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阮元话语里的“邗上农桑”

2022-10-29江苏李金宇

文史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阮元扬州园林

江苏 李金宇

“邗上农桑”(图一)是清乾隆时期扬州的园林名胜。景区范围主要在漕河迎恩桥西岸,为清高宗南巡扬州临幸而建。

值得注意的是,阮元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归田后即购买“邗上农桑”,如梁章钜在《云台师唱和诗》中说:“廿一日走谒阮云台师相,……廿五日即承折柬招余同毕韫斋茂才泛舟湖上,饮于长春桥畔之邗上农桑,吾师所修复别业也。”民国王振世也说:“后阮文达晚年买‘邗上农桑’为别墅。”但问题在于,阮元好像并不认可“邗上农桑”的园林身份,因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梁章钜卸任寓扬州容园时,阮元来访,两人之间曾有这么一段对话,梁问阮:“吾师府中之园如何?”得到这样的回答:“师笑曰:‘我本无买园之力,即有资,亦断不买园。’”也就是说阮元不认为自己买下以供休憩的“邗上农桑”为园林。

图一: 《江南园林胜景图册》中的“邗上农桑” (选自《扬州园林甲天下——扬州博物馆馆藏画本集粹》)

那么,阮元何出此言?笔者试分析一二。

首先,“邗上农桑”是乾隆年间奉宸苑卿衔王勖营建,其弟王协再修,为北郊二十四景之一。但清嘉庆后,因为皇帝不再南巡、漕粮改为海运、纲盐法变为票盐法等原因,扬州的城市地位迅速下降,扬州盐商也由富甲天下变为困顿潦倒。他们在瘦西湖周边建造的园林由于缺资维护逐渐废颓。这一点,阮元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为李斗《扬州画舫录》做的跋中说得明白:“扬州全盛,在乾隆四五十年间……嘉庆八年,过扬与旧友为平山之会。此后渐衰,楼台倾毁,花木凋零。”及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一月十七日,阮元再为《扬州画舫录》作二跋时,感慨更甚:“自《画舫录》成,又四十余年。书中楼台园馆,仅有存者。大约有僧守者,如小金山、桃花庵、法海寺、平山堂尚在;凡商家园丁管者多废,今止存尺五楼一家矣。”

从当时情形看,湖上景观的“邗上农桑”无疑也在衰败之列。道光前,官家还给少许费用维护;而道光年间,官家已经完全不再拨款。这样的结果就是,“园丁因偶坏欹者,鸣之于商;商之旧家或易姓,或贫无以应之。木瓦继而折坠者,丁即卖其木瓦,官商不能禁;丁知不禁也,虽不折坠亦曳拆之。”在无人问津,无人打理的情况下,阮元买下“邗上农桑”进行了修缮。所以,此时“邗上农桑”还有多少园林景观的价值与审美,值得怀疑。

其次,从相关笔记《扬州画舫录》《扬州名胜录》《平山堂图志》的描述以及《江南园林胜景图册》《南巡盛典名胜图录》等画图可以看出,“邗上农桑”展现的是农家生活场景。它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描绘了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清李斗对此景有详细记载:“仿圣祖《耕织图》(图二)做法,封隈为岸,建仓房、馌饷桥、报丰祠。祠前击鼓吹豳台,左有砻房,右有浴蚕房、分箔房、绿叶亭。亭外桑阴郁郁,时闻斧声。树间建大起楼,楼下长廊至染色房、练丝房。房外为练池,池外有春及堂。堂右有嫘祖祠、经丝房、听机楼。楼后有东织房、纺丝房……砻房,舂、揄、簸、蹂地也。联云:‘岩端白云宿(何逊),屋上春鸠鸣(王维)。’邗上农桑止于此。”

图二:清康熙年间刻《耕织图》(局部)

由此可知:第一,从景观构成角度看,它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以叠石理水、花木建筑为元素。其虽由人作,却宛如自然田园。“邗上农桑”一景,类似于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多稼如云”“北远山村”和颐和园中的“乐农轩”,虽在名园之内,却是田家寻常景象;虽有园林之名,却少园林之实。此景是仿照康熙《耕织图》而建,故乾隆帝南巡时,曾有诗云:“却从耕织图前过,衣食攸关为喜看。”景区内展现的是水车、仓房、风车、报丰祠、浴蚕房、分箔房、绿桑亭等(图三),呈现的是《诗经·豳风·七月》中描绘的农人生产、生活景象,表现的是当今“皇上教养之恩,圣代恬熙之象”。此景可溯源自上古的“籍田”之典。《仪礼》中有“武王耕籍田,然诸侯知所以敬”句,是讲帝王于春耕前亲自耕田,以奉祀宗庙,且寓劝农之意。这是将生产的仪式转化为一种帝王娱游的方式。这种宴游之田,后来成为皇家园林的一个传统内容。“邗上农桑”一景,可以说就是这么一个为迎合乾隆帝临幸而建的弄田之景。它传递的是统治者对农桑的关怀,昭示的是仁义治国下的美名,反映的是“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荀子·富国》)。这种应时、“政治性浓厚”的景观,在艺术性上每有欠缺。这样的景观往往不会是园子的主景和高潮,最多只是副景和补白。它不重营构特色,而是重象征意义。可以说,这样的景观,构成园林的因素是弱化的。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景观意义,教化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

