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保护理念下林业发展思路分析

2022-10-28李治芬柳祝轩

山西农经 2022年18期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

□李治芬,李 波,柳祝轩

(1.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有大花坪林场,湖北 宜昌 443409;2.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仁和坪林业管理站,湖北 宜昌 443409)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可见,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我国林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发展历程

自1949 年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林业发展时期,时间为1949—1978 年。该阶段林业发展模式粗放,以服务工业为主要发展目的,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燃料。由于森林保护意识薄弱和发展工业的急迫心情,天然林遭受大规模砍伐。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探索阶段,时间为1978—1992 年。该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制订了一系列长期规划,但由于经验和条件有限,林业发展改革举措不够具体,仍处在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严峻挑战与转型发展期,时间为1992 年至今。该阶段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林业资源市场化开发程度日渐加深,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球性气温问题和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导致我国林业发展走入困境。

林业产区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林业全面发展。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理念的提出和不断贯彻,我国林业发展在面对严峻形势的同时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契机。

1.2 发展现状

我国的林业资源总量较大。2021 年,我国林业用地面积32 368.55 万hm,森林22 044.62 万hm。人工林8 003.10 万hm,森林覆盖率22.96%,活立木总蓄积量1900713.20 万m,森林蓄积量1756022.99 万m。

我国林业总产值增长较快,但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不高。我国作为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经济林产品、竹产品、人造板及松香等产量居世界第一,纸及纸板等相关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二。

1978 年我国林业总产值48.1 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 397.0 亿元,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44%;2020 年我国林业总产值5 961.6 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37 782.2 亿元,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3%。

1978—2020 年,我国林业总产值增长123.94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12.47%,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林业总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来看,我国林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比较低,由1978 年的3.44%增长至2020 年的4.33%。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林业资源相对匮乏。2020 年我国森林总面积220 万km,森林覆盖率22.96%。同年全球森林覆盖率为31.7%,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和美国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5.4%、49.24%、56.10%和30.84%。与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我国森林总面积与森林覆盖率较低。按照人均计算森林资源占有情况,我国是林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2020 年世界主要国家森林总面积及森林覆盖率情况

2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长远全局规划

我国林业规划缺乏长远性和整体性,林区划分随意性大且经常变动,常受政策导向和地方经济影响作出较大调整。营林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但经常存在某段时期全国跟风发展某一树种等问题,或受经济利益驱使普遍种植某些树种,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随着木材需求量持续增长,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南方地区桉树种植呈现“不分地域、造林必桉”的盲目做法。作为造纸和人造板的理想原料,桉树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存在水肥需求大、保水能力差等问题,盲目地大面积种植桉树可能引发土壤板结、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2.2 林业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管理机制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发展。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林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林业发展需要;二是林业经营主体地位不平等,不能公平享受政府扶持政策;三是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低,林农缺乏对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盗伐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削弱了公益林生态防护功能。

2.3 林业相关产能落后

我国林业及相关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多数企业以木材粗加工为主,部分生产高端定制化产品的企业较多依赖于进口加工设备,产能落后问题困扰着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木材粗加工企业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远低于精深加工企业,而且资源消耗程度高,不利于我国林业产业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4 林业资源透支严重

产能落后会加剧企业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近年来,我国木材相对短缺,木材价格持续上涨,大量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更高收益,只能选择扩大产量加倍生产低端产品。例如,林业经营主体趋向生产中小径材林,缩短经营周期,不愿意生产周期较长的大径材和优质珍贵品种。林木采伐企业的采伐年龄和采伐径级越来越小,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现象愈发明显。长此以往,会造成我国森林资源趋向低龄化和小径级化,最终导致我国木材产品结构性短缺,影响长远发展。

2.5 营林技术有待提高

林木采伐不合理、造林技术水平不高、林木更新换代慢是我国营林技术薄弱的集中体现。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下,“重采伐、轻养育”问题突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掠夺式采伐问题。林木更新换代慢的原因是部分林区采伐完区域内经济林后,没有根据林区自然禀赋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补种,采伐与补种存在不协调现象。在造林方面,林区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较低、对化学药剂的依赖严重、苗木成活率不高等问题较为明显。

