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依托科研团队提升水产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探索

2022-11-01栗志民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水产导师

栗志民,申玉春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既直接又基础的重要意义。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进一步夯实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石。

自194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即初始探索期(1949—1977年)、恢复发展期(1978—1988年)、稳步发展期(1989—1998年)、快速发展期(1999—2009年)、内涵发展期(2010年至今)。1999年,随着本科生的扩招,研究生教育规模也极速扩大,我国迅速跨入研究生教育的大国行列。202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110.7万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日益增多,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苏俊宏等以光电类研究生为对象,分析了传统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项目牵引、科研赋能、课程改革,探索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科研相长,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杨永红等从财经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入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培养过程、培养环境、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以及导师队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此外,一些学者还针对海洋工程、园艺、食品工程、物流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细胞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然而,水产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依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多年来指导研究生工作的体会,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依托科研团队提升水产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行探索。

1 高校科研团队的内涵

王怡然等针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高校科研团队是为科技创新而组建的,科研是团队的主要任务,团队是科研的组织保证。高校科研团队的内涵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组成的团队,该团队以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愿景,由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础。科研团队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组织主要依托高校教研室、研究所或工程中心等。高校科研团队的类型可按战略目标、科研活动的纵向流程和研究所涉及的学科等进行分类。目前,高校科研团队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分类居多,通常可分为单学科科研团队和跨学科科研团队。单学科科研团队的研究项目仅涉及某一学科的知识,团队成员来自同一学科;跨学科科研团队主要由研究项目的性质决定,由于课题涉及的内容复杂,单一学科难以解决,往往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下设9个科研团队,分别为鱼类种子工程与养殖、甲壳动物遗传育种及增养殖、贝类遗传育种及增养殖、藻类资源开发与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生动物免疫与病害防控、珍珠培育与加工、水产生物技术、南海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各个科研团队成员基本来自同一学科,属单学科科研团队。

2 单导师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产学科是研究水产生产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养殖学、水产生物遗传与育种学、水产生物医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渔业资源等。我国海洋类高校和部分农业类高校均设有水产学科,并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新时代,水产学科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关注,在发展水产业和培养水产类高级专门人才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该学科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和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单导师制下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生师比是反映学生与教师比例的指标,其高低可代表着导师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1984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走上正轨,在读博士研究生935人,指导教师603人,生师比1.55∶1,在读硕士研究生47 014人,指导教师20 036人,生师比2.34∶1。1998—2004年,生师比保持在2.82∶1~5.72∶1。2005年生师比达到新高,为6.64∶1,之后都维持在6∶1以上。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增大,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失调,学生对导师是“一对一”,而导师对学生却是“一对几”或 “一对十几”,甚至一个导师的学生相当于一个教学班。此外,研究生导师还要担任本科、研究生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有的导师还担任行政职务。传统的单导师负责制使导师投入的研究生指导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不得不托给课题组其他教师“代导”,甚至博士生带硕士生。导师对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材施教,制定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才能克服学生思维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然而,生师比不合理导致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很难对研究生实现个性化培养,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制约。

多年来,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袁本涛等2006—2008年受国务院学位办和清华大学的委托,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科门类的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突出,学科交叉性特征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虽然传统的单导师往往在各自学科领域内有较好的特长,但其学术视野、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等受到特定学科领域的限制,而无法满足当代研究生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必须具备的宽广知识面的需求。单导师个人知识积累的广度是有限的,不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思路,单导师的知识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具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单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又一重要因素。当下,单导师制下招收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完成导师的课题或项目,研究生变成了科研课题或项目的执行者,导师每月支付给研究生一定的劳务费。由导师直接为研究生拟定研究题目、实验方案,提供参考文献,甚至论文写作的相当部分内容也由导师直接完成。单导师制下这种师生关系导致研究生过度依赖导师,甚至出现没有导师的安排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的现象。学生在读研期间借助导师提供的科研任务,学到了导师的思维模式、科研方法,往往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的发展,甚至变得平庸,丧失对科研的兴趣。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20年9月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总结了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可见,发展专业学位是我国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而建立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国家反复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但在一些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仍然不足,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现象依然存在,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高校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体,培养主体相对单一,单导师制下,高校研究生导师多偏重理论研究,社会生产实践经验相对较少,行业产业锻炼实践不足,主持的行业产业课题较少,项目研发的经历缺乏,在研究生指导上,没有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指导,削弱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一些高校与行业产业之间也进行了人才的交流与共享,但行业产业的参与度不高,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仍停留在象征性的合作协议上,没有形成科学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合作制度体系,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并重的“双导师制”并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以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外导师参与不足,培养积极性不高。因此,目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以校内单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制约。

