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 年 新 十 年 兴江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2-10-31本刊编辑部

江西农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宜居龙头企业江西省

“践行嘱托十年间,赣鄱振兴勇当先。”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这十年,江西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农村建设“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洋洋赣鄱大地呈现一幅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要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就要持续抓紧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其列入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六大样板”之一,扎实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效。

江西省在全国创新开发“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干部常态摸排”三线预警机制,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同时,健全完善驻村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机制,全省选派5593个驻村工作队、17474名驻村干部(含6188名第一书记),沉在基层一线,用心为民服务。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新增投资9.93亿元,新增公益捐赠1.12亿元。

“江西经验”——防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贫资产管理等经验模式,先后在全国推广。2021年度,江西省在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在资金绩效评价中被评为“A”级等次,共获国家奖励资金7.3亿元;国务院30项督查激励事项中,涉及乡村振兴领域两项,江西均有市县入选。两年共有5个县获得“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支持资金2.5亿元。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帮扶,全省共有带动经营主体5.15万个,建设村级(联村)扶持产业基地1.51万个,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45.46万户。此外,江西省加大资金投入,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81.52亿元,已开工帮扶项目2.29万个、开工率99.6%。全省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2.8个,对稳定消除风险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2021年全省脱贫户人均收入达14391元,同比增长14%。脱贫户人均收入以及脱贫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新农村建设是江西省的重大民生工程。只有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近年来,江西围绕实现生态宜居,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江西省在全国首创“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全域推行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该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同时,在10个设区市和91个涉农县搭建“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全省关注平台人数280万、受理群众投诉管护问题22万件,问题处理完结率、好评率均保持在95%以上。

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千村万寨展新颜”中,江西省有159个村庄入选,入选数量全国第一;2020年,在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中,江西省6个村庄入选,占全国入选村庄总数的五分之一。武宁县、婺源县、井冈山市、湘东区、上犹县、安义县、崇义县、瑞昌市、安福县、资溪县等10个县(市、区)先后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累计创建美丽宜居先行县39个、美丽宜居乡镇623个、美丽宜居村庄7027个、美丽宜居庭院81万个,打造了577条各美其美的美丽宜居示范带。横峰县、全南县、井冈山市、信丰县等4个县(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江西作为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持续作出卓越贡献。江西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3.21%的粮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从未间断调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做出了卓越贡献。

近年来,江西相继出台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同时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年均下达惠农支粮补贴资金超60亿元,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全省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2622.7万亩,占全省“三调”耕地面积的64.3%,先后三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31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70个,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

十年来,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215亿公斤以上,其中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量的95%,居全国第3位、中部地区第2位。2021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3万亩、产量219.25亿公斤、亩产387.4公斤,比2012年分别增长0.7%、2.4%、1.7%。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聚焦“五个抓”(抓链条、抓主体、抓特色、抓拓展、抓服务),推动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促进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出台“绿色食品产业链13条”,把实施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写进《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七大行动”,先后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近6.6亿元,共支持289家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撬动40亿元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同时,开展龙头企业“强链争先”行动,打造一批支撑产业上下游发展的“链主型”龙头企业。2021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榜单中,全省入围的龙头企业数量(26家、占比5.2%)和总收入(3425.5亿元,占比5.6%),均排在中部地区第1名。截至2021年,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6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比2012年新增335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9家,比2012年新增29家。此外,江西坚决落实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关于打好富硒品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富硒功能农业跑出“加速度”。2021年全省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达500多亿元,是2019年的3.1倍。

江西省还立足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多种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累计支持创建12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园区(农庄),先后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3个,休闲农业精品线路64条,逐步构建了“点线面”融合发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优先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用地11条”“金融支持企业全产业链12条”“强链争先19条”等3个文件,与省自然资源厅、金融机构等部门协调,帮助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用地难、转型难等问题。

十载重任在肩,十年跃马扬鞭。回望走过的路,新时代江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现的每一点进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得益于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努力。

展望奋进之路,江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凝心聚力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贡献更大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宜居龙头企业江西省
模拟成真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贵州:生态宜居 留住乡愁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