图三:邗上农桑(选自《南巡盛典名胜图录》)

至于阮元,在京师西城曾有“蝶梦园”,“叠石、理水、花木、建筑”四要素皆备。叠石:“玲峰石井,嵌崎其间”;花木:“屋后小园不足十亩,而亭馆花木之盛,在城中为佳境矣。松、柏、桑、榆、槐、柳、棠、梨、桃、杏、枣、奈、丁香、荼蘼、藤萝之属,交柯接荫”;建筑:“有一轩、二亭、一台”等。园外有水,“有通沟自北而南,至冈北折而东”。阮元亲自为此园命名,并做《蝶梦园记》,详细描述园景、园名出处、居住时间、园中发生的人与事——或许这才是阮元心目中的园林。“邗上农桑”与之相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另类乡景。所以今人在扬州园林归类时,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将它归为特例,谓“此乃以村墅为趣的园林,有别于专以琼楼玉宇、蓬莱仙阁为旨的园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造园史上特殊一章”。

第二,“邗上农桑”一景采用的是一种“档子”的构造技法,《扬州画舫录》有“皆用档子法,谓之点景,如邗上农桑、杏花村舍之类”。档子之法,具体是:“后背用板墙蒲包,山墙用花瓦,手卷山用堆砌包托,曲折层叠青绿太湖山石,杂以树木,如松、柳、梧桐、十日红、绣球、绿竹,分大中小三号,皆通景像生。工头用彩楼,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顶中一层用黄琉璃。”今人都铭在《扬州园林变迁研究》一书中指出,“档子”就是个临时性的布景,“‘档子’实际上是布景化的园林亭台,目的是装点河岸,取悦河面船上一定距离之外的皇帝一行。‘档子’的做法,基本是临时建筑的做法与用材……‘档子’几无进深可言,大部分为一层板墙结构,哪怕是建筑部分,也仅作三面屋顶,河面上不能看到的背面,则省略了这个方向的屋顶,因此,‘档子’几乎是立在河岸的一层布景。”这种单面无进深,只可远观的档子之景,便使得它与传统意义上“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园林大相径庭,其园林属性大打折扣;说是园林,不如说是板墙蒲包上的壁画。由此可见,“邗上农桑”作为园林本体而言,边界是不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也是模糊不清的。

第三,阮元修缮的只是“邗上农桑”名胜区里的个别建筑。时人朱铭在《虹桥秋禊图》跋中云:“阮文达公予告还乡,修葺‘邗上农桑’台榭。”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记载了鲜于伯机扬州诗卷刻石嵌于“邗上农桑”之亭壁:“余旧藏鲜于伯机扬州诗四十韵卷……师谓此元末诗翰一大观,且有关邗江故实,亟应钩摹上石,藏之扬州,适黄右原比部亦欣然为市石察书,选工镌勒。……师有别业在邗上农桑,今即将此石陷于亭壁。”而且,阮元修缮这些建筑,目的很简单:“为湖上憩息游所”(朱铭《虹桥秋禊图自跋》),“每以肩舆游山,憩邗上农桑”。也就是说“邗上农桑”只是阮元与郡中名流游览扬州北郊到平山堂间歇的落脚之所。

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邗上农桑”在阮元心目中,只是一两处建筑而已,还远不能称得上是园林,所以是“无园”。

当然,阮元对“邗上农桑”视之非园,也可能是阮元致仕后,为名声故而刻意回避与低调。在中国传统舆论场中,无园的官员要远比有园者更值得人们的敬仰与颂扬,并可为其赢得“贤达”“旷达”的名声。如《幽梦影》中引江含徵语:“故昔之贤达,有不欲置别业者。”再如明代陆孟昭,虽为刑曹郎中,但他不治家产、不构园林,被时人赞为“若孟昭,可为旷达矣”!最为人们乐道的是一代名臣范仲淹晚年不营园囿,有人劝其营造,公笑曰:“洛阳士大夫家园林,何处不容吾游,何必劳自筑耶?”范仲淹不唯自营的言论,数百年后还得到清代著名风俗诗人袁学澜的赞许:“此皆圣贤有得之言,可为世法。”

可以想见,作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的阮元,为官,“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为学,“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泰山北斗”,可谓阅尽尘世繁华,看遍人情冷暖,其老成练达与通透洒脱又是寻常人可比者?其对外的无园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狡黠和策略。

[1][11]梁章矩:《浪迹丛谈》,《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935页,第4058页。

[2]王振世:《扬州览胜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3]梁章矩:《归田琐记》,《清代笔记小说大观》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8页。

[4][5][6]李斗、周春东注《扬州画舫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第5页,第26-27页。

[7]阮元:《揅经室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88页。

[8]朱江:《扬州园林品赏录》,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年版,第296页。

[9]都铭:《扬州园林变迁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6页。

[10]朱铭:《虹桥秋禊自跋》,载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3年版,第950页。

[12]金安清:《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页。

[13]王锜:《寓圃杂记》,《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14]袁学澜:《适园杂组》,王稼句:《苏州园林历代文钞》,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86页。

猜你喜欢

阮元扬州园林
西斋茶廊坐雨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扬州的夏日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扬州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