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广西“三月三”为例

2022-10-24陈立鹏

关键词:共同体符号广西

陈立鹏,禄 嫦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 100872)

一、引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承载地区,在边疆地区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广西地处边疆,与越南毗邻,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广西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的稳定大局。近几年广西在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西自古以来就有唱歌对歌的风俗,称为歌圩,是广西壮族及其他各民族先辈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俗,后来这种风俗逐渐演变成在农历三月三这天举行的民族节日“三月三”。2014年,“壮族三月三”(以下简称“三月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决定将“三月三”确定为广西传统节日并放假。自此,广西“三月三”民族节日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全民共享节日,其囊括了民俗、游乐、文化推广和旅游推广等诸多活动内容。

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已有学者以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为例,分析总结了广西在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经验。有学者提出,“三月三”作为一种节日仪式,其重复举办可以在特定时空场域强化人们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1]。田敏、陈文元以南宁三月三民歌节为例,论述了广西南宁市以三月三民歌节作为民族关键符号中的节庆符号,实现了民歌节的多维拓展和多元展示,从文化互动、民族认同等领域积极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2]。但是,目前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广西“三月三”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或文章还比较匮乏。因此,本文拟以广西“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为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阐述传统节庆活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这些经验如何推广应用到其他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分析

1.符号表征形成集体记忆、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知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印象[3]。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我国各族人民如何表征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表征为重大历史事件、典型形象、语言文字、文化符号、传统习俗等[4]。青觉和赵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实体的认知、情感、评价和认同等心理活动的总和[5]。李静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认知是很有必要的[6]。也有学者从认知层面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如王俊秀和周迎楠等人从理论层面提出,通过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可以促进中华民族认同,从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梁静和杨伊生则从认知符号的建构及心理认同的实现这两方面提出了实现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路径[4]。因此,从认知层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更深层次地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符号表征形成集体记忆。表征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个体心理对事物进行反映的一种方式,如个体可以通过符号、图像、语言等方式来替代表达不在眼前的事物[3]。个体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符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符号的表征、学习,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乔治·米德认为,符号是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社会互动的一种媒介,因此具有共享意义的符号可以凝聚群体成员[8]。如2016年广西柳州市在全市各地举办了“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分别展示了竹编、蜡染、刺绣、民族服饰、农民画、银饰、侗笛、芦笙、木构建筑模型、豆粉馍、云片糕、桂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9]。参与活动的各族人民通过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表征之后,形成共识性知识,并将其映射至个体心理。如看过竹编非遗展演的个体,今后在不同场合再次见到竹编相关符号时,会自动想起广西“三月三”相关的文化,因此这些非遗文化符号的展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联接中华民族不同的民族群体,从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以扬·阿斯曼为代表的文化记忆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体获得身份的认同需要依靠集体记忆,但集体记忆不可能是个体独立产生,而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集体记忆也就是交往记忆[8]。因此不同群体可以通过对相同的符号进行表征后形成共同记忆,同时,不同群体间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交流也会形成共同记忆,进而强化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2016年广西“三月三”期间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的主题活动,各地区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覆盖了全区14个市81县,覆盖率达75%。又如2018年广西举办了主题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大型节庆活动,假期期间,全区各地共举办了300多场文化旅游活动,规模庞大、内容新颖、亮点纷呈,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群众参与,期间共接待游客1 635万多人次,这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通过博物馆主题展览、非遗展览、书画展览等多类型、高频次的展演活动,将各种文化符号不断暴露在各族人民的视野中,让各族人民对这些共同的符号进行表征,通过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表征学习之后,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了民族团结。同时,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极大促进了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交往记忆,形成集体记忆,凝聚各族人民,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心理学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减少群体间的消极偏见和强化群体间的积极认同[10]。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 , CIIM)认为,不同群际之间存在隔阂和偏见是由于个体和群体进行社会分类的结果,如果可以让个体和群体重新进行社会分类,在原本的“我们”和“他们”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包摄范围更大的上位群体“我们”,则之前的“我们”(内群体)和“他们”(外群体)共同形成一个上位群体“我们”(共同内群体)。形成共同内群体之后,个体会产生群体同质性知觉,从而对该共同内群体产生积极情绪,减少群体偏见和负面刻板印象,增进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改善群际关系,从而促进共同体认同的培育[11-14]。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进跨群体跨族际的接触是促进不同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方法。如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在广西各地上百个分会场举办了156个以民族体育为主题的活动,共有360多项赛事。体育竞技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流互动,特别像抢花炮、板鞋舞等传统体育竞技,竞争激烈且观赏性极强,吸引了各族人民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云南、贵州、台湾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参与了主会场的节目表演,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傣族《赛装》、贵州苗族芦笙技巧舞《滚山珠》、台湾花莲县的《大羽冠顶必》,为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增进友谊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广西每年“三月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活动规模宏伟盛大,极大地促进了跨民族、跨区域、跨语言的交流互动,各族人民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消除了隔阂偏见,从而促使个体对其他外群体重新进行社会分类,将自己和其他民族成员纳入一个共同的上位群体——中华民族。上位群体形成以后,人们会将之前的外群体成员看做共同内群体的一部分,并对他们产生内群体偏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情感共鸣、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心理学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和情绪体验[15],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16],它能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凝聚在一起。当前有许多学者从情感的角度去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的学者认为只有深层次的情感认同才能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7],有学者提出以情感唤醒为指引,建立积极的民族心态秩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心理动力[18]。因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中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发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和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是非常必要的。

