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多感官体验设计研究

2022-11-01何彩艳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花山岩画感官

何彩艳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左江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骆越人创造的岩画艺术杰作,记录了2000多年前的祭祀活动场景,反映了骆越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面貌;岩画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境内的左江流域两岸悬崖峭壁上,绵延200多公里,有89个岩画点,是亚洲东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涂绘类赭红色岩画群;其所具有的原创性、典范性、稀缺性以及艰难的作画环境世所罕见;其大规模的画面,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与作画者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宇宙观相融合。花山岩画于2016年7月15日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弥补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本文尝试从多感体验的角度,文创设计、文化符号等对花山岩画图像、图像组合的多义性及花山岩画背后的文化阐释并进行实践应用。

一、多感官体验设计

“多感官”这一词最早产生于传播和教育学领域,指的是突破单一的视觉传播模式,改变单纯的传播手法带来的约束性,结合人类各种感官特点,开发除了视觉感官之外的多种感官,可以根据“多感官”的综合性,用更加生动及全面的感官传达方式进行表达。多感官体验设计源于人们对越来越丰富的生活现状所产生的新需求,现代各类数字信息爆炸性的轰炸,如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角度思考,短视频的流行使得群众思维参与度降低,进而令短视频这类媒介变热;而多感官体验可以激发人的各个知觉,视听触嗅觉兼备,信息传播更清晰,需要受众不同程度的思维参与,体验性也就越高。

二、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通过对花山岩画田野考察及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花山岩画文创产品未得到深入开发,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且花山岩画景区中的文创产品门类单一、质量粗陋且同质化严重,无自己的特色;在全国范围内除广西博物馆文创中有少数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在其淘宝官网售卖,其他平台基本没有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售卖;经整理得出以下几个开发现状。

(一)当地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广西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地形原因崇左市的旅游交通设施不完善。花山岩画唯一开放的景区,宁明花山岩画,从城区到景区每日仅有两趟公交车,大部分游客都是选择自驾游,这对于当地旅游业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景区内接待设施也极度不完善,景点附近没有商圈,只有寥寥无几的小摊贩,花山岩画周边文创产品仅在售票厅中的一角有售卖,城区内也显少有相关文创产品售卖。于2019年8月19号市政府贯彻实施《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这都表明崇左市政府越来越重视花山岩画保护及其文化开发工作,但由于崇左市经济、历史文化、人才流通等各方面的问题,花山岩画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太完善。

(二)工艺制作粗陋,质量低劣

大部分以花山岩画图像符号进行的二次设计,大多直接简单提取其图像元素嫁接到产品中,其背后的文化意境因而大打折扣,体现不出其古雅韵味,因此花山岩画文创做工较粗俗,生产制作工艺简陋,最终的产品质量也大打折扣。因而无法激起消费者对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购买欲望,降低了产品的销售量,进而使花山岩画文创产业进入恶循环,无法形成产业链。文创设计是传统文化IP转化的具体的落地形式,而传统文化IP的形成则是文创设计发展的高级形式。花山岩画文创想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想要使花山岩画文化形成一个IP文化,使大众认识它,了解它,不是一蹴而便可达到,而是需要以点到面的转化经历。

(三)产品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带有花山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工艺落后,缺乏设计团队对创新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对图案背后的故事没有深刻的挖掘。例如,故宫博物院文创,它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产品设计团队,而且更离不开它背后的多层次的运营模式,不断满足用户多样性的文化需要,具备了自身独特的文创符号性及找到在市场上与众不同的定位,做到品牌差异性,形成无法复制的文化品牌,才能从众多的文创中脱颖而出,做到真正的创新。因此,花山岩文创产品设计,不仅需要借鉴故宫博物院文创对创新设计人才的招揽,将设计作为媒介去呈现自己的文化特色;更需要借鉴其多层次的运营模式,形成独特的且强有力的品牌文化符号,避免产品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三、多感体验的花山岩画文创产品设计

(一)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1.视觉感官的设计应用

视觉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也是目前研究最全面最广泛的感觉方式,实验心理学中最古老的定律之一的韦伯定律认为“所能察觉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要想第一时间在琳琅满目的文创品中消费者眼球,应在文创视觉外形中下功夫,使文创视觉设计对消费者的刺激达到阈值之上,人们才会注意到进而去了解花山岩画相关的文化。视觉中主要有造型和色彩这两大内容。

(1)视觉色彩的应用

色彩起着无形的力量可以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色彩传达的背后,一般表现出群体的某种文化内涵或者心理审美需要,不同的国家民族的不同环境背景下,对色彩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当地传统色彩的形成,被运用于各类宗族活动中,体现出其宗族的号召力及凝聚力。花山岩画中图像最主要的色彩特征是赤铁矿红,具有对其次是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呈现出的灰黄色及石灰色、石墨色。红色似于血液颜色,相关研究表明古洛越人以红色剪影平涂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追悼也是一种原始的生命意识、是对太阳的膜拜、是生命中的激情及对外来入侵者的威慑。故接下来的花山岩画文创的主色均采用赤铁矿红、灰黄色、石墨色展开一系列设计。

