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舱医院给排水设计要点

2022-10-24梁东刘洁

重庆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方舱医护管网

梁东,刘洁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17)

0 引言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特点,2022年3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每个省份至少有两到三家方舱医院,即便现在没有建设,制定的建设方案也要确保在需要启用方舱医院的时候,方舱医院能够在两天之内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按照国家对趋势研判下发的最新要求,四川省各地也开始筹备或修建方舱医院。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收治方舱医院改建项目,现状为已修建好的两栋体育服装标准化厂房(分别为1#厂房和5#厂房)和地下室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其中5#厂房为地上3层建筑,建筑面积5788.80m2,建筑高度13.15m,为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二级。已建建筑已通过消防验收。

拟对5#厂房进行改造,作为方舱医院患者收治区,改造后床位数为500张;邻近5#厂房,临时新建患者入舱区、患者洗漱区、患者康复出舱区、医护卫生通过区、医护办公区和物资库等。其中医护卫生通过区、医护办公区和物资库为一栋应急单层公共建筑,建筑1F,高度4.2m,建筑面积1400m2,与 患者收治区建筑间隔7m,消防上定义为单独的一栋建筑。方舱医院使用时原厂房内卫生间关闭。

本次改造的厂房周边有完善的园区室外给水、污水和雨水管网,基础条件良好,可满足项目的用水和排水需求 (图1)。

图1 方舱医院总平面布置图

2 给水系统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的要求[1],给水系统宜采用断流水箱供水[1-3],项目采用断流水箱+给水泵(一体化给水泵站)的供水方式,一体化给水泵站设于清洁区,水箱出水管设置过流式紫外线消毒仪,保持水质卫生,其供水管接自现状给水环网(室外给水环网现状已修建)。

医护区和病区给水系统分别设置,避免交叉污染。各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均采用带水封的蹲式大便器,配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4];坐式大便器采用水箱冲洗式坐便器,小便器采用红外感应冲洗阀;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和洁净室等房间的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淋浴器采用液压脚踏式开关。红外感应式冲洗阀或水嘴均采用交流220 V供电。

3 热水系统

该项目在患者洗漱区、患者康复出舱区和医护通过区设有集中淋浴区,分别对各淋浴区采用定时集中热水供应。为避免交叉污染,各区热水系统独立设置[1-3],热水采用容积式电热水炉进行供应,容积式电热水炉分区域设于总平搭建的板房内。

应要求,患者洗漱区洗手盆进行热水供应,其他区域洗手盆不考虑热水,因医护和患者人员较多,患者洗漱区、患者康复出舱区和医护通过区淋浴器和患者洗漱区洗手盆同时给水百分数设计均按100%考虑,各区域设计耗热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区域热水系统设计耗热量

结合上表计算的各区域设计耗热量,患者洗漱区选用6台90 kW的容积式电热水炉,患者康复出舱区选用2台45 kW的容积式电热水炉,医护通过区选用3台90 kW的容积式电热水炉,保证各区域在一台容积式热水炉检修时,其余各台的总供热能力不小于设计供热量的60%。

为了保证用水点压力平衡,冷热水压力分区一致,各区域热水系统水源由同区的给水(冷)系统专管供应。热水循环管道同程布置,并设置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循环泵由泵前回水的温度控制启停。为了防止热水系统滋生军团菌,制热设备热水出口温度均按不小于60℃设置[4],系统回水温度为52℃。各淋浴器均配置恒温混水阀,保证出水温度恒定,防止烫伤,用水点出水温度在任何时间均不应大于49℃。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的金属管段过渡。

4 污水系统

结合国内已建方舱医院使用情况,隔离人员易出现愤怒、焦虑和恐慌情绪,高压下使得卫生间下水道会出现人为堵塞现象,给卫生间正常使用和维护检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次设计结合上述问题,在患者洗漱区排水管的位置设置高度1.2m、宽度1.0m管沟,便于后期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

室内污、废水采用合流制排放形式,医护区和病区室内污水单独排放[4],避免交叉污染;空调冷凝水间接排入室外污水系统,随各区污水集中处理。污、废水通气管出口设于远离人员活动的区域,通气管出口设置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设施。

现状室外污水管网未完全形成,改造为方舱医院后考虑按新的使用功能重新敷设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检查井盖采用密闭井盖,并分段在检查井盖处设置排气管,排气管贴临建筑于远离人员活动的区域高空排放,通气管出口设置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设施。室外消洗区污水排放口采取水封深度不小于5 cm的水封措施,就近接入室外污水管网。

污水经室外管网收集至污水处理站[5],污水处理站规模为200 t/d,采用的污水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预消毒池停留时间按不小于1h考虑,二次消毒池停留时间按不小于2h考虑,化粪池停留时间按36h考虑,调节池有效容积按6h平均时处理水量考虑,并按日污水处理量的100%设置应急事故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MBR+MBBR+水解酸化工艺,污水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6]表1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图2 污水处理流程图

5 雨水系统

该项目对初期雨水(设计中取值20mm)集中收集,在蓄水池中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其中,雨水蓄水池容积为350m3,雨水池蓄满后,蓄水池进水管阀门关闭,后期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6 消防系统

该项目已建建筑室内外消防系统已施工完毕,且已通过消防验收。患者收治区现状设有消火栓系统(带消防卷盘)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流量为20L/s,自喷系统流量为40L/s,设计流量均满足多层公共建筑设计流量。

患者收治区原则上利用原有消防设施,对改造后造成遮挡的消火栓进行局部调整,新建宽度大于1.2m风管的下方增设喷头,建筑灭火器按严重危险级重新配置;新建医护办公区建筑1F,建筑高度4.2m,建筑面积1400m2,为多层公共建筑。该建筑与患者收治区间隔距离为7m,消防上定义为单独一栋楼,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带消防卷盘)和建筑灭火器,消火栓系统接至原有消防系统,保证双向供水。紧挨患者收治区的患者入舱区、患者洗漱区和患者康复出舱区考虑与患者收治区为同一楼栋,室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带消防卷盘)、自喷系统和建筑灭火器,室内消火栓和自喷系统接自患者收治区原有系统,消火栓系统保证双向供水。新建建筑中的建筑灭火器均按严重危险级进行配置。

7 结语

结合国内各地出台的有关方舱医院的设计导则、指南及自身设计经验,对方舱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如下:

(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每个省份至少有两到三家方舱医院,即便现在没有建设,给出的建设方案也要确保在需要启用方舱医院的时候,能够在两天之内建成并且投入使用。考虑到施工周期的问题,未建设方舱医院的省份应提前做好隔离点的选址工作,提前完成总平道路、结构基础、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施工及物资准备,保证方舱医院需要启用时,在两天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2)有条件的工程给水系统应采用断流水箱+水泵的方式,并采用一体化设备,便于现场快速安装;

(3)热水系统应根据用水点分布情况选用不同的供水方式。洗漱区集中设置时,宜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隔离区为单间且单间内设置卫生间时,宜在每个卫生间设置容积式电热水炉;

(4)患者使用的洗漱区和卫生间等应考虑排水管检修通道问题,便于后期运行维护管理;

(5)改造项目应优先利用原有消防系统,当不满足方舱医院使用要求时,对原有消防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猜你喜欢

方舱医护管网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方舱日记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