共同的情感表达引起情感共鸣。在各民族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产生越来越多共通的点,从而引发共同的情感表达,引起情感共鸣。各民族共同的情感表达是情感认同的独特载体。广西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盛行歌唱之风,称为歌圩,他们把歌唱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广西“三月三”就是在歌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三月三”已经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14年“三月三”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广西每年都举行“三月三”大型庆祝活动,其中唱歌对歌是每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2014年在南宁市武鸣举办的“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参加活动人数多达10万。2015年防城港市举办的“放歌‘壮族三月三’·情系北仑河”歌圩活动中,来自各地的万名少数民族代表、边民及游客,一起欣赏山歌对唱、民乐演奏、民俗舞蹈等精彩演出,共度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各族人民通过唱歌、对歌抒发表达感情,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外,“三月三”也是壮族的“清明节”,广西“三月三”期间,广西各族人民进行祭祀扫墓,怀念先祖。一年一度的崇左市(宁明)“花山骆越王节”骆越始祖祭祀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宁明县花山隆重举行,具有独特浓厚的壮族风情与民俗文化。骆越民族是包括壮族在内的20多个岭南原住民族的共同祖先,广西各族人民通过骆越始祖祭祀大典,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展现了骆越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和淳美的民风民俗。通过祭祀共同的先祖,表达了共同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拉近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心理距离,凝聚各族人民使其紧紧团结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促进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可以拉近族际间的心理距离,也是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所谓情感认同,是人对符合自身需求的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并固化心理应激反应的过程,如认可、赞同、喜欢、依赖等情感体验[12]。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本质应该表现为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等一系列积极的情绪体验[5]。积极情绪会促进情感认同深化,而需要的满足会产生积极情绪,因此情感认同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源于需要的满足。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完成,已经消除绝对贫困,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因此更高层次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将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新的需求。只有各族人民不同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会产生幸福感、获得感等积极情绪,才能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从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非物质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已经融入各民族的血液之中。非物质文化的展演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各族人民对于文化和精神的需求。2016年广西“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活动中,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汇演。此次非遗展演在全区各地开展,有在桂林市七星公园展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项目;还有在梧州、肇庆、云浮三市共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行各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展示、展销,展销产品包括工艺品、食品等。这些非遗文化展演形式丰富、内容多姿多彩。通过这些展演,宣扬了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强化了民族间的情感,也加深了各民族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此外,通过各种非遗物质文化展演,各族人民共同感受到了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满足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了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等积极情感,促进各族人民情感认同深化,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意识驱动产生民族团结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行为是指个体的反应活动,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9]。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驱动产生行为[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现实客体,而是一种群体认同意识。既然是一种意识,它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无法进行客观测量,只有心理活动转化为行为之后,我们才知道个体的心理是否产生了变化,才可以更好地去考量意识水平。梁静和杨伊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本质应该是行为,即各族人民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为,如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等[4]。王俊秀、周迎楠等人认为,群体之间的合作、互动是构建共同体的重要条件[7]。朱尉、周文豪提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文化表达的主体性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目的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各族人民主动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

跨民族交往交流的行为。在广西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中,各族人民在通过参与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等活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比赛和表演相互合作、互动,加强了与其他民族的沟通交流,凝聚了情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2021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在桂林市兴安县举行,共有花炮、珍珠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陀螺、独竹漂、舞狮等7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同时还配套举办了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和民族特色美食节、趣味体育项目展演互动活动、广西体育成就展、体育普法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参与这一系列活动,各族人民互相了解、沟通交流和通力合作之后,各民族之间原本的偏见隔阂日益消除,心理距离逐渐缩短,各民族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逐步提升。高水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进一步驱动各族人民产生更多行为来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各族人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会表现出更多与其他民族互动合作和交往交流交融的行为,这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传承与宣传的行为。当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很高时,这种意识会驱使个体主动地采取一些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心理,例如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并愿意传承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西每年的“三月三”活动期间,都会进行各种传统文化表演,如2019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期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上演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壮族舞蹈“打榔舞”,打榔节奏铿锵有力,表达着广西各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幸福吉祥的祈求和渴望。壮族的《哈嘹》、侗族的《蝉虫歌》、苗族的《苗岭飞歌》、瑶族的《布努情歌》,山歌荟萃,歌声飞扬,悦耳动听,让人流连忘返,让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南宁市以“民俗展演、非遗展示、体验互动”为抓手推出的迎宾情景表演、民族文化汇演、壮族三月三风情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街(上巳节)体验、创意集市、东盟风情、民族特色旅游推介等7个板块活动,给各族人民带来视听体验和艺术体验的同时,让各族人民对自己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情感认同,并由此自发产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行为,如宣传相关传统文化或节庆活动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各族人民越有可能会主动地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形成一个情感—行为—情感—再行为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各民族感情越来越深,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短,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从而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传统节庆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1.认知层面

