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活动设计

2022-10-26李奇龙

中学生物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太和危害生物

李奇龙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重庆 401520)

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并且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对本地的动植物生存与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

外来入侵植物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繁殖能力强,且当地缺乏控制其无序生长的天敌,再加上外来入侵植物对资源与环境的竞争力强,人为干扰后恢复快,能破坏当地的生态链与食物链,威胁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粮食减产甚至土地荒芜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与家畜的健康和安全。

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是重庆市领雁工程“初中综合活动课程创新基地”项目的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是我校为发展学生的“探究常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调查能力而开发一项活动课程。该项调查活动的地点为太和镇场镇周边环境。该项调查活动主要利用延时服务时间与学生周末时间进行。

1 活动设计

1.1 活动目标

为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倡导并落实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COP15)的精神,积极发挥青少年在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力作用。根据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劳动和实践”为切入点,基于发展学生的“新二十三常能”为目标。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善合作、善反思、善探究的能力。具体活动目标有:

①认识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②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倡导与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精神;

③建立社团组织,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④通过调查活动,培养会发现、善反思的能力,形成创新性思维,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与创新实践的能力;

⑤参加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

1.2 主题情境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5日在我国云南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了宣传与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精神,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好太和镇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选择了调查太和镇石岭村外来入侵植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1.3 活动任务

该项调查活动由5项任务组成:

①调查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分布及生存状态;

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撰写调查报告;

③宣传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提高群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④撰写活动感想或美篇,分享实践收获;

⑤参加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

1.4 学习资源

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②《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名单16个),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2003年1月10日。

③《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名19个),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1月7日发布。

④《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名18个),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2014年8月20日发布。

⑤《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名19个),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0日发布。

⑥网络上其他有关外来入侵生物及其危害的相关资料。

1.5 学习活动

(1)活动准备:学生成立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小组。教师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前的技术培训与安全培训。各小组划分调查范围及分工。

(2)走访获取外来入侵植物相关情况:调查小组成员与“太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太和镇常见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情况。

(3)实地调查:学生准备调查工具,划定调查范围,并确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分布范围、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危害程度等主要调查内容。

(4)各组整理调查数据:各小组将本次调查活动所取得的数据录入电脑,对录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数据进行复核,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可靠。

(5)各组分析数据:通过对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走访与实地观察测量,各组将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实后,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范围、生长状况、危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外来生物入侵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外来入侵植物的合理建议。

(6)撰写报告:各组根据对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走访与实地观察、测量所得的数据,采取数据分析与实际比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对人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并反映在《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报告》上,为当地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参考。

(7)参加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各组通过对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观察、识别与调查活动,认识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以本次调查实践活动获得的相关资料及实践方法,撰写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参加重庆市第二届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

1.6 活动评价

评价有激励导向作用,能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本次调查活动,教师从学生的态度、出勤、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设置了优、及格、不及格三个等次。活动当天,教师评出小组优秀学员;活动结束后,评出一名太中“环保小卫士”。

2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对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走访调查,清楚了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等基本情况。且发现太和镇人民政府的相关管理人员在预防和消除外来入侵植物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具体表现在重视不够、宣传不力、预防不到位、铲除无措施。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适应性、生存力、繁殖性极强,加上当地没有天敌,迅速繁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土壤环境、粮食生产、人类生活、家禽家畜养殖与野生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通过“太和镇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地观察与调查活动中,明白了外来入侵植物的概念,了解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3 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1)不能准确识别外来入侵植物。教师要做好培训工作,利用网上学习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认识我市或我区常见外来入侵植物,如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落葵薯、红花酢浆草、白花(三叶)鬼针草、豚草、兔丝子(寄生植物)等。

(2)学生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教师可通过培训学习、网上学习、现场学习等方式来解决。

(3)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后,学生应报告相关部门处理、拔出或铲除、烧毁。

(4)各组的职责或分工不清。除了全员培训外,教师要重点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在校外实践时,教师要特别强调社团成员要服从小组长的安排与指导,在小组长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调查步骤分工完成。

(5)教师还要强调外出纪律,禁止学生乱吃,乱尝野果。

猜你喜欢

太和危害生物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药+酒 危害大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
酗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