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与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的效果对比

2022-10-27代晨旭蔡宁岳咚霖杨芳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苏醒血流动力学

代晨旭 蔡宁 岳咚霖 杨芳芳

(阜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安徽 阜阳 236000)

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麻醉是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手术成功率和效果密切相关〔1〕。并且,老年患者可能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缓慢,麻醉风险进一步提高〔2〕。因此,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不仅需要达到短时间内即可进入足够麻醉深度的要求,易于控制,还需确保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更好。异氟烷常用于维持麻醉中,诱导和苏醒速度较快,且肌肉松弛效果良好,但该麻醉药物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麻醉深度控制难度高、易引起血压下降等,影响手术效果〔3〕。七氟烷也是一种术中广泛应用的吸入性麻醉药物,具有诱导快、易于控制等多种优点,研究显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应用七氟烷全麻维持的效果更好,更利于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4〕。因此,将其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或可进一步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分析七氟烷与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全部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相关检查确诊;②符合手术指征,行腹腔镜手术治疗;③患者意识水平正常,可配合研究;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6〕Ⅰ~Ⅲ级;⑤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理期分期(TNM)〔7〕Ⅰ~Ⅲ期。排除标准:①认知、精神疾病障碍;②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③恶性高热史的患者;④药物过敏史;⑤颅内压增高和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3~76岁,中位年龄70.50(67.00,72.50)岁;ASA分级:Ⅱ级32例,Ⅲ级18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63~76岁,中位年龄70.00(68.00,72.00)岁;ASA分级:Ⅱ级30例,Ⅲ级2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前常规准确、消毒、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术前30 min时,为患者肌注苯巴比妥钠(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国药准字H20057384,规格:0.1 g)0.1 g、阿托品(成都第一药业,国药准字H51022767)0.5 mg。患者入室后,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uMEC6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无创血压、心电图、心率(HR)等。麻醉诱导:面罩吸入纯氧3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1.5~2.0 kg/m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 ml∶0.1 g)+2~5 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0.1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国药准字H19991172,规格:4 mg),诱导完成后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参数设置: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呼吸比为1∶2。麻醉维持:使用1%~3%的异氟烷吸入麻醉,术中依据患者循环及呼吸系统监测指标调整吸入药物浓度,并可依据手术时间间断性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手术结束关腹时停止所有麻醉药物,送至恢复室。观察组术前准确及麻醉诱导同对照组一致。麻醉维持:使用1%~3%的七氟烷吸入麻醉,术中依据患者循环及呼吸系统监测指标调整吸入药物浓度,并可依据手术时间间断性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手术结束关腹时停止所有麻醉药物,送至恢复室。

1.3评价指标 (1)血流动力学:使用美国ANALOGIC的AN4700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监测两组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5 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的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2)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应答时间。(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及呼吸抑制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全部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单指标多个时点比较采用重复度量方差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即M(P25,P75),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则采用连续校正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血流动力学 T1~T2时,两组的HR、MAP均较T0时降低,但在T3时回升,且观察组T1~T3时HR、MAP均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别、时点、组别·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2.2手术相关情况 两组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应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对比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0 vs 1例、低血压1 vs 0例、恶心1 vs 3例、呕吐0 vs 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260、0.510,P=1.000、1.000、0.610、4.475)。

3 讨 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常通过手术治疗延长生存期,但因老年患者年老体衰,对药物的代谢功能减退,易在患者体内蓄积,麻醉风险和术后苏醒延迟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8,9〕。因此,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心率、血压等剧烈波动是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七氟烷与异氟烷均属于吸入麻醉药物,其中异氟烷是恩氟烷的异构体,在多种疾病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该药物的麻醉深度控制难度较高,患者出现疼痛、躁动及呼吸抑制等情况的风险高,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且不利于患者术后苏醒〔10,11〕。而七氟烷麻醉诱导速度快,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异氟烷,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更利于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七氟烷有芳香味,无气道刺激,且儿茶酚胺的敏感程度仍较低,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从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比异氟烷的麻醉苏醒更快,苏醒恢复质量更好。原因可能是相比于其他吸入性麻醉药物,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更低,麻醉过程更加顺利,麻醉深度可控性更高,从而麻醉苏醒的速度缩短〔16〕。并且七氟烷的起效速度更快、代谢速度更快,在体内不会发生蓄积现象,从而麻醉恢复质量提高〔17,18〕。此外,本研究表明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七氟烷和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的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相比于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七氟烷更有利于保持患者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情况更好,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均较好。

猜你喜欢

苏醒血流动力学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植物人也能苏醒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绿野仙踪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会搬家的苏醒树
用动力学观点解决磁场常见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