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科学实施对标一流管理的要点及策略探讨

2022-10-31杨秀花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一流管理

杨秀花

(云南能投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28)

2021年世界500强中,我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首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攀升。但是,我国五百强企业在类别上呈现出集中趋势,要全面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行业话语权、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从管理入手,通过有效的管理,突出企业发展优势,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而对标一流管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对标一流管理的内涵

对标一流管理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的简称,是我国企业管理改进的目标,是以一流企业管理为标准进行管理改进的理念。目前,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此特指在国际范围内,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或在国际市场经济影响力较大的企业以及在部分领域具备突出优势的企业。通常情况下,管理作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一流企业都具备独到的管理优势,而这些管理优势,就是我国企业学习与借鉴的重点。我国企业需要对照国际一流企业的管理,发现自身管理的不足以及差距,并且通过将国际一流管理中提取出的管理要点应用到自身的管理中,实现对自身管理的快速改进。在我国企业管理改进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而是需要重点关注与企业发展环境相似,或面临过相似问题的世界一流企业,了解其特定情境下的管理策略,从而有效解决当今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促使其突破当前面临的发展挑战。

二、我国企业实现对标一流管理的条件

我国企业要通过对标一流管理实现管理改进,需要明确对标一流管理实现管理改进的条件,需要对一流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衡量标准,把握一流企业管理的特点以及突出优势,结合企业管理特点,正视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

1.界定一流管理概念,明确衡量标准

企业要对标一流管理,首先需要对一流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衡量标准,从而找到管理学习与改进的切入点。前文已经对一流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但是在企业寻找学习对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规模、行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等,找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一流管理。这种管理不局限于综合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管理,还包括在部分管理上具备突出优势的管理,如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而某企业尽管综合实力未在世界前列,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上处于引领地位,则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一流管理。而其管理是我国企业需要学习与研究的重点。

2.把握一流企业管理的特点及突出优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学习中,尽管部分企业对国际一流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进行了学习,但却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即未能了解一流管理的本质,只是从形式上进行学习。因此,要保障管理改进的有效性,在对先进管理模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紧抓管理模式的特点并明确其突出优势。由于企业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差异,包括市场环境不同、发展战略不同等,企业不能照搬先进管理模式,而是需要从其特点入手,把握本质,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与借鉴。

3.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特点,正视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

我国企业要实现管理改进,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情况,正视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不能闭塞视听,仅关注自身的优势或单纯进行管理理论学习。这也是“对标”的本质,要对照标准重新对自身的管理进行认识与反思,从而发现自身的管理特点。在管理改进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理念之间存在差异性,如果全盘采纳一流管理方法,可能会造成以往企业管理较为有效的办法面临改变,可能引发管理风险。因此,在进行管理改进前,企业需要对照目标管理模式,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改进方案,与以往的管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保障管理改进效果,并避免引发管理风险。

三、我国企业管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管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即管理制度不完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执行不到位。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实现对我国企业管理的有效改进,需要解决这四方面问题。

1.管理制度问题

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管理制度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备是企业管理存在问题的直观体现。管理制度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更新速度缓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不断对自身的业务以及管理进行改进,力求通过现代技术实现各项工作的优化。在此过程中,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管理职能得到拓展,这是管理工作得到优化改进的体现,但是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管理制度予以保障,而管理形式优化下的企业管理制度改进往往存在滞后性特点,不能随着管理形式以及业务形式的改变而快速进行调整,从而对管理效果造成影响。二是制度约束力不足。在部分企业的管理中,管理制度内容较为粗放,尤其是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制定的条例,不仅内容不清晰,而且违规行为的界定也不明确,造成在出现违规行为时,不能以制度为依据进行处理,制度约束力不足。

2.管理体系问题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保障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明确管理目标,再结合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对象、管理关键等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方法,通过各项管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保障企业能够实现对各项事务的有效管理。但是,即便在规模较大、管理手段较为先进的企业,也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即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管理活动不全面,造成企业管理的控制能力较差,管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3.管理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到管理效果。管理机制包括管理系统的结构以及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只有具备健全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并发挥协同作用,促使管理效果不断得到改进。但是在我国企业中,还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即管理的内在特征不明显。比如,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活动的开展方面,分别借鉴不同企业的管理形式,不同管理形式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企业管理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完善,会造成管理漏洞难以察觉,不利于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

