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睿墓壁画:壁上丹青 华彩重现

2022-10-31汇编秋慈

科学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北齐用线画师

汇编|秋慈

1979 年,北齐娄睿墓壁画在山西太原一经问世,中国古代美术史由此翻开新篇,正如我国绘画大师吴作人所说:“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证实……至于壁画之工拙,揆其简练肯定,运笔收纵,承两晋而启隋唐。”

惊世发现

1979 年,考古人员原本是在太原天龙山脚下的牛家口村探寻晋王陵,但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勘察和发掘,未发现墓穴。后来,周围村民介绍,牛家口村东的王郭村曾发现一座大墓,墓中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

娄睿墓壁画 七人宾礼图

考古人员一听,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对村民口中的大墓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通过墓志确认这座大墓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和妻子的合葬墓。

娄睿是鲜卑族人,他自幼丧父,由叔父娄昭(高洋称帝后,封娄昭为太原王)抚养。他的姑母娄昭君是东魏丞相高欢的夫人,娄昭君之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后,娄昭君便成了北齐高祖神武明皇后。也就是说,娄睿和高洋是表兄弟。娄睿16 岁就跟随高欢在信都起兵。之后,他屡立战功,官至太傅,以王还第,39 岁时病故。

娄睿墓规模宏大,虽然之前多次被盗,但依然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壁画。娄睿墓的墓道、甬道、墓室的墙壁上均有壁画,现存约220 平方米,共71 幅画面。壁画生动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出行、宴飨等奢华的生活场景和死后升天的景象。

以往,我们对北齐时期的绘画是陌生的,没能有一幅卷轴画真迹得以留存,连相关摹本都十分少见,直到娄睿墓壁画如石破天惊一般展现在世人面前。娄睿墓壁画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北朝壁画的空白,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特别是全墓画面中200 余匹马的描绘无一重复,动态多样,用线流畅,技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是画家成熟期的创作。

壁上丹青

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对娄睿墓壁画不吝溢美之词:“布局紧凑,既分组清楚,又相互呼应;造型准确,既姿态各异,又情趣一致。劲毫雄健,生气盎然,真所谓妙得精神,笔迹磊落恣意于墙壁的巨制。”

在北齐之前,墓葬绘画用线多粗重,轻视人物的身体表现。而反观娄睿墓壁画,线条张弛有度、简练舒朗。画师先用画笔在墙壁表面勾勒出轮廓,以淡墨勾画出线条与底稿,然后再敷色晕染。用线虽不多,但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人物面部流畅、马腹圆滑,可见技艺之娴熟。

娄睿墓壁画中最受人们称道的是画于墓道中层的鞍马游骑图,人物面相丰满,神情各异:有的淡定自若,有将领风范;有的回头瞻望队伍,好似谨小慎微的仆从。

画面当中靠前的一匹马不知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马首高昂,前腿腾空,后腿蹬地,显然是受了惊吓,以致于马尾下拉出了一串粪便。由此可见,画师非常熟悉马的生活习性,表现出古代艺术家观察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细腻。

与画人一样,作者在画马时也善于处理马的眼睛。鞍马游骑图当中有一匹留着“中分”的枣红色马,那漆黑的眼中似乎有着无限的魔力,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好像是在正视着观者。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称赞娄睿墓壁画:“人和马合一,简直像电影移动的画面,壁画用静态的画面营造了风驰电掣的感觉。”

娄睿墓壁画 鞍马游骑图局部

画师存疑

面对如此繁复精巧的壁画,人们不禁会问:它们出自哪位画师的手笔?有学者提出,壁画的作者可能是杨子华。

杨子华是北齐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师,官拜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唐代《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认为,他的画作可以代表南北朝晚期的画风,可见有着极高的地位。苏轼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慨:“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

壁画上的群马生动传神,而杨子华恰以擅画鞍马闻名,“尝画马于壁,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然而,也有人提出异议。相较于藏于宫阁的卷轴画,墓葬壁画仅仅服务于墓葬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地位,很难想象高高在上的杨子华愿意混同地位低下的工匠,钻进墓室里作壁画。

虽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表明娄睿墓的画师就是杨子华,但娄睿墓壁画与杨子华画派相关,这点并无太多疑义。

猜你喜欢

北齐用线画师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连一连
敦煌画师,I服了YOU
《陆孝昇墓志》考释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猜脚印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
最快回到家
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