大量文化符号的暴露会在对符号进行表征的个体间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此外大量活动的举办可以改变原来的群体界限,构建新的共同内群体,从而从认知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作为载体,借鉴广西经验,民族地区可结合本地区民族特色,举办大型传统节庆活动,以引导各族人民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表征,通过共享文化符号形成共同记忆,并以活动为媒介促进各族人民充分交流互动形成共同内群体,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例如参照广西“三月三”,贵州雷山县可以由政府主导策划一年一度的苗年系列活动,目前雷山县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欢度苗年,活动丰富多彩、规模庞大,如大型非遗展演、非遗巡游等。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雷山县可以将苗年打造成一个全县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并将已有的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举办。比如在每年的苗年期间,开展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活动可囊括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民族文化展演、美食体验等。文艺汇演可以有苗族芦笙表演、苗族舞蹈表演、苗歌大赛等,体育竞技可以有斗牛、爬花杆、射弩等,展演可以有非遗展演、苗族服饰展演、苗族银饰展演等,美食体验可以有“长桌宴”、美食制作体验等,还可以将在十二月举办的苗绣节刺绣大赛也纳入到苗年系列活动中进行举办。凉山彝族自治州也可以结合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打造系列活动,把火把节打造成全州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如在全州范围内举办摔跤比赛,欢迎全国各族人民参与角逐;在全国发起大型彝族服饰设计大赛及展演活动,展演活动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直播,使广大网友也可以体验到彝族服饰的美;在各地设置火把场地供广大群众狂欢,同时举办大型火把节文艺汇演等。各地可以参照广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的原则,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特点,从满足各族群众实际需求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积极谋划开展各项节日活动。

通过举办这些系列活动,一方面,通过博物馆主题展览、非遗展览、书画展览等多类型、多次展演,将各种文化符号不断暴露在各族群众的视野中,让各族群众不断地对不同民族的符号、图像等进行表征并学习,从而将相关符号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产生共同文化记忆,形成集体记忆,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多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社会氛围,进而消除各民族间的偏见隔阂,在不同的民族间产生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族际间的相互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情感层面

共同的情感表达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参加彝族火把节的彝族人民和各族人民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参加苗族芦笙舞乐大赛的苗族和各族人民通过吹芦笙、跳舞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各民族人民通过共同的方式表达情感,引起情感共鸣,促使各民族相互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可以增进情感共鸣与情感认同,凝聚人心。例如苗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可以通过举办全国苗歌大赛、苗族芦笙舞乐大赛、千人长桌宴等普通民众参与性高的活动,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情感共鸣与情感认同的“文化家园”。彝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可以通过举办摔跤、斗牛、赛马等竞技活动,举办彝族选美比赛等活动,增加各族人民生活的趣味性,丰富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增强民族幸福感。此外,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促进法治公平、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把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便利化、舒适性需求,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和谐融洽的发展环境,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共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实现心理上的凝结和人心融合。

3.行为层面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可以作为桥梁增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水平的意识进一步驱动产生更多维护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从而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特色,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增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消除民族隔阂、民族偏见,建设各民族共有的心灵家园,形成共同内群体,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可以举办大型的彝族火把节活动,贵州雷山县可以举办大型的苗年节庆活动,以传统节庆活动为桥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也可以结合自身传统民俗文化,举办各种非遗展演、民族服饰展演、民族歌舞表演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促使各民族自发地去传承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可以举办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彝族刺绣、彝族服饰展演等,贵州雷山县可以举办雷山苗族服饰刺绣展、苗族芦笙制作工艺展演、苗族银饰展等。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是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必要条件。广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西通过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活动,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借鉴广西“三月三”的经验,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区实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出发,策划系列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逐步打造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品牌,让各民族成员充分交往交流交融,充分认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民族成员都感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让各民族成员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者、号召者。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符号广西
广西贵港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学符号,比多少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符号的由来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