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2-10-27郭海军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害虫森林资源人工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指不用或少用农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对林业资源建设及管理减少病虫害,降低传统防治技术带给森林资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实现防治目标,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是未来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是推动中国建设生态强国的必然选择。

1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林业资源建设水平低

现阶段,中国林业资源大部分为人工造林,在实际人工造林过程中,如果技术或方法无法满足苗木种植及环境要求,可能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单一种类的苗木,导致病虫害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大,单一种类树木是病虫害出现的诱因之一。在人工造林过程中,混交林设置不合理,不同树种在混交林中不能发挥良好作用,导致树木降低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三是在引进树种过程中较为盲目,没有对树种进行良好的检疫工作和抚育工作,也导致了病虫害发生。

1.2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林业企业没有抵抗经济利益的诱惑,对林业资源乱砍乱伐,破坏了林业生态平衡,增加了林业病虫害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泛的人员流动会给林业生态资源带来外来有害生物,尤其是一些脆弱的林业环境对于外来有害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引发林业病虫害。

1.3 林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林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林业管理措施没有充分落实到位。林业管理制度包含多种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相关措施未落实到位,增加了林业病虫害风险概率。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效的无公害技术应用在林业资源保护中,但是无公害技术种类较少,使用效果较差,没有充分发挥出无公害技术的作用。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工作计划,过度重视森林防火,忽视了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威胁。

2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

2.1 提高林业资源建设及抚育水平

在林业资源人工造林过程中,人工造林时应该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土壤结构和树木生长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树种,避免树木出现病虫害。充分结合当地树木种类及病虫害类型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提高人工造林质量和效率。尽可能设置混交林,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保证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稳定。加强树木抚育管理工作,在人工造林后,应该在至少2年内定期松土、施肥、灌溉,结合苗木实际生长情况对苗木进行抚育。在当地出现干旱天气时,能够定期灌溉,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降低树木病虫害发生概率。良好的抚育措施能够帮助树木更加适应周围环境。最好采用封闭造林的模式,避免人为因素和大型牲畜对人工造林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2 建立健全森林监督和病虫害预防机制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及设备应用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对防治病虫害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国林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来建立健全森林监督和病虫害预防机制。首先,引进可靠的监督设备,通过设备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及时检测,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和效率。使用红外线成像技术及热成像技术在林业资源中设置传感器等。同时应该建立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机制,很多病虫害出现前都会有较为明显的诱因,例如天气干燥或多雨,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病虫害。因此,工作人员应积极建立病虫害预防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对气候或其他常见诱因进行关注,在出现诱因后对树木进行定期检查,降低病虫害出现概率。在发现病虫害树木后,采取一定隔离措施,及时清除患病树木,并且使用相关材料进行遮挡,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病虫害扩散。

2.3 使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物理方法主要作用就是在维护环境和谐的同时起到消除病虫害的作用,对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现阶段,常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有物理阻隔、诱杀、温度控制及人为护理。物理阻隔通常应用在公路防护树木中,通过涂抹白漆或捆扎薄膜方式来隔离病虫害,防止健康树木受到病虫害威胁。诱杀主要通过害虫特性,使用昆虫趋光性来设置光或声等条件将害虫进行聚集之后实现消杀。温度控制主要就是根据害虫生长特点对林业资源生长环境温度或湿度进行控制,使温度或湿度不适合害虫生存,降低害虫存活率。人为护理措施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点是在树苗选择及栽种过程中及时监测苗木健康状态,降低携带病虫害的概率。第二就是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定期检查,及时修剪枯枝腐叶,避免病虫害滋生,提高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4 使用生物方法来进行病虫害防治

生物方法也是无公害技术中常见的形式,主要利用生物之间的生物关系来对害虫进行灭杀,生物防治技术相较于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明显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对维护生态环境稳定安全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生物方法时,工作人员应该先对森林资源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确保引进的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其他影响。在引进相关防治生物过程中,引进生存时间较短的生物,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针对蚜虫等害虫使用蜂类防治生物。现阶段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微生物防治、天敌防治及鸟类防治。微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真菌、细菌或抗生菌来消灭害虫,例如使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及天牛。天敌防治就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消灭害虫,降低害虫数量。鸟类防治能有效控制大型害虫,例如啄木鸟能够消灭树皮下害虫,一对啄木鸟能够在13 hm森林中啄食90%的吉丁虫,既能够降低工作成本,同时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5 落实苗木引进检验工作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往往需要引进苗木,这些引进苗木既能建设混交林,又能作为独立树种。在引进苗木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对引进的苗木进行全面检验,检验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病虫害。使用实验室检验方法对引进的苗木进行检验,在发现苗木病虫害后,应该及时与苗木供应商联系更换苗木。苗木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栽植。

2.6 严格执行采伐计划

滥砍滥伐现象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在采伐前制定严格的采伐计划,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制定采伐计划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关注树木年龄及成材年限,同时还应该关注采伐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安排好定期的采伐计划,避免一次性采伐数量过多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消极影响。同时应该保证采伐时间的合理性,禁止在适宜期外进行采伐,也不能随意提前或延后采伐。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是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建设生态强国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使用无公害技术来降低病虫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林业资源质量。相关管理部门应引进专业技术和人才,落实良好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促进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害虫森林资源人工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人工“美颜”
寓言二则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人工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