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思维导图”应用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

2022-11-02任文芳

山西青年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导图知识点

任文芳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分析化学》是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是检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本校检验专业学生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基础知识薄弱,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行为被动,学习兴趣不浓,即使有令自己稍微感兴趣的事物出现,也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对多数学生来说,完全通过线上教学来学习教材内容是很不现实的。一方面,由于《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本身难度就大,已经超出了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部分学生预习后反映书本内容难以理解;另一方面,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书籍和网络自行安排学习,缺少监督,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而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而且分析化学知识点繁多、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心理,而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化学课程课时又比较少,如果单纯依靠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已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而混合式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混合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发现网络教学有着明显弊端,如果单纯依靠网络,则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和自控型。对于自律性差的同学而言,单纯的网络教学收获甚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多为被动接受,有着明显缺陷,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师生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情感交流真实丰富,教师亦可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反应和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而且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监管。

可见,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各有优缺点,于是就产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传统教学的群体化学习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个性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原来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颠倒,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了课前,将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放在了课堂上,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1]。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国外大中型企业,他们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培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投入,后来很多高校也纷纷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2003年我国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计算机教育会议上率先提出了混合式学习概念,并在国内率先对此法进行了实践。自2006年起,与混合式学习有关的研究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李春远[2]等人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形式对有机化学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认为这种教学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综合素质也得到充分的提高。隋小宇[3]等人认为“SPOC联合翻转课堂”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有限的课时中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但是,在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可能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只有这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的记忆之父东尼· 博赞在1974年提出的,之后在国外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4]。Almaroof[5]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随着对思维导图的不断完善,使用者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使用者的记忆力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思维导图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从那时起,学者们对思维导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例如,张海森的《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6]和罗辉的《打开智慧的魔盒》[7]等书,都对思维导图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化学教学领域,有关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也有很多。例如,邓习昌的《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8]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其在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小组讨论中的应用。2021年,王忠霞[9]提出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科学规划化学的教学流程、深化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提高有机化学的学习效率。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同时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富有内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对于本课程中的重难点逐一突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但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会有不少知识点放在课外,由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去学习,所以会出现知识的碎片化,而思维导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用图画整合起来,也就是把大量零散、枯燥的信息转换为有规律的、容易记忆的图画,不仅可以激发右脑潜能,增强学生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10]。

三、研究方法

本案例以本校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第三版作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选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大致上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实施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设计总思路是课前学生线上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主要是归纳、总结、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学生认识,在梳理知识点及复习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方法。

课前,教师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传相关学习资源并设置任务点,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教师可通过课前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做出调整。课堂教学主要是从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及注意事项。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主要采用“课堂精讲”的方式进行,然后利用课堂与课后练习、章节测验等教学环节进行知识巩固,从而保证了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复习等环节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达到“理解—掌握—应用”的教学目标。

四、研究内容

(一)课前预习

课前上传相关资料,包括视频、课件和其他相关文字资料,以《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练习》这一节为例。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实验部分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本学期课程着重强调了“量”的概念,对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而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是进行滴定分析实验的基础,以往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讲解演示耗时较长,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经常会出现学生操作不规范,甚至教师重点强调的地方都依然出错的情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在课前就在平台上传了相关视频资料和文档资料,资料中列出了操作步骤,并将重要步骤及视频中看得不是特别清晰的地方配了放大图片,便于学生提前学习掌握。另外,通过预习检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实施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本课要讲述的基本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对本节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弱化甚至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而把重心放在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讲解和难点的攻克上。例如配位滴定法这一章中,配位滴定的概念、条件,EDTA的结构、性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特点,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等基本知识和原理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对于这部分内容,课堂上只选其中部分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如图1所示。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例如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和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等知识的讲解,则主要放在课上,围绕主题“如何测定血钙含量”,提出“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条件如何控制”“如何选择合适指示剂”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课堂计算、查阅资料、观看视频,采用多种方式逐个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课堂小结、做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在学生小结、练习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拍照并上传至班级群,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图1 思维导图

(三)课后巩固

课后主要是通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完成复习检测来加以巩固。教师选出绘制得比较好的思维导图在班级群中分享,发布讨论,引导学生精进思维导图的绘制水平。对于复习检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以讨论的形式发布出来,引导学生查找问题、自己解决,教师适时点拨、评价。而对于检测中发现的个性问题,教师要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个别指导,以期做到总体和个别的兼顾。

五、结论

高职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分析化学》作为其重要的基础课,一方面需要为后续专业课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为了让学生学好分析化学,并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我们可以在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混合式教学和思维导图有机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导图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知识点自测
第6章 一次函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