性研究结合需要加强。Pedroza et al.(2017)以智利龙基美火山碎屑岩地层为例,对地层、沉积和储层地热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虽然在多数情况下,火山岩岩相对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分布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火山岩岩性、火山岩储层裂缝等,也与储层属性密切相关。但目前上述不同因素之间的综合研究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3.2 火山岩岩相研究发展趋势

结合科研实践,笔者总结未来火山岩岩相研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于火山喷发模式、火山岩体的识别等逐渐成为火山岩岩相研究的重要地质基础。火山喷发模式决定着火山岩地层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进而决定着火山岩岩相的发育特征。曾广策等(1996)在研究东营凹陷纯西地区第三系火山岩时,总结了水上、水下相火山岩的鉴别特征。Yagi et al.(2009)对火山岩岩性和火山喷发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为火山岩岩相的划分和理解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在进行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岩相分析时就强调成因机制,在火山岩体识别基础上进行火山岩岩相研究,这样使得火山岩岩相在侧向上的延伸界限更加准确,同时同一火山岩体内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更加准确。

(2)由于研究程度的提高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的分类更加科学,建立相对统一,为学界公认的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分类将成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统一分类标准的建立,可以促进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促进火山岩岩相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3)火山岩岩相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岩性识别、地球物理方法为主,随着地质建模、数学地质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火山岩岩相研究的准确度和定量化水平越来越高。吴灿灿等(2018)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实现新疆哈拉哈塘—新垦地区二叠纪火山岩相划分。尹志军等(2020)综合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渤中34-9 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分类与分布特征进行预测。未来相关学科的发展进步,必将促使更多、更新颖的研究方法应用至火山岩岩相研究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会更好。

(4)通过火山岩岩相研究进行有利储层预测和评价。王璞珺等(2015)通过分析火山岩岩相与有效储层之间的关系来指导油气勘探。王晨杰等(2021)以渤中凹陷北部中生界火山岩储层为例,在火山岩岩相分析基础上预测优质火山岩储层发育规律。曹磊等(2021)探索创新地质建模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反演,结合火山岩相研究成果预测有利储层。胡明毅等(2009)以松辽盆地北部汪深l 区块为例,通过火山岩岩相分析,对储层进行了评价。火山岩岩相研究中,火山岩岩相的分类、识别等均不是最终目的,研究火山岩岩相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不同火山岩岩相的物性特征,找出最有利储层对应的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并且通过火山岩岩相(亚相)在空间上的发育规律来进行有利储层预测和评价。笔者在进行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相研究时,就曾通过对比不同火山岩岩相物性特征来进行有利储层发育规律研究。研究中收集到275 块样品的物性分析资料,绘制了这些物性资料与火山岩岩相之间的关系图件(图6),对比可以看到,火山岩物性以爆发相溅落亚相最好,平均有效孔隙度为9.00%、平均渗透率为4.793 mD。通过不同类型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储层特征之间的差异可以利用火山岩岩相和亚相研究成果直接预测火山岩有利储层发育区,这也正是火山岩岩相分类在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中的意义所在。基于火山岩岩相分类成果预测有利储层发育规律是火山岩岩相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未来该项研究必将不断加强,产生更丰富的成果,以指导火山岩油气藏高效开发。

图6 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亚相与储层物性关系柱状图Fig.6 Histogra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canic subfacies map and reservoir physical characters of Member1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Xudong area in in Songliao Basin

(5)火山岩岩相与其它金属矿产等之间关系研究。周肖华等(2004)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岩相与铀矿床类型进行了研究,以此来预测铀矿床的发育特点。火山喷发产物中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丰富,除了油气外,通过研究火山岩岩相来进行其它金属矿产的勘探和开发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6)火山岩岩相与储层中流体关系研究。Lenhardt and Goetz(2015)以墨西哥中部墨西哥谷为例,在研究地热资源潜力时应用了火山岩岩相研究成果。火山岩岩相与储层中流体关系研究在国内甚少见到,在国外除了油气藏储层中流体研究外,火山岩储层中还存在丰富的地热等资源,该方面研究也是未来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4 结论与认识

(1)火山岩岩相类型与储层发育特征之间关系密切,火山岩岩相研究是有利储层预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比较流行的火山岩岩相分类将火山岩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喷溢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沉积相等5 种类型。

(2)火山岩岩相划分原则包括:1)火山岩岩相划分要对应较明确的储层含义。即所划分的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在储集能力方面具有差异,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亚相的研究结果对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作用。2)所划分的火山岩岩相应该在岩性、物性等多方面具有差异,实践操作中易于区分识别和推广应用。3)所划分的火山岩岩相或亚相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与火山岩喷发模式较好对应。

(3)火山岩岩相研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火山岩成因机制未充分体现,火山岩岩相分类尚不统一,火山岩岩相划分原则不统一,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火山岩岩相与油藏流体关系分析需加强,火山岩岩相在预测优质储层过程中与其他储层属性研究结合需加强等。火山岩岩相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基于火山喷发模式、火山岩体识别基础上的火山岩岩相研究,火山岩岩相(或火山岩亚相)统一分类标准的建立,火山岩岩相研究方法丰富和完善,通过火山岩岩相预测有利储层,火山岩岩相与其它金属矿产等之间关系研究,火山岩岩相与油藏流体关系研究等。

猜你喜欢

松辽盆地岩相火山岩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碳酸盐岩储层岩相识别方法
接财接福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西非P油田深水重力流水道岩相特征及组合规律
复杂地表单井、组合井优劣分析
川西坳陷峨眉山玄武岩储层特征分析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
东亚地区松辽盆地和美洲大陆北美西部海道的晚白垩纪气候变化记录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油田特低渗透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