4.管理执行问题

即便具备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及健全的管理机制,企业还需要加强管理执行力度,以保障管理的有效性。部分企业尽管在制度上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或企业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管理的执行力不足,包括管理策略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之间不能进行高效沟通,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在面对问题时相互推诿等。高效执行是保障企业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之一。

四、科学实施对标一流管理的改进措施及其要点

1.企业要转变管理思维,树立一流的管理理念

在对标一流管理中,往往具备独到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促使企业的管理难以被复制,即便复制管理的形式,也不能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效果。而这种管理理念对管理形式的影响往往为许多企业所忽视。因此,在我国企业管理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时,需要明确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转变以往的管理思维,只有转变管理思维,才能打开管理改进的视野,能够从多角度对自身的管理进行改进。

2.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发挥多项管理职能的协同作用

通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能够发现,造成管理模式难以复制的原因之一,即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本身具备复杂性特点,不能直观了解到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机制,部分管理机制是多重管理思维以及管理形态的相互作用,如融合了制度管理与赋能管理的管理机制。此种机制下,企业会给予人才充分的发挥空间,并为人才提供发挥的物质条件以及资金,包括部分管理权限。这种管理理念是企业本身即对自身的用人机制具备足够的信心,并且即便在赋能管理下项目研发或工作开展出现问题,在其管理机制中也具备应对预案,能够有效进行解决,管理机制十分健全。因此,我国企业在构建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明确自身的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管理职能之间具备紧密联系,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形成有机整体,促进企业的发展。

3.明确人的重要性,发挥人的潜能

新形势下,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明确人的重要性,以人为出发点对自身的管理进行改进。在国际一流管理中,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即能够激发人才潜能、突出人才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如何以管理促进人才发展才是企业管理改进的重难点,也是难以从国际一流企业管理表象中寻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国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许多企业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能够“育人”却不善于“留人”,从根本上说还是管理存在问题,未能从人出发,通过有效管理建立企业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对标一流管理的管理改进,需要明确人才的重要性,以人为出发点,进行管理改进。

五、科学实施对标一流管理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1.探究一流管理底层逻辑,保障管理改进与企业发展的契合性

在企业探究一流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高智”(high-intellect)学习理念对管理方式进行学习。企业需要对一流管理的底层逻辑进行探究,了解一流管理有效性的本质,以及一流管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在世界一流企业中,西方一流企业占比较多,在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步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管理驱动力的阶段,在其管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政治、经济以及技术等多重因素都会对管理产生影响,企业为应对时代问题逐步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我国企业需要详细了解一流管理的发展背景,提取出自身发展所需的要点,从调整入手,逐步对自身的管理进行改进,从而保障管理改进与企业的发展相契合。同时,要遵循管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保障管理的科学推进。

2.融合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办法

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是管理的主要基调,但是一流管理往往不采用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内容采用差异性管理办法。因此,我国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如组织结构特点、业务特点等;采用多种管理理念相融合的管理办法,如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同步开展,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办法,加强人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人性化管理方面,企业可采用赋能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人为主体进行管理。加强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职工发展诉求,帮助职工制定发展规划,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潜能。企业需要给予职工关怀、保障职工福利,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职工热爱工作,以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驱动自身进行自主研究与发展。而对于标准化的工作以及业务,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制度条例,从而保障工作的规范开展,业务的高质量完成。

3.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灵活调整管理策略

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结合国家政策动向,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例如,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管理工作需要对以往的管理目标进行调整,将提质增效、技术创新等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目标。为保障管理的有效性,还需要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在业务形式发生变化或组织结构面临调整时,需要灵活调整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明确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企业凝聚力

对标一流管理能够发现,在世界一流企业中,人才往往与企业具备着一致的价值观,这是企业能够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制度中,促使企业职工与企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从而提升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机制、执行等几个方面,要实现对标一流管理,企业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从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本质入手,发现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模式,逐步进行管理改进。企业通过采用探究一流管理底层逻辑,保障管理改进与企业发展的契合性;融合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办法;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灵活调整管理策略;明确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企业凝聚力等多元策略,保障管理改进和提升的科学性,以世界一流企业为标杆,促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一流管理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