2.6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我国林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根源在于缺乏科技人才。我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相对严重,缺少骨干拔尖人才和科技带头人,林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缺乏科技人才导致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应用明显滞后,尤其在优势林产品深加工技术、木材改性等关键技术环节上处于劣势地位。林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林业投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 践行生态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的粗放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林业产业发展必须摒弃原有的粗放模式和错误理念,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林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生态保护理念,改变粗放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

3.1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林业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取掠夺式生产,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长期以来“重采伐、轻养育”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的。生态保护理念下,应以可持续的方式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不能影响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林业发展思路打破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的僵化局面,将资源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统一,在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可改变当前林业资源严重透支、林区生态严重破坏的现状,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构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态格局。

3.2 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落实生态保护理念有利于引导林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摒弃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粗放生产模式,减少低龄采伐和过度采伐问题。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使命愿景和企业价值观中,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当前技术落后的不利局面。企业在自觉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林业产业链,促进相关技术升级,提高全产业链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开辟生态产业的新路径,加快林业产业生态化、林业生态产业化步伐,实现绿色发展。

3.3 有利于社会发展

坚持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林业发展思路,不仅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林业资源,还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林业生态资源,形成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通过“靠山养山,靠水养水”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民富地美的良性循环。

4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林业发展思路

4.1 科学制订规划方案

林业发展应基于生态保护理念制订科学的林业规划方案,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生态保护理念下的林业发展思路在规划上应注意以下4 点:一是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规划的科学性;二是林业生产资源开发规划的合理性;三是林业发展模式规划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四是林业产业结构规划的前瞻性。具体来讲,在实际编制林业规划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林业资源生产规律和当地自然禀赋条件,分析各树种对林区环境的影响和匹配程度,结合不同树种生长特性和经济价值,栽植最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

4.2 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林业立法不完善、执法力度弱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林业资源严重透支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完善林业相关法律、政策等,打击乱砍滥伐、浪费林业资源的行为,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构建更为系统的生态监管机制。执法部门应加大对林业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处理林业企业违法行为,减少对林业资源和林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应完善林业开发和保护机制,努力改善经营环境,在签订承包协议、划定开发权、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供更多保障性服务。

4.3 加大林业资金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我国林业发展。在林业生态保护方面,应合理增加资金投入,创新林业生产技术。在林木栽植、林分抚育和林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条件,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天然林、公益林补助标准,扩大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建设项目补助范围,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基层林业站、林业保护区监测点予以政策和资金倾斜。

4.4 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

林业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针对森林、林地、物种和湿地等资源划定的保护红线。林业部门应根据当地林业资源特点,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技术标准,按照划定红线和生态技术标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履行管理职责,促进国土范围内林业生态安全体系的完善,防范各类影响林业生态保护的行为,保证生态红线机制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应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考核机制,完善林业生态红线保护方案,加大对破坏林业生态系统行为的打击力度,构建动态化的林业生态管理体系,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管水平。

4.5 坚持因地制宜的保护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基于生态保护理念下林业发展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林业部门在制订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资源开发规划时,要根据林区自然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科学搭配树种,统一推进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结合当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有效防治林区水土流失、林业资源浪费等现象。

沂蒙山水源林区生态保护工程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推进治山、治水、治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是在山顶及陡坡采取封山、栽植和禁牧措施,以保护和修复林木为主;在缓坡地带种植经济林或开发果园,保护和开发并重;在中下游建蓄水坝,在河道两岸建设基本农田,发展高效农业。

4.6 创新林业发展模式

林业发展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仅依靠栽植经济林木取得的经济收益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和生态保护,而财政资金投入受地方财政实力制约,因此,改变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发展思路尤为重要。在生态保护理念下,林业发展应采取全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混农经济林和林业生态旅游业,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

混农经济林模式是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栽植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生长周期较长的树种,发展混农经济林模式可以弥补林业经济短期收益较低的弊端,利用经济作物填补收益空档期,实现林业生态循环利用和经济收益稳定。此外,混农经济林模式能起到规避短期行为、优化我国林业结构的作用。

林业生态旅游是创新林业发展模式的又一重要途径。林业生态旅游通过一系列增值服务或体验式游览,在有效增加林区收入的同时,起到宣传林业生态保护的作用。例如,在林业生态旅游中增加游客体验或采摘环节,使游客近距离接触林业、了解林业。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应落实生态保护理念,改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林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资源生态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我给资源分分类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