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线路设计中的覆冰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2-10-27广东宝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郭环宙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线路预测优化

广东宝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郭环宙

1 智慧电力系统设计

1.1 智慧电力设计的要求

随着电力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的提高,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社会的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冰雪等恶劣气候对输配电线路带来了较大的考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线路倒塔、短路、舞动或者是冰闪等线路事故,并可能会引发大面积停电。为此,在现代输配电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智慧电力的设计理念,提高输配电线路设计水平。在智慧电力设计当中,应遵循输配电线路的基本设计导则,对各种恶劣气候条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采用智能化方法准确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线路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达到智慧电力设计的目的。

1.2 智慧电力设计技术现状

在目前实际运行的输电线路中,都是根据以前颁布的输电线路设计导则进行施工建设的,但以前采用的较多旧设计导则现如今已经废止。同时,在以往的输电线路设计中,对各种复杂的气象条件也没有考虑得很充分,包括风、覆冰、雪、雨等,导致后续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遇到问题。输电线路在这些复杂气象条件下运行,都会增加输电线路所承受的载荷,故在现有输电线路中出现过因大风而导致输电线路铁塔倒塔,或者是因覆冰导致铁塔倒塔等事故[1]。这些实际输电线路事故表明,按照以往的设计规范所设计的线路存在着较大的安全运行风险,降低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水平,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对输电线路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辨识。目前,智慧电力设计技术应用深度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智能化技术和电力设计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

1.3 智慧电力管理的应用趋势

随着电力生产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化管理技术可以渗透到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不同的环节当中。本文着重分析利用智能化技术,来强化电力线路的设计,从而使得所设计的方案能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智慧电力管理是今后电力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对于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 电力线路设计中的覆冰影响分析

2.1 电力线路覆冰发生的原因

根据线路覆冰形成机理的不同,电力线路发生覆冰的种类主要包括了雨凇、雾凇、雪凇以及混合凇等。首先对于雾凇,当电力线路的温度低于零点时,浓雾就会附着在电力线路上,并形成放射状的晶体,如图1所示,更容易出现在一些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

图1 电力线路出现雾凇情况

其次是雨凇,当直径较大的雨降落到电力线路上,会在线路的表面出现结冰现象,其附着力强,对电力线路的危害也较大。再次是雪凇,雪花可以直接在电力线路上附着,同时还存在着湿化的现象,形成湿雪覆冰。最后是混合凇,即同时存在上述几种覆冰情况,是几种覆冰的结合体。

2.2 电力线路覆冰的危害

经过对当前输电线路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对输电线路危害较大的影响因素为冰雪天气,在冰雪天气下输电线路发生事故的次数最多。冰雪条件下,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当输电线路上发生覆冰情况时,覆积厚度会越来越厚,给输电线路增加了较大的载荷,运行压力不断提高。当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最终超过输电线路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导致出现输电线路铁塔倒塔或者是杆塔被压弯等情况[2]。同时,由于在输电线路上附着了较厚的冰块,故当输电线路在受到大风的影响时,更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出现倒塔情况,或者是输电线路发生严重的摇晃现象。

二是输电线路在冰雪条件下会容易发生污闪情况,为了避免输电线路出现闪络的情况,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中污秽的定期清理,并且对覆冰厚度加以控制,才能够避免覆冰对输电线路运行造成的影响。

三是在冰雪条件下输电线路容易发生接地短路事故。当覆冰厚度较高时,此时输电线路的整体重量也会得到明显增加,如果线路出现了断线则就造成了接地短路事故。

四是输电线路压垮问题,当输电线路某个部位的覆冰情况较为严重时,此时会导致输电线路在耐张端出现张力不平衡的情况,此时输电线路中的耐张杆塔就容易发现向一侧倾倒的事故,进而发展为整条输电线路倒塌的事故。

2.3 覆冰对电力线路设计的影响

在电力线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当地存在覆冰情况,则对电力设计也应提高要求。覆冰对电力线路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出现覆冰情况的地段一般海拔较高,并且是位于山区,给气象数据观测带来较大的困难,并且对覆冰的厚度也难以确定,使得难以准确确定抗冰的等级[3]。二是由于覆冰会增加电力线路的重量,故在实际的电力设计当中,需要对电力线路采取加固技术手段,从而提高电力线路的机械强度。三是覆冰可能会使得相邻导线之间出现闪络,甚至可能会引起绝缘子脱落的情况,这也是需要在电力线路设计中加以考虑的影响因素。

3 电力线路设计中的覆冰风险预测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输电线路所覆盖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所面临的气象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如果输电线路应对如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能力较为不足,在实际中则容易出现输电线路倒塔或者断线等事故。为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对输电线路中覆冰风险进行预测及辨识方法,并且介绍了对这些覆冰风险加以应对的技术措施,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应对各种气象的能力,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

3.1 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建立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神经网络技术的类型较多,如BP 神经网络技术、GA-BP 神经网络技术等,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算法,在实际计算中流程有所不同,本文以BP 神经网络技术为例,分析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在神经网络技术当中,包括了多个不同的神经元,从结构上可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等三个不同的数据计算层次,输入数据经过隐含层的处理之后,再经过输出层,得出具体的计算结果,其中对于输入层,可以选取关键的特征量作为输入元素,图2为利用气象参数建立线路覆冰模型结构图。

