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

2022-10-27曾令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10期
关键词:车辆段综合体消防

曾令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发展相互融合,一大批基于地铁车站及地铁车辆段场上盖综合开发的城市区域新中心应运而生。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良好推动力。

由于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涉及的城市功能复杂、用地权属多样、建设时序不一致,加之车辆段与其上盖综合体竖向叠加、组合建造且功能差异大,以及上盖综合体功能业态多变等因素,项目在功能布局、交通、结构、消防、公共空间景观等诸多方面存在设计难点。

本文以兰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为例,结合其将上盖综合体与盖下车辆段、相邻地块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的工程实践,在系统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针对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结构设计、消防设计、公共空间景观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项目背景

兰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是甘肃省第一个规划建设且投入使用的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东部的东岗东路北侧,东岗车辆段运用库上方,与市中心东方红广场的直线距离约6 km;处于城市东大门的位置,是兰州市东部城市副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车辆段上盖开发及周边附属土地开发2 部分组成,形成集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相邻白地物业、地铁车辆段运用库及地铁车站(1 号线东岗站)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开发片区(图1)。其总占地面积约29.29 万m2,建筑总面积达136 万m2,其中地铁车辆段运用库约14 万m2,车辆段上盖综合体约21 万m2,其他白地物业约101 万m2。上盖综合体主体位于车辆段运用库顶板之上,与城市道路高差约16 m。车辆段及其上盖综合体总高度约40 m,其中上盖综合体高度约30 m。

图1 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东南侧实景图

3 一体化设计理念

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自2015 年立项起至2021 年4 月止经历近6 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目前主体已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以一体化设计理念为指引,以打造“高效综合社区”为目标,全面贯彻一体化设计、建设策略,通过将工作、购物、休闲、生活等城市功能进行高度融合,形成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

(1)结合城市区域发展,总体谋划项目定位。即充分发挥项目地处城市东大门的地理优势、作为东部城市副中心核心组成部分的定位优势、毗邻1 号线东岗路站的交通优势,通过分析其所处城市区域的交通、服务、产业、消费、居住等功能相关基本信息,提出打造以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核心,集居住、办公、商务、休闲、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体化发展综合区(图 2),形成车辆段开发与城市区域发展高效协同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以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带动车辆段开发、以车辆段片区开发引领城市区域发展。

图2 东岗车辆段综合开发整体鸟瞰图

(2)多方协同联动,形成一体化设计机制。即车辆段及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两方的建设责任主体和各设计单位在车辆段上盖开发的推进过程中应一体联动,建立“统筹协调调度、多业主协同、多设计单位联合”的协同规划设计机制,形成“规划设计一张图、建设实施一张表”,通过规划统筹、业主协同、设计互认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高效地推进。

4 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

4.1 空间布局一体化

东岗车辆段上盖开发与相邻地块开发无缝衔接、一体化设计,实现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地下、地上空间的便捷连通、整体利用,形成立体化、复合化、一体化的开发空间,为全面提升上盖综合体价值提供基础空间保障。

4.1.1 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地下空间的连通

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体的主体位于车辆段运用库顶板之上。为使其与相邻地块的地下空间连通,在设计时采用了扩大上盖综合体的局部区域并使其落地的方式,即在上盖综合体的落地区域下部设置2 层地下室与相邻地块的地下室连通,并同时在该区域设置6 部垂直电梯,进一步加强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地下空间的联系(图 3)。

图3 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地下空间连通示意图

4.1.2 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地上空间的相互渗透

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与城市道路高差约16 m。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场地高差,通过设置层层错落的景观平台,引入景观小品、地面景观绿带等,形成具有强烈空间引导性的慢行商业休闲空间,在使上盖综合体与相邻地块的地上部分融为一体、构成一体化连续室外空间的同时,指引客流向上盖综合体集聚(图4)。

图4 上盖综合体东北侧入口景观平台效果图

4.2 交通规划一体化

交通规划作为本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融合到从前期立项开始的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区域交通一体化、上盖综合体内外交通疏解等方面对项目周边交通设施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打造畅通融合的上盖综合体交通系统。

4.2.1 上盖综合体与其周边区域交通规划设计一体化

在项目立项阶段,交通规划先期介入,从区域交通层面对上盖综合体及其周边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进行一体化考虑。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前后周边路网高峰小时交通饱和度进行模拟分析可知,车辆段上盖综合体建成后,所产生的诱增交通量对周边道路及交叉口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对项目北侧东岗东路的影响较大,将导致项目周边道路交通饱和度普遍上升,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图5)。此外,由于项目区域内路网已经接近饱和,无法承受更大的交通量,因此需对周边路网配套设施进行优化。

图5 项目建设前后周边路网高峰小时饱和度模拟对比(单位:pcu/h)