3 依托科研团队水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传统的单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新时代科研团队的培养模式的组建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科研团队是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式,科研团队不但有利于学科交叉,形成新兴的交叉学科并发现新的创新点,而且有利于取众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承担重大项目和出大成果。新时代,通过多点交叉、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的建立,探索提升水产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科研团队是由不同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学术风格、思维模式的导师组成,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多点交叉、优势互补的知识背景与学术专长的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可改变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笔者所在科研团队是贝类遗传育种及增养殖团队,隶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学科(一级学科)、水产养殖专业(二级学科)下的科研团队之一。近年来,团队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基本形成了水产养殖学、细胞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团队,每个成员针对不同贝类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但从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来看,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团队的研究方向还不够集中,团队内目前开展研究的贝类品种包括墨西哥湾扇贝、香港牡蛎、方斑东风螺、九孔鲍和西施舌等,虽然在这些贝类品种上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导师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未集中对一两个贝类品种进行科技攻关,出大成果显得困难。另外,由于成员之间缺乏共同的总体研究目标和方向,导致团队显得松散、互补性不强、分工协作不清晰。合理化的科研团队需要由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负责人做好科研团队成员的遴选、团队培养方式和团队管理等,特别是对要聚焦团队的研究方向,并有较为丰富的企业资源。团队成员不是高学历、高职称的简单叠加,而是由不同职称、学历、年龄成员组成的科研梯队,成员学术背景互补性要强,总体研究方向保持一致。适当引进或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加入科研团队,指导科研团队的活动,有助于团队的科研工作始终处于学科前沿。团队成员目标明确、方向一致、分工清晰、富有活力和生机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水产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单导师制下一对多的培养模式,已经限制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当今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引入导师团队的指导,让传统的教师一对多转变为学生的一对多,一个研究生同时得到多位导师的指导,选择性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保障。探讨如何依托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职责明确。依托科研团队进行研究生的培养,需打破传统的单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团队研究生统一管理和指导。根据团队的总体研究方向,结合教师的特长,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将团队的导师和研究生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由1~2人负责一个研究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由资深的教授担任,需掌控科研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团队科研项目的申请上,特别是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上,同时指导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方向上申请科研项目,保障科研团队研究方向处于学科的前沿,不断凝练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团队负责人统筹规划团队的研究项目,严格监督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把好质量关,使团队的工作有序开展和持续发展。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具有主持的科研项目,可作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偏重基础理论研究的青年教师,可以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团队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水产学科是一门偏重应用的学科,团队应加大对偏重实践的青年教师的引进,通过与研究方向比较一致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应用型研究,并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协调与企业合作的各类科研项目,为企业核心技术研究提供支持。此外,团队有专门教师负责整个研究生团队的管理,负责研究生日常考勤、定期组会和协助项目负责人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等。

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校企导师团队联合指导专业型研究生。随着水产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依托团队培养研究生已经被水产类高校不断认可,科研团队建设日趋成熟。然而,由于水产学科中,很多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是理论和应用并重的研究,校内各团队实验室和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多数团队依然面临着校外缺乏稳定的与之合作的企业,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和培养研究生。要全面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团队的研究方向与企业的核心技术相融合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显得十分重要。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不仅有助于团队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与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使企业得到了人力和智力的双重支持,提高了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应建立有效完善的培养模式。一是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学校从企业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加入学校的导师团队。针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展的校企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参与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全过程,例如确定论文选题、设计实验技术路线、组会听取研究生汇报及论文答辩等。二是加强专业型研究生的管理,由于水产类联合培养基地多以靠近海边的养殖场居多,地理位置偏远,学生在基地参与科研工作时间较长,企业导师应承担较多的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考勤和考核制度,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水产学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通过积极参与鱼虾贝种苗繁育与养殖、饲料加工、水产药物等相关企业的科研项目、产品开发,实现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发挥团队优势,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举措。一是基于团队模式下传、帮、带管理机制的形成。单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由于还未参与到一些教师的研究项目中,缺乏与这些教师的交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略显不足,多数时间依靠自己,同样,新入学的研究生,往往也只限于得到单导师下的高年级研究生的帮助。因此,传统的单导师制下,对新引进的教师和入学新生的传、帮、带效果不佳。在团队模式下,对团队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由团队负责人依据青年教师的研究领域、特长,与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结合起来,为青年教师建议适宜的科研方向,安排到团队中合适的科研小组中,在团队导师的带领下,及时参与到团队的科研工作中,包括项目的申报、实验的开展、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和协助指导研究生。对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青年教师,带领他们尽快熟悉合作企业,参与到与企业共同承担的项目中,并协助指导专业型硕士,团队教师做好对新入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由于他们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还比较陌生,团队应统一对入学新生做好入学教育,包括指导课程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团队研究方向的介绍。特别是要提高入学新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阅读技能、实验仪器操作训练、毕业论文选题、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等,均需要团队导师共同讨论和指导,以及高年级研究生的科研经验的传承和帮助。二是基于学术交流的学术氛围的建立。团队内的每个科研小组建立每周的组会制度,由科研小组内导师负责,听取研究生的实验汇报,解决研究生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整个团队的组会每月开展一次,由负责团队研究生管理的教师做好整个团队组会,由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可以是研究内容,也可以是某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增进团队导师、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每个学期可以邀请国内外与本团队研究领域相似的专家来团队做学术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安排研究生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做学术报告或海报展示研究成果。三是基于学术奖励的评价激励政策的制定。科研团队中,每个导师都承担科研、指导研究生或团队管理工作,分工虽有不同,但都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学院对导师的考核下放到团队,每年对导师进行一次评价考核,团队内部自行分配业绩,可以根据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激励,依据分工不同,奖励趋同的原则,保证每个导师的个人利益,鼓励大家协同配合,凸显团队的优势。同样,为了使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引入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奖励激励政策。例如,依据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水平,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参与团队的管理等,在团队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表现优秀研究生的助研津贴方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发挥科研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4 结语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单导师制下无法满足当代研究生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必须具备的宽广知识面的需求,不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思路,难以培养具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实现研究生统一管理和指导,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校企导师团队联合指导专业型研究生。形成传、帮、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团队的学术交流,制定基于学术奖励的评价激励政策,可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发挥科研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水产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V eraW an g
导师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