图2 利用气象参数建立线路覆冰模型

在电力线路覆冰预测模型当中,自变量为线路当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这些数据可以从当地的气象局来获取。因变量为线路是否覆冰,用1来表示有覆冰情况,用0来表示无覆冰情况。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当中的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等样本数据训练,就可以得出电力线路在某一时刻发生覆冰风险的概率,并采用下式进行表示:

式中:P 表示某一时刻电力线路发生覆冰风险的概率;N 表示样本数据总数;n 表示样本总数中可能出现覆冰风险的样本数。

3.2 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的求解流程

当建立好电力线路覆冰风险预测模型之后,还需要按照所规定的流程进行求解,保证所得到的电力线路覆冰风险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图3为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的求解流程。

图3 覆冰风险预测模型的求解流程

从图3分析中可知,在对电力线路覆冰风险进行预测前,需要先对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这样才方便后期预测程序对数据的计算。并且在预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将一些坏数据加以剔除,从而提高电力线路覆冰风险预测的准确度。

对某电力企业11个项目的电力线路设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数据输入到电力线路覆冰风险预测模型当中,经过计算,所得出的风险预测值如图4所示。

图4 电力线路覆冰风险的预测值

一般输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低,则线路抗冰性能越弱,需要在抗冰能力较弱的区段采取加固措施。

4 电力线路设计中覆冰风险的应对措施分析

为了提高电力线路的抗冰水平,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下文具体分析优化电力线路路径、缩短耐张段的长度、电力线路典型塔的加固补强等措施。

4.1 优化电力线路路径

在电力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优化电力线路所经过的路径,尽量避开覆冰高风险区域。同时,在高山的风口处,由于该区域的温度一般偏低,并且风力相对较强,容易在电力线路上出现覆冰的情况,覆冰的厚度也相对较大,故有必要绕过该区域。如果有树木倒下,也会导致电力线路出现断线情况。

4.2 缩短耐张段的长度

缩短耐张段的长度,也是提高电力线路抗冰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在电力线路设计过程中,对于轻冰区域,耐张段的长度应该在10km 的范围内,对于中冰区域,应该在5km 的范围内,对于重冰区,应该在3km 的范围内,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设计,可以有效保障电力线路的运行安全。

4.3 电力线路典型塔的加固补强

对输电线路典型塔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补强,是提高电力线路坚强性的关键措施。对输电线路典型塔的优化加固,包括对输电线路桁架结构的截面进行优化加固、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加固以及桁架结构的形状进行优化加固等。以桁架结构的截面进行优化加固为例进行分析,其属于组合优化技术范畴,即从各类输电线路截面组合方案中,需要最佳的截面组成方案[4]。当输电线路较长,涉及的优化变量数较多时,此时截面的组合数也快速增长,属于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为此,可以利用蚁群算法来处理这类大规模优化问题,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处理众多的优化变量和规模较大的可行解数量,其优化加固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输电线路桁架结构的截面优化加固计算流程图

从图5输电线路桁架结构的截面优化加固计算流程图中可以看出,首先将输电线路结构模型中的相关变量进行初始化,之后再进行输电线路结构的承载力数据。如果当前输电线路的承载力不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条件,则需要利用蚁群算法重新寻找线路截面组合方案,并在迭代计算过程中不断更新寻找最优解的路径。当计算到满足算法的收敛条件时,将输电线路的结构截面优化计算结果输出,程序计算结束,从而得出了输电线路的截面组合优化技术方案。

对输电线路覆冰风险关键环节采取加固措施,可在追加投入少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在运输电线路的承载能力,避免因不同天气以及传统设计不足引发的输电塔压弯、网络闪络、污闪、接地短路,甚至输电线路压垮等问题,提高输电线路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4.4 输电线路新材料的合理应用

为了有效避免经常出现的覆冰现象,应积极采用新型材料建造空中传输线,这样能够更好地强化空中传输线的运行效果,可以选用芯部复合软铝线,其结构是采用新材料制成的基本螺纹,单根杆的主要材料是碳纤维和玻璃涂层,这样就可以逐渐更换替代传统的基础导线,从而更好地避免出现安全隐患,这种新型导线具有耐高温、大容量的优点,可以取代传统的铝合金材料,并且还能够满足经济、安全、环保的需求,同时可及时科学合理地架设防导冰线。导线必须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布置方法,一般采用水平布置方式。在选择线路路径时,还要快速避开冷热空气交织的区域。

5 结论

通过采用本文所分析的电力线路设计中的覆冰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可以准确反映并辨识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输电线路中可能发生的覆冰风险,从而以低成本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防止输电设备因天气原因而受到损坏。同时,采用该技术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力系统的停电风险和停电经济损失,从而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此外,由于输电线路运行更为坚强,故输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也相对更长,也更能够防止输电线路发生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线路预测优化
无可预测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