项目北侧东岗东路原地面道路为双向6 车道,非机动车道仅1.5 m 宽,在公交车停靠及路边违章停车的情况下,实际使用车道数仅为4 车道。考虑非机动车道宽度及港湾式公交站点的布置,在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结合地铁站点施工,将东岗东路道路红线拓宽至双向8 车道标准,并将配套的港湾式公交站点一次性实施到位的建议。该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

4.2.2 实施全过程交通设计,提升交通与建筑的匹配度

在项目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从上盖综合体车行出入口的选择以及各层面车行交通流线组织等方面全面优化交通设计(图6),使项目内道路能够更有效与城市道路快速连接,进而构建高效、便捷、可持续发展的上盖综合体交通系统。在项目车库建设阶段,设计人员根据建设单位需求和当前“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进行车库的专项交通组织设计和交通标识设计,进而提升项目的交通便利性和可识别性。

图6 上盖综合体各层面车行交通流线(单位:m)

4.3 结构设计一体化

东岗车辆段运用库属于工业生产用房,其顶板之上为上盖综合体,二者一体化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分期投用。设计人员对二者的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柱网,加强结构计算分析,充分考虑上盖开发荷载预留等技术措施,从而实现安全、合理的结构设计。

4.3.1 一体化结构体系分析和柱网布置

项目规划建设单位经过多轮功能业态策划分析,确定本项目的功能业态为上盖综合商业体兼顾办公物业。设计人员根据上盖综合体的功能业态类型及盖下运用库的工艺及限界要求,综合考虑造价成本,通过对多种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本项目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而且不进行结构转换。为满足工艺和限界要求,运用库采用大跨度柱网布置,上盖综合体采取与盖下运用库共用柱网的结构形式,以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此外,还通过采取将上盖综合体建筑层高加大至5.5 m、部分设备管线穿梁等措施,保障上盖综合体的室内净高要求 (图 7)。

图7 一体化结构布置示意图(单位:m)

4.3.2 一体化结构设计预留措施

东岗车辆段及其上盖综合体采用一体化设计、同步建设、分期投用的建设策略,在对二者进行一体化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采取了如下预留措施:根据上盖综合体不同功能业态所对应的不同荷载需求,对车辆段结构及其基础进行经济合理的包容性设计;对于作为上盖开发施工作业基本面的车辆段顶板,充分考虑施工荷载,为其预留后续上盖开发施工作业的荷载条件。

4.4 消防设计一体化

由于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与车辆段的功能类型不同,其消防设计必然存在诸多差异,但鉴于二者上下叠加、组合建造的实际情况,应对其消防设计进行统一考虑、一体化设计。

4.4.1 完善内外部消防救援设施及措施

由于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与东岗东路城市道路高差较大(约16 m),加之其在盖上16 m 及23.20 m 标高处分别设置集散广场及具备消防扑救条件的室外场地,建筑空间关系复杂,因此为确保消防救援安全,本项目采取以下消防保障措施:从2个不同方向设置直接连通城市道路的外部消防救援通道,使外部消防救援力量能够进入(图8);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与消防验收及救援部门的沟通,使相关单位提前了解项目的消防设施状况;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前,通过与消防救援部门进行联合演练,完善项目本身的消防措施,加强早期火情下的自救能力。

图8 消防登高面及消防车流线示意图(单位:m)

4.4.2 上盖综合体与盖下运用库一体化消防设计

对于车辆段上盖综合体,设计人员根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商业或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其建筑规模,将其防火等级确定为一级。对于属于工业厂房类建筑的车辆段运用库,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其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但通过与消防审查部门进行沟通,考虑到其位于上盖综合体下部,故确定其防火等级不低于上盖综合体,即也为一级。

4.5 公共空间景观一体化

上盖综合体既是城市的一部分,应合理地融入城市,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又要凸显自身特色,提升物业的可识别性。

4.5.1 上盖建筑与城市区域景观一体化

为有效解决地铁线路及其附属建筑割裂城市景观的问题,本项目设计人员利用上盖开发和相邻地块开发的契机,沿着东岗东路设计了一条连续、完整的城市景观带(图 9),形成开放的室外活动空间,使新建建筑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彼此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打造区域一体化的景观空间。

图9 上盖建筑与城市景观的一体化

4.5.2 上盖建筑与其室外公共空间景观一体化

不同的上盖开发功能业态需搭配与之相呼应的室外公共空间景观,从而形成开放的、独具特色和活力的物业综合体。本项目设计人员以兰州市花——玫瑰花为灵感,以“金丝玉带,锦簇花团”为设计理念,综合考虑消防救援、人员户外活动等功能需求,对上盖综合体建筑体块进行化整为零的体形组合设计,使其自然形成花朵状外观,同时结合第五立面的景观设计,强化设计理念,实现上盖建筑与其室外公共空间景观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5 结语

本文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东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一体化设计与建设的工程实践,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理念、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等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车辆段综合体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特点分析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埃及Badr车辆段排水方案分析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