首先是花山岩画DM设计,其背景采用彩墨揉纸技法制作后用摄影及电脑后期处理进行设计,大色调采用浅枯黄色,内容大标题字体颜色采用赤红色,背景用墨色轻晕染做云雾效果,使视觉上有虚有实、有轻有重、有粗有细,整体呈现出中国古雅、静谧之意境的韵味。内页的设计将花山岩画的背景、简介、现状等展开介绍,做到图文并存。封面设计采用了溢血编排方式,体现山石特点,突出花山岩画古老神秘之感;舒适柔和的内页色彩设计便于阅读。

(2)视觉造型的应用

视觉造型在是视觉效果中的一个重点,造型中的点的疏密、线条流动性、面的大小等,都给受传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花山岩画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造型感,其平涂式的物像剪影造型表现出粗狂硬朗强悍的画风。花山岩画中许多不同形态的点,人物图像头饰上的点、铜鼓纹中的日心点、动物图像的羽状或者刺点状的一些饰物,使得花山岩画整体图形尽显活跃之感;线条在绘画中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具有韵律感,花山岩画人物图像脚下的一些有粗有细的线条及腰佩的刀剑状物;许多正面比较重要的人物图像,形状往往是方形或是接近方形,也有的人像躯干似倒三角,使得花山岩画整体画风统一但图像内容变化丰富,具有一种生动活泼、古拙朴实之感。将花山岩画图像造型运用到系列文具设计中,例如笔记本、笔袋、小胶圈、笔筒等,设计只有与实物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为人所服务的价值所在,将花山岩画主题壁挂设计中的部分内容及花山岩画人物类、动物类运用到文具设计中,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用点造型的疏密、大小及线的韵律感方向感进行排列与组合,形成新的视觉造型感官效果。每一个文具的外观设计,使其具有时代感,增强了设计实用性,在可观可用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们更加了解花山岩画,感知花山岩画的魅

2.触觉与视觉感官结合的设计应用

触觉在多感设计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只有用户在实际拿到产品后才能真正感觉到触感,提供给用户不同触觉感受,可以给其带来更深体会,是体验设计的重要一环,就如人的朋友与朋友之间,在伤心难过时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拥抱的互动效果也是一个触觉感受。触觉感官设计中产品的材料选择起着核心作用,材料的质地以及表面的肌理能够传达给人们不同的信息,造成消费者不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材料有质感、光滑、肌理、纹路等,每一种材料都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着自身独特的触觉语言,给人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

花山岩画位于江边环绕的悬崖峭壁中,凹凸不平的岩石块构成完整的岩面,加上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日晒侵蚀,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风化效果以及矿物颜料在岩面中被褪化、剥落的斑驳肌理感,这也是其最显著造型特征,粗犷古雅的赭红色在高大的岩壁上呈现出富有肌理感的艺术韵味。以花山岩画为主题的壁挂及装饰画设计,分别依据宁明花山外型、地处位置,对花山岩画外形与岩画种类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汲取其古老神秘的感受运用彩墨揉纸技法作花山岩画立体的肌理效果,营造花山岩画山体的实景感。岩画图像用赤红色矿石颜料绘制于山体中,结合纯手绘的形式运用到其背景部分,形成新的视觉与触觉体验,进而激发用户对花山岩画情绪情感需求,给予观众更良好的身心体验。

3.听觉与视觉感官结合的设计应用

听觉感官即人所听到的声音体验,不同声音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使人有不同的体验感受。在设计领域中,听觉也占有重要作用,纯视觉设计上的不足听觉可做补充,视觉也可加深听觉感知,视听相当于形影不离;也正如麦克卢汉“人体延伸论”认为现代媒介的进步可以延伸人体的传播功能;及其“冷热”媒介理论研究中表明媒介越进步,媒介符号越清晰,心理参与度越低,媒介所传达的信息也就越清楚。因此,“视听”结合可以加深用户体验。

壮族先民自古就有唱山歌击铜鼓的传统习俗,在听觉中融入这些传统民俗声音,使用户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在花山岩画的DM折页设计中添加花山岩画宣传视频的二维码,用户在浏览纸质花山岩画相关文化同时,扫码可体验不一样感觉的花山岩画。花山岩画作为千古骆越文化遗址,具有非常丰富而特色的历史内涵,加强花山岩画保护与传承,不仅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产生的目的主要是传递传统文化,是文化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加深用户的对此传统文化记忆和情感体验,“体验感”多感官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调动用户的多感官,使其有更多的思维互动和情感交流,比单一感官的产品更具趣味性和人文关怀,是市场的大势所趋。 而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设计不仅充当产品本身呈现于消费者,更是将花山岩画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及古雅意蕴传达给消费者,期望未来能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出入双输出的效果。

猜你喜欢

花山岩画感官
这儿真美
“五花山”的由来
观岩画
岩画诗
感官训练纸模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感官训练纸膜
阴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